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我不带货,带的是生财之道(第2/2页)

这就是国内改开后三四十年间,加盟招商圈钱的生意一直都很红火的来源。

早期做服装、美容,后来做餐饮、奶茶,近两年因为地产资本转向,又开始流行的零食铺子加盟。

其实收割的全都是这种小本生意人。

对于没有太多经商经验的菜鸟,这种加盟模式相对又要靠谱不少。

只要不被黑心加盟品牌迷了心窍,选择比较踏实可靠,经营得还比较顺畅的品牌,新人们能一蹴而就的获得专业指导,实在是很多三四五六线城市做小买卖的最佳选择。

在网购兴起之前,国内大量的加盟品牌都能做到全国几百上千家门店。

培育出亿万富豪大老板同时,也成就了无数县城的小中产。

但是近十年因为网络经济发展,服装鞋帽零售业这类门店大量亏本萎缩倒闭。

那些当惯了店铺老板的小投资生意人,那些各个县市原本人声鼎沸的商业街、商业中心,现在却门可罗雀的经营者。

都在拼命寻找替代项目。

燕青那句话真的打动人:“这是个什么都可以网购、外卖的年代,健康、锻炼却只能自己亲身抵达”。

现在连美容行业都内卷到可以自己买个仪器在家自己美白自己养护了,原本靠着各种玄学忽悠的护肤霜、精华素之类赚钱,消费者分分钟能从网上找到同类替代,反正都没法暴利了。

唯有这身体锻炼总得自己来吧。

实体店经济崩塌下来,才是压垮无数人的大山。

哪有那么多人能高瞻远瞩的看到时代进程,不过都是被庸庸碌碌推着走的普通人罢了。

他们能比那些按部就班的人,胆大点,踮起脚稍微看远点,开个店赚了几年钱,已经尝到甜头欲罢不能。

所以当燕青在这边终于带着所有体验粉丝,走进美食街,开始大谈每个人可以根据身体条件量身定做健身餐的理念,笑称这又是个逼得那些点外卖的家伙,都不得不到现场来消费的手段时。

全国各地的好多三四五线的小商人们,纷纷立刻起身订票赶往蓉都!

谁都知道明天是蓉都体育城正式开业的大日子,燕青肯定还会在现场。

说一千道一万,眼见为实方为上策。

他们最习惯的商业模式,也就是找品牌模式,就是到各种类型的服装博览会、加盟品牌博览会上去细细观察,然后参加无数的招商会。

最后决定把自己的几十万投资到什么项目上。

千万不要低估了这些已经做过几年生意的小商人。

他们才是组成日常消费生态圈最重要的底层链条。

主要就是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