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家伙(第2/3页)

亨克淡淡笑了笑。

“因为稀缺性,联盟会为他们盖那种玉米楼,但平等不代表平均,没人愿意一辈子甚至世世代代住在那玩意儿里面,和邻居共用一个马桶。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是人的天性,而我们提供给他们……这总比让他们把钱浪费在酒精上更有意义不是吗?”

“听起来很美好……”菲力喃喃自语地念道了一句,眼睛也亮了起来。

“事实上也不坏,”看着已经不再担心的菲力,亨克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第一期工程完工,我们的游戏就正式开始了……至于二期工程,我暂时还没想好,但姑且就定12万银币的单价好了。”

菲力惊讶地瞪圆了眼睛。

“涨价20%?那还会有人买吗?”

亨克笑了笑。

“会卖爆。”

……

亨克的眼光确实很毒辣。

他眼中的客户其实从一开始就不只是1号定居点的幸存者,而是整个死亡海岸乃至东部诸省的幸存者。

如果联盟的太空电梯建成,他脚下的这片土地将成为距离太空最近的“陆上定居点”,而这才是真正最稀缺的资源。

虽然南海联盟比这里更近,但那些岛屿的面积又小又分散,根本不足以和他竞争。

而且说句大逆不道的话,一旦南方军团输掉了在婆罗行省的战争,那群赌徒们丢掉的很可能不只是西帆港。

整个南方的殖民地,都可能会陷入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

参照西帆港曾经发生过的惨案,生活在殖民地的威兰特人必不可能留下来。

而到了那时候,他们其实也只有三个去处——

要么回凯旋城,要么去新大陆。

再要么,就只能来联盟的地盘上了。

那些新移民带来的不只是劳动力,还有他们掌握的知识和财富。

亨克真正的野心其实远比他用嘴讲出来的要大的多。

他不只是要将一号定居点的威兰特街打造成这片海岸线上最繁华的区域,同时还要借一号定居点的历史机遇打响他亨克集团的金字招牌!

往后人们提及他的名字,便会联想到精益求精这个词。

而他盖的摩天大楼,也将成为品质与美好生活的代名词。

甚至往更远处想,往后这颗星球上的人们将重新认识威兰特人——

他们不只是枪管长进脑袋里的战争疯子,也可以是技艺精湛的工程师,乃至天马行空的艺术家!

随着菲力银行的资金到位,来自南海联盟北岛的施工队也陆陆续续的开赴了工地。

工地使用的建筑材料有从薯条港运来的,也有来自北边的卫府城。

至于现场的施工人员,除了一号定居点的工人之外,也有受雇于北岛建筑公司、来自猛犸国的外派劳工。

当然,也有刚刚下船的威兰特人小伙子。

在团结这件事情上,威兰特人确实没得说。即便亨克是“名声最不好”的新大陆人,菲力依然把钱借给了他。

对于这些逃难的同胞们,亨克也确实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他们提供了最大限度的照顾……哪怕他是“最狡猾的威兰特人”。

而反观婆罗人,表现则极为“割裂”。

慷慨的人往往慷慨到毫无保留,甚至顾不上自己,而狡猾的人也往往狡猾到了极点,眼睛里没有一个像素点属于别人。

除了昔日最受排挤的月族人表现的还算团结,其他来自婆罗行省的幸存者内斗起来那都是家常便饭。

而且这往往不只是发生在蛇族和鼠族人之间,通常也发生在同族之中。

甚至有时还不是出于自身的利益诉求,仅仅只是见不得别人好。

有时候是见不得威兰特人好,有时候是见不得其他鼠族人好。

而这也就造成了一种诡异的情况。

在选拔代表的时候,他们是种族叙事最坚定的反对者,仿佛最进步的人,绝不会将那代表着信任的一票投给他们的同胞。

而那些凭借着异族的信任成为代表的婆罗人则会极力的摆脱婆罗人的烙印,和其他婆罗人撇清关系,提出不利于婆罗人的提案,甚至不惜改名。

反正联盟的身份证上没有种族这一栏,所有人都是联盟的公民,只要改掉了标志身份的姓氏,基本上烙印也就抹去了一半,只有婆罗人自己能认得出来那些也吃过土的家伙。

而当他们发现家里的伙计混出头了,却又没替自己说话,从来没支持过那个伙计的他们又会像薛定谔的猫一样,重新变成保守者以及种族叙事的最坚定支持者,并用最恶毒的诅咒以及最严酷的道德标准去试图绑架那个和他们拥有类似印记的人。

至于结果也是显而易见。

除了真正无私的圣人和彻头彻尾的骗子,任何人都不会给这种人好脸色。

当双输的局面形成,往往不会是因为某个人或者某个决策产生的单一错误,而是从根源上的某种东西发生了系统性的失控。

这不是一两场战争就能扭转的。

令人惋惜的是,那一声声振聋发聩的呐喊确实是废土上罕见的,至少威兰特人没有诞生“鼠先生”,更没有那前赴后继的一系列能人。

然而他们醒的却很痛快。

让亨克醒来的是一场海难,而让永夜港的居民醒来的只是一个叫康德的伙计。

他们没有一丝留恋,毫不犹豫地便放下过去走了出来。

但在婆罗行省,月族人直到快被杀光了才猛然惊醒。

而更多的人哪怕已经站在了联盟的土地上,仍然还在梦里晃悠着……

就在一支支受雇于亨克集团的施工队开赴施工现场的同时,一行绿底白漆的大字儿也写在了隔离工地的铁皮墙上。

那是亨克亲手写的。

站在公路边的他将刷子扔在了油漆桶里,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拍了拍手,用吟游诗人一样的腔调将字念了出来。

“……威兰特街是威兰特人风格的街道,并不只是威兰特人的街道。”

“致力于结束废土纪元的我们欢迎所有人,无论是远道而来的同胞,还是本地的朋友们。”

“不错不错……希望《幸存者日报》能赏脸给个头条。”

……

就在威兰特街项目开始动工的同一时间,坐在代表会通常委员办公室里的男人却是一脸愁容。

他的名字叫吴景山,曾经是巨石城的居民,之前在南方建设兵团担任连长职务,后来以开荒者的身份和404号避难所的居民来到了这里,算是一号定居点最早的居民。

与此同时,他也是当地居民最早的代表之一,后来更是被其他代表推举为通常委员。

在代表会中,通常委员也属于代表,只是在职务上相对特殊,类似于“会议的主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