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0章(第2/3页)

杨冬燕:……无言以对。

看魏大嫂那模样,似乎是真的看透了。

关键吧,这人跟其他人不一样,其他人的看透了是真的看透了,她这是分明就是破罐子破摔啊!

不过也行叭,你高兴就好。

杨冬燕没发表自己的意见,只是答应了会跟大牛二牛提一句的,又说不着急慢慢来,搞不好这俩惫懒玩意儿,下半年不打算出远门也说不准儿。

妯娌俩正说着话呢,小杨氏猫着身子悄咪咪的摸了回来。

走到了院门后,她还十分谨慎的先探出了个脑袋,随后却正好跟杨冬燕对上了眼。

杨冬燕回给她一个慈母般的微笑,吓得小杨氏扭头就跑。

等魏大嫂听着动静抬头看去时,早就没人影儿了。她还纳闷呢:“咋的?是我家萝卜和土豆?”

“对了!”杨冬燕想起来了,昨个儿亲戚们飞快聚集一事儿还多亏了有那俩小娃子,虽说最后也没派上啥用处,甚至说杨冬燕其实压根就不惧魏阿荠的,但这份好意她不能不领。

想到这里,她慢吞吞的起身拿了一包蜜饯:“帮我拿给萝卜和土豆,多谢他俩昨个儿跑得飞快的去报信。”

魏大嫂并不接,只道:“等下我让他俩过来找你好了。”顿了顿,她解释道,“我那个家哟,人心散了,做啥事儿都能叫人挑出毛病来。”

杨冬燕在外人面前一贯都是好脾气,当下就让猪崽帮忙抱了那包蜜饯。等稍片刻后,萝卜和土豆蹦蹦跳跳的过来时,她再把那包蜜饯从猪崽的手里夺过来,塞给了那俩娃。

猪崽:……

看着自己空落落的小胖爪爪,爆发出了一声惊天动地的大哭声。

**

随着大牛二牛的荣耀归来,真的是点燃了这个夏天的热情。

不间断的有人凑上来想看牛想听故事的,后来杨冬燕直接就让大牛把牛牵出去。

想看啊?看呗,随便看,不要钱!

不光可以随意看,还能上手摸一摸,就是坐牛车要花钱了。也不贵,两文钱起步,让大牛带着你畅游附近十里八乡。

这是杨冬燕临时想出来的点子。

倒真不是为了挣那几个钱,纯粹就是图个耳根子清净。

正好,农闲时分草市上热闹极了,方氏摆地摊做小买卖正是上头的时候,原先就铁了心的想要买一头驴子,可惜他们这一带,买驴子的难度真就不比买一头牛小。

这不,二牛拍着胸口说,地里的活儿他全包了。大牛就赶着牛送儿子去学堂,送媳妇去草市。村里人要是想坐车的,两文钱封顶,想坐多久都成,只要是顺路的。外村的也可以坐,那就是两文钱起步了,看具体的路程会加价一到两文。

还有自家亲戚坐车,不要钱!

这下,原本心里有些想法的人也歇了那份心,瞧瞧人家不是挺厚道的吗?

也因为有了牛车,运送东西太方便了,方氏还将主意打到了大牛二牛他们从邻县买回来的料子上头。

其实那些料子也就一般,当然这是在杨冬燕看来,搁在方氏眼里,已经好上天了。她就想留家里一部分,剩下的加点儿卖掉。

为此,大牛二牛又被方氏逼着回想进价,天知道买东西的时候,他们是货比三家了,也努力还价了,可谁会一直记着这个价钱啊?

没奈何,他俩最终给了个料子的总价,让方氏自己盘算要卖多少钱。

细棉布倒也罢了,镇上也是有的,大牛哥俩买回来的这些是看着更好一些,不过想来价格也不至于太离谱。

还有好多麻布,比不得细棉布柔软,可实用性和耐用性就要好上太多了。关键吧,眼下天气热,麻布透气性好,又吸汗吸热的,乡下土布虽然结实,可夏天穿着实在是太闷了。当然,麻布的缺点也有不少,摸上去粗糙得很,磨皮肤,瞧着也不怎么好看。

可那有啥要紧的?乡下地头有几个人在意好看难看的?相较于比较常见的棉布,麻布更受欢迎。

一不留神,方氏就将麻布都卖掉了,赚了一小笔钱。

“早知道这么好卖,你俩可以多买一些回来!”方氏数着钱,眉飞色舞的说道。

大牛二牛咋知道呢?他们买这些东西是给家里人用的,其实买的已经够多了,这还是因为买的多人家才卖的便宜,买少了不好讨价还价。

“要不下回你们再多买些回来?”方氏忍不住提议道。

结果就被杨冬燕甩了好几个眼刀子。

“下回?等他们秋收后出门,回来都大冬天了!麻布又不保暖,买来干啥?还不如多买点儿棉花,我看棉花就很好。”

方氏不服气:“可他们买了那么多的棉花,一点儿也没卖掉啊!”

“这不废话嘛!你大夏天的买棉花囤家里摆着看吗?你且等着,秋收以后,家家户户都要说亲嫁闺女娶媳妇的,到时候肯定有人要买棉花!”

这么说倒也不错,方氏很快就接受了杨冬燕的说法,点头道:“那下回你们多买点儿棉花好了。”

“再买点儿针线来。”杨冬燕随口道。

说到针线,也真的是奇了。

原本,大牛二牛压根就没想过要买针线这玩意儿,结果他俩买的细棉布和麻布太多了,压价又狠,老板为了送他俩走,白送了一堆压仓库的旧针线。

结果,这些放在邻县没人要的破玩意儿,却成了方氏小摊上最受欢迎的东西。

仔细想想也没错,乡下地头缺的不就是这些日常所需的东西吗?只要东西不算太差,价格又实惠的话,那是完全不愁卖的。关键是这些东西体积小,携带还是比较方便的。

大牛二牛也是误打误撞,其实邻县卖的商品真的可以说是琳琅满目的,好多稀罕东西甚至是他们从来没见过的。

可等到真的掏钱买的时候,他俩还是放过了那些稀罕东西,仍旧将目光落到了这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小物件身上。

本来应该说他俩守旧不知道变通的,可因为卖的也是一群跟他俩一样脾性的乡下人,就误打误撞碰上了。

大牛还说呢,邻县那头有卖绸布的,颜色亮堂堂的,尤其是红绸布,就是一块红盖头都要老多的钱,买麻布的话,都能做两身衣裳了。

末了他还道:“那么好看那么稀罕的红绸布,谁穿得起一身绸衣啊!怕不是只有皇后娘娘才穿得!”

方氏等人忙点头附和,纷纷觉得特别有道理。

唯有杨冬燕:……

这年头的皇后娘娘也不好当啊!

杨冬燕一面心疼这辈子的皇后娘娘,一面给二牛安排了个艰巨而又伟大的任务。

遛他娃。

也就是遛猪崽。

猪崽啊,她到这会儿其实也才一岁半,两周岁的生日都没过,她已经胖得像只出栏的母猪了。杨冬燕是不在乎小杨氏胖成个猪样儿,可她在乎她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