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2/4页)

对三皇子来说,杨老太君等同于棺材。

太迷茫了。

就算是当圣上的,也不能这么糟蹋人吧?

尽管天色已晚,但三皇子是早已出宫建府的皇子,他在好几年前就娶了妻纳了妾,孩子都好几个了。因此,他当天晚上就跑去找了他的好胖友。

不是别人,正是永平王府的混世魔王。

刘侾在听到了三皇子的问话后,露出了奸笑:“像啊,特别像。反正你要是问我的感受的话,简直就是我家老太太投胎转世回来了一般。”

“你扯吧,你继续往下扯!你家老太太走了十年,那乡下老太太都四十好几了,眼瞅着就快五十岁了!”

“我这不是在说我自己的感受吗?反正你要问我像不像,我的回答就是特别像!”

三皇子大概明白了,他决定就这么回复他老子。

像不像的,本来就是主观的感受嘛,完全可以是个人有个人的看法。反正他觉得像就成了,至于万一圣上看了不像……那你要是不想知道我的看法,还特地问我干嘛?

问完了官方问题,三皇子又问起了其他事情。

他是将饭局安排在了一家酒楼里,当然是非常正经的酒楼,不然回头他老子能打死他。这会儿,小酒喝着小菜吃着,他就关心了一下他的好胖友。

“你是什么情况?乡试没考过真就对你打击那么大?又是关在府上悬梁苦读的,又是让你哥去青云书院找门路塞你进去……你来真的?”

听到这些个问题,刘侾只觉得酒肉都不香了。

关键吧,他还不能反驳。

在很多不了解刘侾的人看来,他就是最典型的勋贵出身的浪荡子。当然这个说法也没错,但有一点,他却是看得比谁都透彻的。

当结果无法改变的时候,倒不如坦然接受,这样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

这个结果,说的就是年后去青云书院读书一事。

与其闹出什么是世子刘修逼迫他前去的,倒不如他主动一些,说是自己非常乐意去,甚至是对青云书院仰慕已久等等。反正到时候肯定要去的,态度好一点儿,以后的日子也更容易熬过去。

想到这里,刘侾只长叹一声:“我想过了,我既不是袭爵人,又不是我们那一房的嫡长子,将来就算家产会分我一份,想来也没多少的。唉,我要是再不努力一把,以后可怎么办呢?”

三皇子:……

胖友,你这个剧本是不是拿错了?

讲道理,就永平王世子刘修的那个态度,想也知道,哪怕是刘侾父母作古以后,他的日子也不会差的。即便不提世子刘修,单说他们那一房好了,二房的嫡长子刘仁对这个亲弟弟也是掏心掏肺的,只是因为前头有个刘修顶着,身份地位才能都远不及刘修的刘仁,就显得没那么出挑了。

还有啊,别忘了刘侾还有个大美人妹子,那可是已经跟安平王世子定亲,并且来年开春就要成亲的。

等于说,刘侾不光有个未来的永平郡王堂哥,还有个未来的安平郡王妹夫。

再不济,这不是还有他这个发小吗?三皇子当然不是太子殿下,但太子是他嫡亲的哥哥啊!哪怕现如今他只是区区一个郡王殿下,还是没实权的那种,但想也知道,等他老子百年之后,他怎么着都能混个亲王当当的。

怕啥啊?

三皇子很是认真的打量着刘侾,但因为刘侾是真的满脸复杂,就感觉吧……

反正挺微妙的。

试想想,混世大魔王刘侾准备头悬梁锥刺股的用功读书,这本身就是个天大的笑话,对吧?

这个时候,三皇子还没意识到,他的好胖友即将从人人畏惧的南陵郡第一混世大魔王,转型成老少皆宜笑口常开的谐星了。

幸好他还不知道,不然估计这场酒宴,他俩就准备割袍断义了。

**

永平王府里发生的事情,没几日就传遍了南陵郡的大街小巷。

其他人的消息铁定不如圣上灵通,但没关系,早晚的事儿嘛,反正很快所有人都知道了,永平郡王认了个乡下来的老太婆当干娘。

这消息可比永平郡王认了个小姑娘当干闺女刺激多了。

兴许香艳程度远远不及后者,但从趣味性、可谈论性而言,却是要强上太多太多了。

很快,南陵郡的大街小巷,尤其是那些个酒馆食肆里,就开始了多个版本的同人小说演绎。什么样的解读都有,乃至最后上升到了人性的扭曲、道德的沦丧!

反正就挺上头的。

可别忘了,今年就是科举年,来年二月里就要考会试。

又因为南陵郡是位处南方,在江南这一带,冬天冷归冷,但下雪这种事情就是传说,十年都不带摊上一回的,就算摊上了也不用担心,雪下来了,然后就没有了。

既没了大雪封路一事,就很方便其他地方的学子往南陵郡赶。像杨冬燕这样早不早的就赶来的,到底还是少数的。尤其本来就在南方的一些学子,他们都是慢悠悠的过来的,考虑到年后出门到底还是有些赶的,多半都会在过年前赶到南陵郡。

于是,就出现了相当神奇的一幕。

当那些外地的举人终于赶在年前到了南陵郡后,才找了个地方落脚,就听到了各种版本的认干娘故事。而且,甭管是哪个版本,有一点是不会变的。

那就是主角。

故事里有两个主角,其一便是认干娘的永平郡王,其二便是那个干娘。

严格来说,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因为认了干娘的除却永平郡王之外,还有刘二老爷。甚至于整个永平王府都被拖下水了,包括世子刘修在内的第三代,全都认了干祖母。

但是,等消息传开后,却发现在整个故事里,没有自己的身影。

我的故事里没有你。

这是多么令人庆幸的消息啊!

反正几乎所有的说书人,都是针对永平郡王展开的故事,对于永平王府的其他人来说,那是真的非常庆幸,尤其是王妃等人。但在刘二老爷听来,却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为什么故事里没有他?

是他不配吗?

配不配的那不重要,反正就在一团热闹之中,杨冬燕她进宫了。

消息传到魏家小院……

哦不,如今已经换成大宅院了。想住上类似于永平王府这种府邸,没有爵位和官职那是不可能办到的。但假如仅仅是普通的五进宅院,还是相当容易的。

杨冬燕那压箱底的三万两银子已经还给王妃了,但她一点儿也不亏,就那个地段的五进宅院,还是里头都修缮装饰好的,别说硬装部分了,那是连床铺被褥都安排好的,甚至还包括了一宅院调教好的仆从等等。

算下来,只怕三万两还不够,翻倍还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