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今非昔比(第3/3页)

真的是威兰特人吗?

……

就在第40千人队全线溃败的同一时间,后方的第4万人队指挥部正是一片手忙脚乱。

盯着战略地图上那根红色的箭头,索夫特眉头紧锁,脸上交替变换着诧异和凝重。

他是第4万人队的万夫长,一个月之前才刚刚抵达落霞行省。肩章上没有星星,军衔在麦克伦之下,比格里芬大概低两级。

虽然对于远东地区的情况不太了解,但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地图他还是能看懂的。

40号防区还会遭到联盟的攻击,而且还是主力部队的进攻,这是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的。

这意味着联盟将自己的补给线,直接暴露在了41~49号防区的力量投射范围之下。

甚至都用不着隔壁的第3、4万人队出手,他只需要从纵深区域调遣两支千人队越过防线穿插到联盟进攻矛头的后方,就能让联盟的前线部队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

不过……

他有更好的办法。

这时候,一名传令兵从营帐外小跑进来,行了个军礼报告道。

“第40千人队发来急电!前线指挥所遭遇联盟空袭,请求空中支援!”

索夫特没有抬头。

长满老茧的食指贴在地图上,顺着道路网一路移动,最终停在一处等高线收束的山坳上用力敲了敲。

“告诉佩雷恩,让他们不必硬扛,边打边退后撤至330高地,将联盟引诱到我们的纵深!”

“另外,给第43、45、47、49千人队发去电报,让他们立刻向后方转移至330高地附近,从东西两侧夹击联盟的进攻部队!”

“空出来的43、45、47、49号防区,由42、44、46、48千人队分兵协管!提防联盟的援军从其他方向驰援!”

说着,索夫特的眉宇间闪过一丝兴奋,右手紧紧握成拳头,重重地落在了地图中那根红色的箭头上。

“务必将这条拱进来的虫子,给我掐死在这条公路上!”

330号高地距离3号绿洲大约11公里,附近等高线密集波动,以丘陵地形为主,几条主要道路都集中在半山腰处。

由于临近绿洲,那里的植被相对会比其他地区茂密一些,附近又有天然的掩体可以躲避飞艇的高空视野,简直是完美的伏击地点。

联盟的指挥官当然也能看出这点。

但即便是知道,联盟的部队也只能沿着这条路线继续前进。毕竟那儿的公路就算再破,也好歹是条能走的路。

否则深入敌后又失去了机动性,那才叫真正的完蛋。

对于自己天才般的计划,索夫特的嘴角不禁翘起了一丝满意的笑容。

虽然联盟来势汹汹,大有集全身之力攻其一点的架势,但在他看来这并没有什么值得惊慌的。

连一个小小的土坡都能让这些野蛮人丢下三千条人命,更何况此刻挡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支万人队。

恼羞成怒只会加速他们的灭亡。

经此一役,联盟想必会元气大伤。

索夫特的心中不禁浮起了几分飘飘然。

没想到刚来落霞行省,就捡了个这么大的功劳。

看来他的肩章用不了多久就能再添一枚星星了。

“是!”

传令兵行了个军礼,小跑着离开了营帐。

站在一旁的参谋微微皱起了眉头,盯着地图思忖许久之后说道。

“第40千人队的弹药严重缺乏,再加上联盟把钢铁之心号都压上去了,凭他们自己恐怕很难撤回来。”

“无妨,”索夫特毫不在意地说道,“第40千人队本身也不是计划的关键,没撤到也无所谓,只要他们能拖延联盟一点时间便足矣。”

“如果佩雷恩那家伙办成了自然是最好,配合两翼赶来的增援,我们能把联盟夹在半山坡上一顿胖揍。”

“如果没成,那就把330号高地放给联盟,把他们架在高地上打!”

参谋的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

这确实是个好主意。

只不过他总有种不祥的预感。

“如果联盟的部队比后撤伏击的部队先到呢?”

听到参谋的询问,索夫特微微愣了下,随即毫不犹豫道。

“这不可能!”

“就算佩雷恩一秒钟的时间都没争取到,从40号阵地到330号高地的路程也要比43号防区多出30公里!”

“他们装甲部队推进速度再快,也总不至于比我们的运兵卡更快!”

那参谋神色凝重地继续说道。

“这是一般情况……从40号阵地到330高地的公路长度确实要比临近的43号防区更长,但直线距离却截然相反,只有不到一百五十公里。”

“我听说联盟配备有大量企业支援的外骨骼装备,如果他们分出一部分步兵脱离公路网,沿直线越野前进,恐怕只用一天时间就能赶到330号高地。”

“深入敌后分兵?让步兵直线越野?”

索夫特像是听到了什么很好笑的事情,玩味地翘起了嘴角,“他们的外骨骼是不用充电的吗?你不如说他们坐着飞艇过来。”

用飞艇运兵确实是个麻烦,毕竟防空炮破不了飞艇的盾。

但也仅此而已。

EMP弹可以瘫痪掉飞艇的外部零件,比如侧翼展开的螺旋桨,让失去动力的钢铁之心号漂移或者抛锚。

而想要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把升降梯放下来更是等同于做梦,防空炮打不着飞艇,还打不着那么大个梯子?

没等参谋开口,索夫特继续说道。

“更不要说这一百五十公里的直线距离至少得翻过十座山头,沿途还有我们的哨所和防空阵地。”

“我就算他们各个都是变种人,也绝不可能赶在我们回防部队前面抵达330高地!”

“绝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