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得东皇钟,太一的另半枚道果,玉碟当九铸!(第2/2页)

顿了顿,她呼了口清气:

“太一,是【得道者】。”

陆煊神色微变,这句话他在伏羲那里听到过,此刻再听见,依旧下意识的否决:

“不可能,道果之位,皆有数!”

“是吗?”神女侧目:“你再想想呢?”

陆煊沉思,喃喃自语:

“三位师尊、昊天前辈以及菩提古佛,各自占据一方完整道果,这便是五枚。”

“后土已合道,自身的半枚道果被伏羲暂时执掌,再加上阿弥陀、佛母、佛祖,这便是两枚。”

“七枚道果,各自有主,而道果大位又的确还剩下完整的两个,这一点做不得假。”

自语间,陆煊困惑侧目:

“娘娘,我还是不明白,太一自哪里得来半枚道果?”

神女摇头:

“你啊你,身在局中,下意识的忽略掉了一个关键,你方才所叙述的人里,有一个,也是太一。”

“有一个道果者……也是太一?”

陆煊愕然。

所以,是谁?

神女平静侧目:

“若是还不解,回想一番你和太上相处的点点滴滴,我想,你会有答案的。”

陆煊沉默点头,悄无声息间走回了大天地,旋而撕开岁月长河,与神女并肩,朝着遂古之初走去,朝着开天之前走去。

驻足在开天辟地之前,驻足在鸿蒙中,

陆煊遮蔽一切,手中浮现出【造化玉牒】和【东皇钟】,造化玉牒已然八铸,只待东皇钟再融入其中,便成九铸,得成圆满。

但陆煊并未第一时间呼唤老师和三师尊,只是在思索。

有一个道果,是太一。

他沉吟许久,按照娘娘所说,沟通自身无数历史烙印,遍览自身所有过去与老师相处的时光。

他重新走入春秋,重做守藏室内的那个小陆煊,

每日烧火做饭,擦拭书籍,时不时与张师兄打闹,是不是的聆听老师讲道。

一连七年过去,陆煊并未察觉到什么端倪。

至守藏室第七年。

老子传他斡旋造化,陆煊依旧没发现什么蛛丝马迹。

时间继续流逝,他继续重走过去。

还是第七年,至自身拜师之时,陆煊与太上论道。

“小煊,什么是你所求的道?”

十六岁的陆煊昂头:

“无他,唯天下清。”

“何为天下清?”老子发问。

“民安其居、乐其业,仙神司其职,阴阳有序,万物不悲离别,天下大公,天上地下人间俱无祸,亦无劫。”

小陆煊如是回答,又略微有些恍惚,自己遵奉的道,已然践行了一小半……

快了,快了。

老子含笑:

“那当如何施行?”

“成为最强,制衡所有。”

“难!”

老子轻笑:

“欲使天下清,当行【唯我独尊】之道,而遍浏整片古史,在你之前,只有一人践行此道,但后来,他还是失败了。”

陆煊下意识的顺着历史轨迹做礼发问:

“敢问老师,这个人……叫什么名字?”

话一出口,他猛然抬头,似乎想到了什么,老子则是笑着吐出那个名字。

“他叫太一。”

“是啊,太一,太一……”

陆煊猛然起身,在这一段岁月张陵、太上诧异的目光中,来回踱步,喋喋不休: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他连叹三声,恍然大悟。

老师其实早就告诉过自己。

遍览整片古史,除了自己,欲行【唯我独尊】之道的,唯有太一。

那么……

陆煊蓦然回首,目光洞穿岁月长河,看见无穷遥远的过去,看见‘释迦如来’降生之时。

婴儿模样的释迦如来朝着东南西北各走七步,一手指天,一手触地,庄严开口,声如晨钟暮鼓,振聋发聩。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陆煊闭眼,心神惊动,毛骨悚然。

“原来如此。”

他朝着有些困惑的太上施了一礼,又将满脸懵逼的张陵转了过去,冲着张师兄的屁股猛踹了一脚,哈哈大笑间,主念自这一抹历史烙印上抽离,回归自身。

陆煊屹立在鸿蒙,左手托举造化玉牒,右手持着东皇钟,侧过头,看向娘娘:

“娘娘,我明白了。”

“总算是醒悟过来了?”神女失笑摇头:“有时候,说你笨吧,你却又悟性超绝,几乎可称古来第一,但说你聪明嘛……”

她幽幽一叹:

“你却连这一点都想不清楚,连这一细节都忽略……”

陆煊苦笑:

“终究是太过久远了,或者说我自己没当作一回事,没有联想在一起,不过……”

他神情有些恍惚了起来:

“太一和佛祖,原来是一人……那我岂不是一直都在,与虎谋皮?”

神女轻声道:

“放心,在你成为道果之前,太一……不会翻脸。”

说着,她微不可察叹了口气,似怜悯,似犹豫,最终还是缄默。

陆煊未曾察觉,来回踱步九次,最终驻足:

“罢了,先将造化玉碟这最后一铸完成再说……”

自语间,他脸上浮现出期待之色,九铸过后,造化玉牒方才真正完整。

而融入了东皇钟的完整造化玉牒,又会发生何等蜕变呢?

心情激荡间,陆煊正欲通知老师和三师尊,屹立于鸿蒙,目光瞧向岁月长河,神色却猛地一僵。

“这臭小子……”

凝视着三十六重天中的兜率宫,凝视着孙悟空的所作所为,陆煊险些一口气没喘上来,眼前发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