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喜欢(第2/2页)

姜梨想了一会儿,问道:“成王打不过昭德将军的,是吧?”

姜梨想起来,对了,这人是个喜美恶丑的。她忽然又抓住了姬蘅方才话里的漏洞,难得起了促狭之心,就抬头问姬蘅:“那国公爷的意思是,现在我还是很好看了?”

他的语气很奇怪,以至于姜梨也跟着看向了姬蘅。姬蘅神情未变,只道:“成王要上燕京了。”

声音里的雀跃和得意藏也藏不住,姬蘅忍不住转头看她。女孩子仰着头,眼睛清澈带着笑意,少女独有的爽朗和奋勇映在其中,让她像是初生的梨花,洁白可爱,纯粹得令人也要跟着笑起来。

陆玑看了一眼姬蘅,才道:“昭德将军也在回京的路上了。”

姬蘅心中一动。

武卫将军一来,黄州城就算是保住了。

从一开始温和却淡漠,狡猾又孤独的少女到现在,她一直喜欢笑,不过这和初见时候的姜梨来说,已经判若两人。但这或许才是她真正的模样,在过去那些年里,薛芳菲的少女时代,不曾遇到沈玉容的时候,她就是这个样子。

姜梨道:“这是个好消息。”

很难想象后来的她,变成了一个无趣的妇人,成日忙于琐事。收起了她的灵气和聪慧,和燕京城那些美貌的官家夫人没什么两样。沈玉容把一株温软可爱,爽朗动人的梨花变成了一株成日在昏暗的花圃里厮杀的食人花,这真是暴殄天物。

“还有,陛下已经派了武卫将军前来黄州了。”

他从不是个怜香惜玉之人,世上的美丽女子,也见过不少。他曾被人骂铁石心肠,无情无义,但是这一刻,也觉得阳光温软,她笑容可爱,只希望这样的笑容能长久地持续下去,这个姜梨,就如眼前一般做个永远奋勇的少女,有孤注一掷的勇气,和上天眷顾的好运气。

“原来如此。”姜梨点了点头。她对洪孝帝的了解,只局限于前生从沈玉容这里知道,还有父亲的讲述。今生见过洪孝帝的面,也是寥寥可数,只晓得这位帝王手中还有不少筹码,但和成王之间的关系,具体的姜梨知道得还不是很清楚。

他凑近了姜梨,轻声道:“嗯。”

姜梨看向他,陆玑解释道:“成王本性自私,陛下未必不知道这件事。去宫里营救刘太妃,实在是太过危险,还会打乱他原本的计划。一旦出了这件事,刘太妃是必然要牺牲的。皇上要是真想引蛇出洞,必然有别的办法。恰恰是因为皇上了解成王的本性,才直接赐死了刘太妃。刘太妃左右躲不过一死,不如早一点给百姓一个交代。”

姜梨怔住。

姬蘅闻言,笑了一声,“未必。”

原先想好的,准备用来和他针锋相对,调侃他的话全都戛然而止。青年嘴角的笑意温柔,琥珀色的眸子里,没有了深深浅浅的薄情和虚伪,就像是此刻的日光,温暖明亮。

“那皇上的引蛇出洞算是落空了。”姜梨道。

她突然说不出话来,脸颊慢慢地涨红了。

“没有。”陆玑耸了耸肩。

那只已经沉寂的小鹿,突然又慢慢地站了起来,慢慢地抬腿,试探地走路,然后蹦蹦跳跳,在她的心里跑来跑去,把她的心踩成乱麻。

“已经死了么?”姜梨走出来,也在椅子上坐下,问:“成王没有派人来救?”

姜梨几乎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

姜梨刚刚起床,走到堂厅,听见的就是这么一句,姬蘅坐在椅子上喝茶。

她其实已经忘记自己当初喜欢沈玉容的时候,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那毕竟过去了很久,但现在,此刻,她知道自己,也许有一丝丝的,稍微的,对眼前这个男人动心了。

陆玑从外面走进来,道:“刘太妃被赐死了。”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姜梨怔怔然不知所措。而始作俑者似乎毫无所觉,站直身,往前走去。

兵事没有那么紧张的时候,姬蘅和陆玑也就不会爷爷不在宅院里了。这天早上,一连下了几日的雨停了下来,除了暖洋洋的日头。闻人遥在院子里教林尧念他的卦盘上的字。林尧的父母兄弟姐妹,都由闻人遥和姜梨操持着下葬了。林尧也没有别的可取的地方,就赖在了这里。当然,即便他不说,姜梨也不会把他一人留在他原来的屋子。

日光洒在他高大的背影身上,将他人也染成金色。

黄州的百姓仍旧战战兢兢地过日子,但守城军的顺利守城,让他们也渐渐生出信心来。除了修补那晚烧伤的房子之外,渐渐的也在努力恢复之前的生活。城守备军每日还是在街道上巡视搜寻,看有没有刺客的漏网之鱼,免得哪一日又开始作乱,引起百姓混乱。

姜梨知道,大事不妙了。

接下来的几日,黄州的城门外,成王的兵马又发动了几次兵袭。不过黄州地势本来易守难攻,对于那些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加之几次守城军都守住了城,对成王的兵马士气大损,并不如第一日夜袭的时候凶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