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计划’和‘变化’(第2/3页)

狠人,身边有狠人。这类人不能跟他动粗,犯不上,不过大老粗一个,咱们是文明人,想要对付他,动动脑就好了,融资比例改变,投资战略改变做一些看似错误的决定,几下就能将对方甩下车。

魏涛就希望有这样对付自己的人,什么战略项目能够持续到后期爆发,什么项目夭折,后者不知道,但如果跟前者摆在一起,哪怕前者的某个阶段战略决策再荒唐,都不至于动摇魏涛的信心,不会被对方牵着鼻子故意弄到后者项目之中,最终或是被稀释到没剩下什么,或是吓得你草草退出,或是以那个阶段的‘足额’利益吸引你退出。

只要坚持到已经声名鹊起的阶段,那是魏涛觉得最理想的状态,我不想成为什么大股东站在台前,也不想占据着什么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去耀武扬威,我就当个小股东就好,哪怕最终一轮又一轮,被不断扩张的市值带来融资比例稀释,他心里想的是后来那几个超大互联网公司,自己有一两个机会就好,最终能持有1%的股份,都算是胜利。

如果是种子投资天使投资阶段,很少的钱,一轮一轮的融资一直到上市,自己能跟多少跟多少,根据实力来,尽量保持稀释股份的比例别断崖式即可,坚持到最后,别说百分之一,就是千分之一,有些超大规模的企业,那也是亿元以上来计算。

到自己重生之前,如果事业上有这种投资。

固定资产有一些房产。

虚拟投资有茅台股票、虚拟货币等。

这就是他希冀的完美状态,切合实际,不假大空,有信心去进行操作。

到那个时间节点,不管什么专家有多少的建议,除了大公司股份保留一小部分,剩下固定资产虚拟投资,全部抛出。在老家或是一些能够伸开腿的区域,有几个稳定或是提升社会地位的实体产业,哪怕不赚钱,也保留着,维系自己一个有钱人该有的体面和底气。

之后,开启自己真正意义上陌生新奇的新人生,去享受生活,去真正体验忙于赚钱没有体验过的物质生活。

……

每隔一段时间,魏涛会翻看那个锁在保险柜里的本子,添加一些新的记忆,书写一些每个时段的内心感悟,留下这样一份感悟,以后再看,可能相互结合,再带来一些新的感受。

之前就没想过做大公司的投资,觉得自己就是没资本怕被吞了,现在有了一点底气,哪怕是那些聪明人眼中的土包子,咱也是在某个小地方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势力的土包子,任谁跟我动一些歪脑筋,也会想一想,会不会迫使这个土包子恼羞成怒铤而走险。

他也会不定期的将一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撕掉,有些是‘想晚了’,通过各类汇总的资料里,发现自己一个普通人的记忆,和真正互联网专业从业者或是互联网企业家的记忆不一样的。

普通人觉得雷布斯,那就是小米。实际上更深入了解一点的就知道,人家在金山之时,就已经是行业内的超级大佬。

一些项目也是,一款游戏魏涛记忆里是05年上市,可现在04年末,他从那些互联网计算机杂志里,看到了那个团队早已经在开发游戏,目前都已经得到了很多投资人的认可,这还玩个屁,至少不是魏涛这样一个小地方的小土财主能玩的。

所以,这些记忆,他会撕掉涂抹掉,保留精华,然后过一段时间,正本烧掉,再弄一个本子,以他独创的方式,记录下一些时间节点,或是几个估摸着只有他能明白的重生者词条。

团美。

给人看到了,知道什么意思吗?

特比。

看到了,能觉得这两个字是有特殊意义吗?

后来,他申请了邮箱,以邮件的方式,通篇打一些废话,夹杂着他自己能懂得的密码本方式,记录下一些简单的文字,时不时看一看,能让他的记忆更深刻更清晰。

悲观主义者的行为模式,就是这样,总是提前将很简单的事情,以最为复杂的方式先做好自我保护工作,你一顿潦草字迹,就算这本子给别人看到了,谁还有心思去了解一下你在那上面写了什么吗?你又不是预言家,谁会对你写的东西感兴趣。

合上本子,他刚刚将一个自认为很重要的词条给抹掉。

京西。

看似才弄个一个网站,看似才开始做电商领域,魏涛之前还觉得自己零五年之前是有机会的,现在一看,尽管只是一些资料的只言片语,却已经明明白白的告诉他,现在是有机会,只是远非你这个体量能玩的。

现在的奶茶东,已经被多方关注,已经接受了一些投资,还有一群人在旁边捏着钱等着呢,或许自己千禧年之前认识他,还有机会一起共事,可想想那位的智商和学识,自己可能除了当一个对未来有着超强战略眼光的吉祥物,跟他一起创业?

就算从现在开始学,也追不上,做个联合创始人,个人关系保持,不拖后腿,一些时候主动让利,在关键战略决策时,作为他最忠实的支持者站位支持,可能十年后,自己会因为集团而在业内有一点点名字,被人介绍为京西集团的股东。

现在这时间节点,人家早已是自身成功外加项目前景光明,不缺钱喽?自己那三瓜俩枣,人家就更看不上喽。

他上网去搜一个人的名字,李学凌,没搜到。又去搜了一下多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也没搜到。

这位是否还在上班记不得了,即便出来创业了,产品也还在创意或是萌芽阶段。

对于这位,魏涛之所以熟悉,是他真的看过几年那个由他一手创造在PC端王者级别的全民娱乐直播平台,也看过他的一些专访,当时不是因为别的,就是想着,我要是李学凌多好,别人是真金白银的刷,我刷官方不抽成,因为官方是我的。

看着那些神豪刷礼物,他才有兴趣去了解李学凌,印象不算特别深刻,但他跟雷布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用后者对他的评价归纳,这位是个懂内容懂技术的技术宅,大局观稍差,在创业初期,犯了很多创业者不该犯的毛病,譬如情商不够高,战略眼光不够好,老大心思太重,致使初期创业团队集体出走等等。

这个,可以搞一搞。

但也只是‘可以’,他这个可以,是想起来什么之后,予以特殊的关注,关注不到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当前松江自身的发展是地基。

关注到了,有机会,他是不介意往前凑一凑的,跟他还在持续关注的一些人和项目一样,列入了重点目标,不希望在对方崛起之前自己忽略掉,希冀可以在对方崛起之前、至少在对方项目创意和前景被看好之前,以小博大,拿很少的钱,上去凑一波联合创始人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