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下帖(第2/3页)

“父亲,我只是说,如今正是多事之秋,成王造反,朝局混乱,右相现在又在暗中动作,这个时候,更是不能出一点差错。这位昭德将军突然前来,还不知道是什么底细,这个时候,小心为妙,父亲做任何决定,都要三思。”

她唯一有的朋友,便是承德郎柳元丰的女儿柳絮。便是柳絮,听闻这些日子也忙着被她娘拉着到处赴宴,在给她相看人家。毕竟柳絮比姜梨还要大一岁,柳夫人就想着要操心柳絮的终身大事了。

卢氏看了看姜梨,又看了看姜元柏,这些事情她不懂,听着也是面色茫然。姜老夫人倒是目光微动,但也没有说话。

不能去叶家,不能去国公府,姜梨便发现,她在燕京城里的朋友,实在是少得可怜。当初是因为背负着弑母杀敌的名声,人人敬而远之,后来姜家频频出事,到处都是议论。姜梨懒得去应付讨好人,因此一年半载下来,虽然在姜家的地位已经变了。但和最开始一样,姜梨仍旧与燕京城的贵女圈格格不入。

姜元柏看着姜梨,姜梨平静地与他对视,过了一会儿,姜元柏才道:“有些事情,并不是我能做得了主的。你是个姑娘家,就不要管那么多了。”

她有心想让自己去做些别的事情转移注意,但既不能去叶家,叶明煜这几日也没能主动来姜家看他——叶明煜不喜欢姜元柏,当然也不愿意主动踏进姜家的大门。而成王的举动让洪孝帝与朝臣们都不得不严肃以待,叶世杰每日也是忙着这些事。

他是听懂了,或许姜梨说的这番话,姜元柏也早就明白,但是他还是要这么做。

姬蘅不在和她有联系了,姜梨的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感受。她知道这对于她来说是好事,一杯掺了毒的美酒,摆在面前,抵挡不住诱惑喝掉,是付出性命的代价。远离了自己,自然也安全许多。但理智是一回事,心里想的,又是另外一回事。

姜梨不再说话了。

想到赵轲,不由得就就会想到姬蘅。那把瓷哨子姜梨已经找了回来,她把哨子与腰间的香囊系在一起,藏在里头,这样随时随地都能吹哨子。但她一次也没有吹过,赵轲已经离开了姜府,姜梨知道。姜家的花匠里,早已少了赵轲的身影。

卢氏见周围都沉默下来,就道:“小梨,我前些日子拿了几匹新料子,做衣裳的时候也给你做了几身,等会子我让丫头给你送来。还有些首饰,你生得这么好看,不好好打扮的话,真是太可惜了。”

姜梨仍旧没能出府,姜元柏实在是管得太紧,就连姜老夫人也得了空闲就让姜梨去晚凤堂,明里暗里都是在说最近燕京城乱得很,让姜梨不要到处乱跑。门房守得这般要紧的情况下,姜梨就不能去叶家。赵轲又不能,若是赵轲在的话,姜梨还能让赵轲夜里想办法,让自己不动声色地出府去,反正赵轲法子多。

后来,姜元柏兄弟俩就出去了,卢氏拉着姜梨絮絮叨叨说了一阵子话,姜梨才回到芳菲苑。一回到屋子,她坐了下来,按了按额心。

有出城的百姓们看到,将此事告知,一时间燕京城人心惶惶,成王来势汹汹,他的兵马黑压压的,据说一旦攻进城里,势不可挡。

姜元柏如果要和殷家交好,姜梨只觉得不妙。看姬蘅的样子,分明要对付殷湛的,如果姜家和殷家站在一条线上,姜家也就成了姬蘅的敌人。

姜梨回到燕京城第五日,听说成王的兵马到了燕京城百里外的野地了。

姜梨并不希望姜家和姬蘅站在对立面,不仅是因为她的心思,还以为若是姜家的敌人是姬蘅,那就太可怕了。虽然姬蘅对自己很好,但对敌人,他的手段,还是令人发指。当年姜梨将自己的命借给姬蘅的时候,曾对姬蘅说过,不会和姬蘅为敌,如果可以,希望能帮助姬蘅。

仿佛在躲避着什么似的。

自己食言,恩将仇报,姜梨都会看不起自己。她也不希望她和姬蘅之间过去的那点交情,还算真诚的、复杂的又淡薄的交情,就在这些恩怨中被消磨殆尽了。

司徒九月站起身来,道:“没什么。”她提着药箱,都不顾给阿昭上了一半还没上完的伤药,自顾自地匆匆出门了。

那未免太遗憾。

她已经忘却的,短暂而又快乐的岁月。

“姑娘,”一片安静中,桐儿突然道:“您可知道,为何老夫人和二夫人,都要你那一日好好梳妆打扮?”

或许只是因为他笑起来太过单纯热烈,甚至有些难得的稚气。即便遭受伤害仍旧豁达温暖,令她想起漠兰的太阳。

姜梨道:“每次赴宴,他们都要我好好梳妆打扮。况且如今府里的小姐,姜幼瑶已经不可能如何见人了,我若是不打扮,难免招人口实。”姜梨自己倒是浑不在意。

司徒九月这才惊觉,在这个陌生的少年身上,她实在花费了太多的心思。

“不是的。”桐儿绕到桌子后面,看着姜梨,认真地道:“奴婢觉得,老夫人这是在给您相看人家呢。可能是想看看那位郡王世子是什么人,姑娘喜不喜欢,才会特意嘱咐的。”

心里想这些事想得出神,司徒九月都没有注意阿昭。直到被阿昭的声音惊醒,她回头一看,阿昭看着她,问:“司徒大夫,你怎么了?”

白雪停下手里的动作,姜梨也是一愣,随即摇了摇头,笑道:“不可能吧。”

或许下一次看见姜梨,可以让姜梨来询问这少年的家人。还有那桐乡县丞薛怀远,既然已经恢复神智,做县丞做了那么多年,自然也认识桐乡的人家。薛怀远现在和叶明煜住在一起,可以让薛怀远来国公府,看一看这少年,说不准二人过去还是旧识。

殷家和姜家联姻?这像什么话。她之前甚至没听过这么一号人物。而且都这个时候了,姜元柏哪里顾得上她的终身大事。

“没什么,只是有些耳熟而已。”司徒九月摇了摇头,心中却想,那不是姜梨之前审查案子的地方么,就是那桩来自桐乡的案子,牵扯出了永宁公主,才有了后面的人。

“怎么不可能?”桐儿急了,“姑娘,您相信奴婢。且不说老夫人,二夫人的眼神,奴婢不会看错的,分明是希望你们能成。”

“怎么?”阿昭看向她。

姜梨的指尖微微一动。

“桐乡?”司徒九月一怔。

桐儿不说她也不觉得,现在想想,卢氏的态度,也实在热络得太明显了一些。虽然过去卢氏也愿意与她交好,但方才的热情却好像有些古怪,她还特意嘱咐自己穿什么戴什么,生怕姜梨忘记了一般。

“襄阳桐乡。”

郡王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