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大结局(上)(第4/6页)

他是真的拿姜梨没办法,而姜梨那一刻眼中的坚决和执拗,让他也忍不住动容。仿佛劝姜梨放弃等待,便是一件十恶不赦的事情。

也许人到了离别的时候,什么事情都会看得很轻,姜元柏难得说出这么一番话。姜梨笑了,她道:“我知道的,父亲。也希望父亲在永州一切都好,姜家兴旺。”

姜元柏久久地看着姜梨,终于深深地叹了口气,他似乎是妥协了,彻底地妥协了,道:“既然如此,那你就留在燕京城吧。”

姜元柏的脸上并无高兴,只是流露出些伤感的神色。他有三个女儿,如今死了一个,离开了一个,剩下唯一在身边的,竟然只有一个疯了的姜幼瑶。曾经他认为自己春风得意,仕途顺遂,一生只会这样锦绣风光下去,可到头来,什么都没剩下。

她等姬蘅,也是如此。

有一瞬间,他是真的很相信“因果报应”这个词。当年他对叶珍珍和姜梨如此,如今就轮到他如此。即便他想要补偿,过去的事过去就是过去了,无法重来。有些事情,也不是简单得一日两日就能消磨的。

她相信,这一次姬蘅也能归来,尾生抱柱的故事人人都听过,旁人觉得她傻,痴过一次又痴第二次,可情海翻腾,本就苦涩无边,尾生固然是傻,但他自己到最后一刻,不也是心甘情愿么?

都是自己两下的苦果罢了。

在姜梨心中,姬蘅这人从一开始到现在,从恶劣到温柔,他的性情中,有一件事却从来没有变过。答应的事一定做到,约定一定履行。这从最开始,她和姬蘅开始做第一笔交易的时候,就能看得出来。

姜元柏没再说什么,只道:“我们半月后会离开,姜家的宅子大约是要卖掉的,你想要搬到叶家去,或者是国公府,这几日就要开始准备。”

“可是没有看到尸体不是么?”姜梨微微一笑,平静地道:“也未必是死了,旁人不想继续寻,可我觉得,他还没有死,他答应我的事也没有完成,在约定没有履行之前,我在这里等他回来。”

姜梨点头:“好的,父亲。”

姜元柏皱起眉,“他已经死了。”

从那一日姜元柏说起离开一事之后,姜梨就真的开始打算“搬家”了。只是不收拾则罢,一收拾,才发现她在姜家的东西实在是少得可怜,除了一些衣服首饰以外,便是书籍。姜梨住到芳菲苑以后,不似姜幼瑶和季淑然从前那般,喜欢往院子里屋子里买些花瓶饰物,因此统共收起来,也不过简单的几箱而已。白雪桐儿,清风明月跟着姜梨一道走,除此以外,姜家也没有愿意要跟在姜梨身边的。姜元柏除了自己跟随多年的仆人,大多数下人都放回家去了。姜景睿知道姜梨不跟着一起走,还很是惋惜了一番,不甘心地告诉姜梨,未来有一日,姜梨总归要后悔的,到时候可别哭着鼻子到永州来找他们。

“多谢父亲,”姜梨道:“我不打算离开燕京城,我还要在这里等着姬蘅回来。”

姜梨笑了笑,也就没有回答了。

他这话里,其实倒是带了几分真心的关切。姜元柏知道姜梨大约是真的喜欢姬蘅,姬蘅的死对姜梨来说无异于巨大的打击,旁人的说三道四,几乎是雪上加霜。流言对一个人的伤害有多大,多年前的姜梨就已经领教过,他已经对不起姜梨一次,实在不忍心看姜梨因为不是自己的错再次遭受莫须有的指责。如果逃避也是一种办法,那也没有什么可耻的。

不过姜家要离京的事,在燕京城果然掀起一阵风浪。许多人就想看姜梨的反应,倘若姜梨跟着姜家一道走了,便是过河拆桥,实在不怎么道义。而姜梨不会跟着一起走,而是会留下来的消息传出来时,一部分人觉得姜梨果真是姜家的女儿,颇有风骨,一部分人认为姜梨是沽名钓誉,惺惺作态,更多的人则是惋惜姜梨,替姜梨未来的命运感到同情。一个风华正茂的姑娘,从此以后便要一个人生活,年纪轻轻的就要守寡,别说是首辅家的千金,便是放在普通人家,旁人见了,也要道一声命苦。

京城流言传得沸沸扬扬,姜家人也听到了。姜元柏破天荒地来询问姜梨,问姜梨道:“小梨,如今外面那些传言你也听到了,再在燕京城呆下去,只怕对你的名声不好。总归如今我和你二叔已经辞官,再过不久就带幼瑶去永州治病。如果你不想呆在燕京城,我们可以早些启程,离开此地。”

无论姜梨做什么选择,总不乏嘴碎的人来说道。桐儿每次出门听到这些传言都要气呼呼地和人理论一番,姜梨自己倒不怎么在意。既然无法管到每一个人的眼光,便管好自己就好。

人们总是这样,凭借着自己眼睛看到的东西认识事情,仿佛深知其中道理似的。街头巷尾传言姬蘅的同时,姜梨也一并被拿上去说了。只说这姜二小姐命途多舛,之前和宁远侯府的周彦邦订了亲,亲事却被妹妹占了,如今又和姬蘅订了亲,姬蘅却战死沙场。有些人同情,有些人讥讽,还有些人散出流言,说莫不是姜二小姐命中注定孤身一人,才会每一场亲事都无结果。若是克夫命,趁早还是削发为尼,莫要连累了旁人才是。

半个月后,姜家就要离开了。

燕京城的百姓们得了这个消息皆是唏嘘不已,原先对于肃国公的流言刹那间也因为他的死亡而消散了,而他过去的个性和美貌反而给他的人生增添了一分凄美的色彩。酒楼里的说书人开始说起肃国公的故事,而姬蘅在那些话本子里,一改往日的黑暗,变得大公无私、英勇慷慨起来。

一大早,姜梨早早的就起来。因着是留在燕京的最后一日,姜家人一起用了个早食。从姜梨回到姜府以来,还是第一次跟着一大家人一起用早食。嬷嬷让丫鬟将姜幼瑶扶到一边坐着给她喂饭,姜幼瑶仍旧是呆呆地看着眼前,乖乖地咽下嘴里的饭,她如今看起来倒是比从前盛气凌人的时候可爱多了。

但这场战争,也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样轻松,只有真正置身其中的人,才知道战争的残酷。殷家兵如此,金吾军也伤亡惨重,最重要的是,带领金吾军的姬蘅大约是战死沙场了。

本是最后一顿家饭,可众人都吃得沉默寡言。对于姜家人来说,离开这里,也就等于离开了故乡。这么大年纪还要背井离乡,虽说不是生活所迫,却也不是自己主动。如果没有发生这么多事,谁愿意离开呢?

燕京城今年的冬日尤其的冷,风从窗外吹进来,几乎可以刺进人的骨头。殷家兵在苟延残喘的一段时间后,残兵们终于抵挡不住,尽数投降。殷之黎已死,剩下的人也成不了什么气候。金吾军大获全胜,沉寂了多年的名号又重新响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