第139章(第2/3页)

对呀,人还有一个特质,就是双标呀!

“想想你去年生饺子……呸!是冬哥儿!瞧瞧你们一个两个的,全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还是亲爹娘呢,就这么坑孩子的?”

小杨氏低头作聆听状,一副乖乖好儿媳妇的模样,心下却是忍不住腹诽,心说这婆婆看来是不能要了,骂个人都能劈叉了。骂人诶,就不能专心致志的骂?冷不丁的就拐到其他地方去了,多傻呢?

“你是不是在心里骂我?”杨冬燕斜眼看向小杨氏。

“哪儿能呢!”小杨氏满脸的冤枉,“娘你又不知道我这人天生嘴笨,别人长一张嘴那是能把白的说成黑的,黑的说成白的。我长了这张嘴哟……”

“那就只能用来吃。”杨冬燕接口道。

要不怎么说大实话最是噎人呢?

小杨氏被噎得差点儿翻白眼,但行动却比脑子转得快,话还未出口,倒是小鸡啄米般的点起了头,之后又连声道:“娘说的是,娘说的话最是有道理了。对了,那个饺子……冬哥儿哟!”

好悬啊,险些一口气没喘过来。

在心里暗暗念叨了好几遍自己儿子的小名后,小杨氏这才说起了满月酒的事情。

冬哥儿生在去年冬至那日,那会儿家里已经彻底不差钱了,再说入乡随俗嘛,在老家时甭管他们怎么干都无所谓的,没人会说他们。可搁在南陵郡呢?就算老魏家上下不在乎,这不还有个窝头吗?

既是入仕为官了,很多事情就是摆在台面上的。别看小小的洗三、满月、百日了,今个儿魏家做全了,外人不会赞一句好,但凡有个不周全,搞不好回头就能传出窝头不待见年幼堂弟的说法来。

这其实也挺正常的,毕竟外人很少会看到杨冬燕为这个家做出了多大贡献,他们只会觉得是窝头带着一家人腾飞。自家爹娘和奶奶是没啥,二叔二婶就很那啥了。本来,魏家二房并无儿子,三个姑娘是迟早都要嫁出去的,等于说窝头给这个家挣来的一切将来迟早都是他的。

谁能想到呢?莫名的又窜出来一个抢家产的……

天地良心,窝头才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可他也明白一旦进入了官场之中,很多事情就是身不由己的,除非当实力到达碾压众人的地步,不然最好还是顺其自然吧。

所以,冬哥儿就成了全家里头第一个开洋荤的人。

洗三满月百日,这些一样都没落下。

噢,还有一周岁时的抓周呢,不过这个倒是不着急,还有好几个月呢。

只是,当时操办这些事儿的人是方氏,起码她是占了大头的,猪崽作为辅助。眼下,方氏还没出月子呢,洗三倒是顺利的办下来了,可洗三是只针对自家亲眷的,满月酒显然要隆重多了。

“你嫂子年岁大了,大夫也说她以前身子骨亏损得太厉害,就算这回顺顺当当的把孩子生下来了,可那也得好生养着。我寻思着就让她坐双月子吧,这期间你多操心着点儿。”杨冬燕迟疑了一下,到底还是不放心,“实在不行让猪崽多跑跑,我看她比你倒是靠谱一些。”

小杨氏好委屈,但她不说。

“嗯,好的,正好猪崽马上也要定亲……我还有事儿,我这就去办!”

傻子的直觉还是很灵光的,杨冬燕方才一通责骂都没让小杨氏变了脸色,那是因为她清楚的知道,杨冬燕是骂着玩儿的,纯粹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儿干拿她当消遣。

结果,杨冬燕下一秒就变脸了!

赶紧撒腿儿就跑!

杨冬燕都无语了,天知道这一个两个的,都胖成球了,咋动作却这般灵活呢?猪崽也就算了,前阵子因为议亲的时候,被她压着瘦了不少。小杨氏啊,那就是膘肥体壮啊!

真难为她还是跑得如此之快!

不过,猪崽就要定亲了……

没关系,定亲怎么了?先不说定亲的正日子在中秋节前夕,哪怕今个儿已经定亲了,那也没说立马就能成亲了啊!

杨冬燕眼珠子骨碌碌的转着,很快就有了对策。

现成的榜样搁着呢,咱们可以向圣上学一学嘛,君不见刘侾和三公主都已经被下了旨赐了婚,结果到如今各种流程连三分之一都不曾走完。

照着这个趋势看起来,只怕等刘侾及冠了,都别想嫁出去。

学起来!

……

又几日后,就到了魏家馒头满月的日子了。

这天并非休沐日,好在圣上一贯体恤臣子,像家有大喜事儿的,想要请假还是很容易的。搁在窝头身上就更容易了,主管御学事务的老学士只吩咐他出个难度较高的题目,让学生们去写,写完上交再由窝头稍后批复、答疑。

总之,就是逼死学生的惯常套路。

其他学生倒也罢了,刘侾就很想哭,他也想跟着去凑热闹的,毕竟杨冬燕是他奶,那魏家新得的小哥儿,四舍五入就是他弟了。

结果上头无情的驳回了他的请求。

行叭,他这个小胳膊确实掰不过人家的大腿。

也因此,这一日刘侾缺席。不过没关系的,永平王府其他人是来了的,还有一个挺意外的来客,就是已经出阁了的刘韵,即安平王府世子妃。

杨冬燕没邀请她,因此看到她时,不由的愣了一下。好在,她很快就缓过来了,以为是刘二太太邀请的,忙满脸笑容的招呼起来。

没办法,方氏还在月子里,小杨氏太不靠谱,猪崽倒是能帮上一些忙,却架不住刘韵的身份太高了,不合适啊!

“老太太。”刘韵笑着唤了她一声,随后压低声音,用只有杨冬燕能听到的音量说道,“老祖宗,韵儿有一事相求。”

杨冬燕惊讶的看着她。

眼下知道她真正身份的人其实并不多,魏家这边实际上并不是很清楚,她那个一魂双魄的说法之所以未被怀疑,全然是因为她在魏家的十年里建立了极高的威信。

但其实,真正清楚前因后果的,大概也就只有永平王府的那几位了。

这里头并不包括刘韵。

假如刘韵喊的是老太太,那杨冬燕还不会这般惊讶,可她方才分明是喊了老祖宗的。

“老祖宗千万不要怪罪我娘,这事儿是我自个儿猜到的,并非她告诉我的。”刘韵一脸歉意的垂着头道,“另外我想求老祖宗的事儿,就是希望您得空来我府上瞧一瞧徐老太君。”

对刘韵能猜到这个事儿,杨冬燕也不是那么惊讶的,旁的不说,以刘韵对她爹娘的了解来看,这莫名其妙的认干娘本来就有问题,外人会以为是永平王府的人疯了,她肯定不会这么想的。而但凡心里起了疑,留神细心观察的话,想要找到蛛丝马迹就太容易了。

说白了,杨冬燕不过是仗着多数人想不到那一层上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