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我们既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坏的(第2/3页)

“一般来说避难所居民是不会集体钻进冷库的,聚变堆也是几乎不可能过载的,而他们把这些设计师未曾设想过的操作全做了一遍,造成的结果便是数以万计的死亡,和足足一个多世纪的停堆。”

稍作停顿了片刻,看着示意他继续说下去的方法,楚光用闲聊的口吻继续说道。

“那个自称守墓人的家伙最后其实已经意识到了,无论是他们自己还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监督,本质都是避难所的一部分,树人并不是从不存在的树上下来的,正是从他们之中诞生。而他们的结局也不是任何一个人的愚蠢,但所有人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站在一个外人的角度,我认为他在生命最后一刻的行为足以为他自己赎罪,404号避难所会接过他们手中的火把,带着他们的记忆,替他们继续前进下去,完成他们一时疏忽忘记的使命。”

说到这儿的时候,楚光的脸上颇有些遗憾。

虽然避难所保住了。

但这显然不是最完美的结局。

顿了顿,他接着说道。

“……当然,如果那位一直活到了最后的树人先生,在生命尽头的废土纪元61年,抽空去避难所的最底层再看一眼,花上几十分钟的时间了解完那里发生的事情,或许就不用等到一百多年后的我们来为他们的恩怨画上句号了。”

答案已经写下来了。

抄一遍并不是什么难事儿。

即使是在语言不通、需要借助翻译器的情况下,联盟的玩家们仍然靠着仅有的线索,连蒙带猜地读懂了那位活到最后的“工蚁”留下的遗言,并拿着他用生命做成的最后一把钥匙,关闭了那个可能会引发整个避难所崩溃的系统性错误。

就在这时,哽咽的声音从不远处的邻桌传来。

“克雷格……那家伙绝对不会嘲笑他……如果他知道那个人都做了些什么的话。”

那句话仿佛是从牙缝中挤出来似的。

楚光向那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位披着灰色夹克的男人背对着他们,双肩不住的抽动着。

不只是他一个人。

其他人也是一样。

断断续续的哽咽声从另一个方向飘来。

“我记得那个孩子……他是53年成为监督,当时还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

“他比任何人都爱着那里我还记得他说过……等一切结束之后,他想在避难所里开个博物馆,和新人联的小伙子们讲以前的故事。”

“可恶……那家伙为什么不来找我!为什么不用我的身体?我都已经决定好要放弃肉体了!直接把我的拿去用不就好了!”

原本热闹的咖啡厅不知何时已经没了先前那欢快的气氛,一张张脸上写满了茫然无措的失神、泣不成声的悲伤以及闭上双眼的悔恨。

看来正如他猜测的那样——

将思维上传到“伟大之树”中的110位居民并没有在100号避难所中长眠,而是在废土纪元61年被某个人带离了那座已经失去希望的避难所。

那个人正是方法。

为战后重建委员会技术部建立了完善的技术回收体系、并几乎奉献了自己一生的他,在废土纪元45年怀着失望离开了大裂谷,沿着与学院截然相反的道路去了南方。

101号避难所显然并不是他造访的第一座避难所,一百多年前留在100号避难所大门外终端机的访问记录就是他留下的!

对上了楚光询问的眼神,方法没有就此做任何解释,只是轻轻抿了一口咖啡,就像楚光刚进门时那样。

然后,他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你觉得对他们来说最好的结局是什么?”

楚光思索了片刻说道。

“每一个零件都发挥它本来的作用。”

方法:“什么意思?”

楚光言简意赅地说道。

“就是字面意思,‘树’作为管理者,监督就是监督,居民就是居民。他们其实起了个还算不错的头,其他避难所的情况比他们的开局可能糟糕得多,然而他们在实操的时候完全偏离了最初的设想,距离树最近的居民成为了依附于树的树人,而距离树最远的居民甚至已经不再是人。”

“各司其职么,你说的是最理想化的情况,但实际操作起来可能完全是另一回事儿,”放下了手中的咖啡杯,方法淡淡笑了笑说道,“就像战后重建委员会,不管你们信不信,它在当时就是最好的办法,从来没有这么多不同身份的人为同一件事情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全部。如果没有它,这个星球可能已经‘死掉’了。然而即便如此,它还是只存在了45年。”

楚光直截了当地说道。

“我知道,最坏的选择是最容易的,而最好的选择永远是最难的,所以我们不会成为他们。”

方法轻轻抬了下眉毛。

“那你们又是哪一种呢?”

从咖啡桌前起身。

估摸着该离开了的楚光,看了一眼周围那些为昨日泣不成声的100号避难所遗民们,回答了方法的询问。

“我们介于两者之间。”

“既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坏的。”

……

100号避难所的发掘工作结束了,二十二个黑箱从避难所中陆续回收,随之一同运出来的还有大批的机械设备。

100号避难所留下了惊人的技术遗产,尤其是包括“蟞式”工程装甲在内的一系列施工设备,比起联盟目前通用的“KV”、“矿工”系列外骨骼更适合在复杂地形下施工,甚至可以完全无需脚手架等辅助设备,在近乎垂直的施工面上一边攀爬一边干活儿。

由于100号的监督们最初是打算在地下过一辈子的,整个避难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创造力都聚焦在了“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和空间将避难所的环境改造的更宜居”这件事情上。

除此之外,就是那些叫嘎嘣的小家伙儿们了。

这东西的基因源头大概是金龟子,不过原来的DNA已经被改造的连它们亲妈都不认识了,完全可以当成一个全新的物种来对待。

它们蜕下的壳是优质的几丁质原料,既可以用来生产插在外骨骼上的聚合材料防弹板,也可以用来生产碳基集成电路。

100号避难所的数据库中保存有关于这些几丁质材料的各项实验数据以及完整的工业运用方法。

根据那些资料,联盟可以直接把堆在避难所天井中的几丁质材料当矿石一样利用起来。

考虑到那里活跃着六百多万只虫子,那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概都会作为联盟的生物矿井而存在。

与此同时,对于“嘎嘣”的生态影响分析也在同步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