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第2/5页)

大杂院的人都不知道这件事情。要不是今天有鸡蛋免费发,估计都没人会来这种店铺。

就在郑大妈跟林荷香聊天的功夫。抱着东西想要跑路的孔大妈已经被人给围住。

“这东西是我家的。我家用了几十年了。”

柜台那个中年男人呵呵冷笑:“东西已经卖了,你现在这样叫抢。你不把东西还回来,现在就叫公安来抓你。”

冯大妈一听,赶紧大声喊道:“老孔你别不要命了。东西卖了就卖了。你现在这样,公安同志来了,真能把你抓走。”

就在店里闹哄哄的时候,外头不少人也涌了进来看热闹。

当他们听说五块钱卖的咸菜缸子。被当成装金豆豆的罐子,一百八十卖出去的时候。一个个都发出了“哔哔”的惊叹声。

林东见状,暗道不好。

偏这个时候,又有人估计是认出了自己卖给收旧货的东西,被放在玻璃柜台里面。立刻嚷嚷问道:“你这东西现在卖多少?”

中年男人不说话,林东更是脸色铁青起来。

看到这里,何玉燕就知道今天这店铺估计是开不下去了。

果然,不到半个小时,店铺直接清场。说是商品没准备好,鸡蛋也不发了。

大家热热闹闹地来,有人甚至排队大半个小时还没轮到的。现在听到清场,气得在那大声骂起来。

而引发这一场变故的孔大妈,同样因为咸菜缸子被中年男人拿了回去,边走边骂骂咧咧。

何玉燕自然也跟着一起回去。她也没拿到鸡蛋。估计今天过来的人里面,拿到鸡蛋的人不超过三十个。

一路上大家都在谈论这个时候,大多说这林家是黑心商人。学着资本主义剥削他们这些无产阶级。

上升到这个程度没必要。但是何玉燕大概知道林家这次为啥滑铁卢。

他们太超前了。

开店铺的路子是正确的。但是,一开始不能做这种利润率太高,成本又太透明的买卖。毕竟,大家知道你的进货价。售价太高的话,会有很多帽子扣下来的。

这种情况要再过几年,市场经济充分活跃后,才会得到缓解。

现在瞧瞧林家,这步子就是迈得太大了。一个不小心就扯到裤1裆。这不,开店不到半天,直接关门。

基本上回家一路上,大妈婶子们都在骂林家黑心的。

回到大杂院,孔大妈这个“受害者”就开始声情并茂地讲述自己被骗的经历。

“我以后啊,绝对不卖那些瓶瓶罐罐了。这东西谁知道居然那么值钱。”

几个大爷都没去看热闹。没想到事情居然是这样一个走向。一个个都琢磨着回家找找。看看有什么瓶瓶罐罐,拿去找人估估价。说不定是个值钱的玩意儿。

当然,也有人在听到那店铺居然是林家的人开设后。疑惑道:“建设他那个前丈人,不是咱厂里的车间主任吗?都有一份那么好的正经工作,居然去开店当个体户。”

何玉燕听到这里,觉得这个问题还真是好问题。

“那林家的店铺不得要关门。”

何玉燕走到廊下,就听到自家男人这样问。男人今天上午没出门在家里带孩子。圆圆跟丹丹正在院子跟小伙伴玩捉迷藏。听到妈妈回来,哒哒就跑过来抱住妈妈的大腿不撒手。

“可不是嘛!我们本来在店里头看东西的。全被轰了出来。”说着被轰出来,但是何玉燕其实还觉得今天挺好玩的。

特别是林家最近动作太多了。

又是开店,又是在火车站那边搞事情。能够让他们滑铁卢,何玉燕还是很乐意看到的。

想起火车站,何玉燕就问:“火车站那边不是说商量出一个章程吗?又定案了吗?”

顾立冬弯腰把两个娃儿都抱了起来。点头道:“定了。前两天给上头递交了报告。等审批下来,就能开始安排了。”

院子里,大家伙已经进展到辩论阶段。

观点主要有两方。一方说着做生意那是没工作的街溜子才干的。有正经工作,谁还去干这掉份儿的事情。

另一方则是完全相反。觉得有正经工作,做个小生意也没啥。没看人家顾立冬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直接把孙家那个女婿做的大酱都卖光了。

何玉燕听到这里,拍了拍男人:“瞧瞧,你这都成了一个范本了。”

顾立冬看着媳妇儿那俏皮的笑容,哈哈大笑起来。

这两个观点他也说不上哪个更加好。毕竟,现在做生意确实很多人觉得掉份儿。但是,赚到的钱又是实打实的。

靠着做生意,他家的日子才能过得这样蒸蒸日上。但一份正经的工作,赋予了他们很多保障。比如每个月的供应粮,定额票据,医疗等等方面。这些又是现在做生意所没办法弄到的。

夫妻两人正在小声聊着这个话题。冷不丁就有人朝他们嚷道:“立冬,立冬。你你过来一下。”

喊人的是孙家的孙大爷。对方面红耳赤,显然跟人辩论得十分卖力。

何玉燕索性跟着过去到底是咋回事。

“立冬,咱这几个虽然是当长辈的。但是论赚钱的能力,还是比不上你。你来给咱建议一下。干啥比较合适我们。我们这些人也想做生意赚钱。”

顾立冬惊讶地看了孙大爷一眼。对方肯定点头。

“就是,人家林主任一个车间主任都要做生意赚钱。说明这个事情有搞头。”胡大爷也跟着附和起来。

他们可不会有什么做生意丢人的想法。能有这想法的,都是胡同那些过来串门的邻居。刚他们就是跟这些邻居吵了好一会儿。

对方那样子看起来十分不屑,孙大爷他们也懒得继续跟这些人吵。

顾立冬看了看院子里的人。刚刚还在说做生意丢分的人,已经走得差不多。

他又看了几眼其他人的表情。见他们一个个都看向自己,期待自己回答的样子。笑了笑说道:“现在外头不少人开始做生意了。就像咱胡同口那卖油条豆浆的。大家都是做惯活儿的。算算这东西的成本。”

冯大妈一拍大腿:“我就说卖馒头豆浆这活儿能赚钱。我家老头还说东西卖得便宜,赚不了几个钱。”

顾立冬已经在那帮忙他们估算起各行各业能赚到的钱。

比如,卖包子馒头豆浆油条这类型的早餐。

再比如,卖衣服鞋子这类型的,赚得更多。就是卖袜子毛巾这样的小东西,也能赚不少。

顾立冬自己就是做这个的,很容易就把大概的成本以及零售价的数据说出来。

“我也不是说让大家都去做买卖。但是,如果大家想做的话,可以想想自己的特长。像金大哥这样做酱油大酱的就很不错。不然,馒头包子大家都会做。再不然,也可以从我这边拿货去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