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又一个老师修书(第2/4页)

既然李二郎和李三郎能把秘密告诉房乔,就证明他们这帮朋友也应该有资格知道。

杜如晦:他们一定是认为我后认识他们,才没告诉我。

长孙无忌:他们一定认为我不如房兄成熟,才没告诉我。

两人决定,想办法把房乔知道的秘密挖出来。

杜如晦和长孙无忌悄悄“合谋”,只有薛收还被蒙在鼓里。

一个小团体分裂成了几波,薛收是真正被“孤立”的,但他却一无所知,每日傻呵呵的。

李世民觉察到了朋友间的暗潮涌动,悄悄与李玄霸分享。

李玄霸:“是让我把他们拉进我们的谶纬小团体,还是看他们‘内斗’的笑话?”

李世民坏笑:“你告诉他们谶纬也是看笑话,看他们‘内斗’也是看笑话,先看完‘内斗’的笑话,再看‘谶纬’的笑话,不是更有趣吗?”

李玄霸对二哥竖起大拇指。看来在恶趣味方面,自己对比二哥也还是个弟弟,还需要更加努力!

李世民背着手,矜持颔首。哪里哪里,一般一般,别说的我像个恶人似的。

李玄霸这边继续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常生活。杨广那里因为薛道衡的生病起了一点小波澜。

薛道衡的病对外称是他与房彦谦旧友重逢,接连贪杯几日,酒醉后就窝在花丛中睡觉着凉所致,颇有魏晋名士之风的病因。

听闻薛道衡的病因,杨广哭笑不得,对苏威道:“听闻你也是薛道衡老友,他真的如此不在意身体吗?这么大年纪了,还醉卧花间?”

苏威恭敬道:“薛道衡年轻时便贪杯,性格又洒脱。虽然现在他年纪大了,但也本性难改。”果然如高颎所料,陛下会问我此事。

他想起高颎的拜访,心里又气又愧。

高颎来到洛阳后,依次拜访曾经旧友,与旧友们小聚一番。

虽然杨广忌惮高颎,但高颎已经退隐修书,对待他比以前恭敬许多。杨广自诩心胸广阔,没有连高颎访友也猜忌。他询问了探子,得知高颎只是和老友们聊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吹一吹年轻时的峥嵘岁月,就不再关注高颎访友之事。

太子说得对,高颎已经从朝堂退下,现在无权无势,想与谁串联,别人也不会理睬他。自己的皇位又已经很稳固,不用再关注这个已经离开朝堂的风烛残年的糟老头。

苏威也是高颎的旧友。高颎自然拜访了苏威。

高颎受杨广忌惮厌恶,苏威想疏远高颎。但高颎都亲自上门拜访了,他不可能把高颎赶出去,只能客气接待。

高颎与苏威聊了许多往事,特别说起苏威在先帝时因结党营私被免官的那段时日,感慨道:“君如今谨小慎微,闭门谢客,连旧友也很少联系,这很机敏。”

苏威叹气:“算是吃一堑长一智了。”

高颎道:“曾经我意气用事,年老后才后悔,幸得陛下心胸宽广,能容忍我退隐朝堂,藏身书丛。”

苏威拈须颔首:“公急流勇退,有大智慧。”

高颎苦笑着摇摇头:“算不上有大智慧,只是看透了一些事。”

高颎长叹了一口气,继续道:“我在身居高位的时候,总认为朋友之间会肝胆相照。后来自己虎落平阳,才知道冷眼旁观,不落井下石就算尽了朋友之谊。我该早些醒悟。”

苏威本想继续颔首,突然察觉到高颎这话似乎意有所指,狐疑地看向高颎。

高颎没有继续这个话题,道:“薛玄卿年老多病,也想致仕了。”

跪坐在坐榻上的高颎双手伏地,躬身顿首。

在苏威的愕然中,高颎起身离开坐榻,下地告辞。没有等苏威回应,他就拂袖离开。

刚才他有多恭敬,现在就有多冷漠。

苏威和高颎都是人老成精的人。高颎什么都没说,但又什么都说了。

高颎没有指责苏威什么,苏威脸上却燥着慌。

他心里埋怨,高颎和薛道衡招惹陛下雷霆之怒,自己整日忐忑,担心被连累。这二人不知道反省,反倒埋怨起自己没有尽到朋友的情谊。

但当杨广问起薛道衡的事时,苏威还是帮薛道衡遮掩了一二。

薛道衡可能真的是病了,但肯定不是因为喝酒着凉生病。他定是知道了陛下对他的怨言,心中愤懑成疾。

若陛下得知此事,薛道衡肯定会获罪,所以高颎才会来拜访自己。

苏威心里道,希望薛道衡这次真的能致仕,别以后再给他找麻烦。

杨广听了苏威的话,确信薛道衡是真的老了。

于是在薛道衡再次请求致仕的时候,杨广准许了薛道衡的请求,但没有让薛道衡离开朝堂,而是让薛道衡也和高颎、宇文弼一起修书。

太子的劝说杨广听了进去。

此等老臣,用了不放心;但若不厚待,又会伤朝堂其他臣子的心。不如遣去修书,既远离朝堂权力,又能人尽其用。

杨广什么事都想做到最好。被人说动修书之后,他就要修一部前无古人的全书。

高颎、宇文弼和薛道衡这样的人他不放心用,甚至放在身边都觉得难受。但他们确实才华横溢,遣去为自己修书,的确正合适。

有了太子这层缓冲,杨广终于又放过了一个令他厌恶的老臣。他免掉薛道衡司隶大夫的官职,让薛道衡也成功退去修书了。

薛道衡得到圣旨后,心头的巨石落下。

他赶紧让家中老妻迅速卖掉在洛阳的家产,搬迁至大兴城,远离皇帝的视线。

“孝冲,若陛下对你也心生不满,你也自请来修书吧。”薛道衡离开洛阳前,对挚友房彦谦道,“你的性格,大概也不会受陛下喜欢。”

房彦谦道:“我的性格确实不合陛下的意。但我官职卑微,陛下不会太在意我,顶多再次贬官外放而已。玄卿不必担心。”

薛道衡叹气:“我已经老了,心气不足,只想全身而退。但你还年轻,是该再努力一番。若你我这等人全离开了朝堂,这大隋……”

薛道衡的话说到一半,思及杨广对他的杀意,将后半句话咽了下去。

他心中唏嘘。自己躲过一次杀身之祸后,性子也不像之前那样肆意了,唉。

此时薛道衡对苏威的明哲保身有一点释然了。

人皆自私,自保才是第一要务。如高颎、房彦谦这等不畏惧皇帝,前来提醒自己的人很珍贵。但其他人若先想着自保,自己也不应该责怪他们。

自己惹来杀身之祸是自己的事,怎么能责怪别人?

薛道衡离开洛阳前,给苏威写了首赠别诗,以此诗告诉苏威,自己不在意苏威的冷漠。多年的老友,以后若有机会,再一起喝酒聊天吧。

他主动缓和与苏威的关系。

苏威看到了薛道衡的诗后,独自喝了一盅冷酒,心中很是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