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绿帽(第3/3页)

“真是太好了。”她喃喃道。

众人:“……”

“你要怎么谢我?”姬蘅挑眉。

姬蘅瞥了一眼那八哥,突然道:“既然是男孩子,就叫小蓝吧。”

他容貌深艳,这般含笑讨恩的神态,几乎是令人惊艳得移不开眼睛。姜梨道:“国公爷需要什么,可以告诉我。事实上,便是终其所有,我也难以回报。”

“是男孩子。”孔六早就看明白了。

如果不是姬蘅,她自己要将假孕药送到永宁公主面前,再让永宁公主顺利地服下,需要花费不少的周折,其中可能还会失败,一旦失败,永宁公主就会对此心生警惕,再想下手,就会很难。

“这是公的母的?”闻人遥问。

姬蘅几乎让她的计划最困难的一步算是顺利完成了。

莫非国公府还激发了八哥骨子里的什么特性?

姬蘅看了她一会儿,笑了笑,喝了一口茶,才道:“我暂且想不出来。不过对你接下来要做的事,倒是很好奇。”

姜梨:“……”她真恨不得堵住这只丢人现眼的八哥嘴,同时也不由得心生疑惑,当初在沈家的时候,这八哥也不像如今这般聒噪啊,甚至称得上是安静了。也没人教她说这些胡话,至多也就叫个人而已。

“接下来的事?”姜梨疑惑。

小红聒噪的声音也不知是嘲讽还是欣赏,居然还说完了一句完整的话,“好花配好马,好马配好花!”

“永宁显出孕像后,你会做什么?”他问,仿佛真是十分好奇的模样。

刚说完这句话,突然从天而降一个声音,大叫道:“好马!好马!”却是姬蘅养的那只八哥小红飞了过来,离弦的箭一般飞到马驹头上,抓起早上白雪给别在小马耳边的那朵布花。

姜梨想了想,“不知道九月姑娘的药,什么时候才会发作?”

“阿蘅,那你来说,你来取个名字。”老将军道。

“十二个时辰之后,”姬蘅沉吟了一下,“算起来,已经发作了。”

闻人遥:“……”

“那就很简单了。”姜梨微微一笑,“云英未嫁的姑娘,突然有了身孕。寻常人家遇到这种事,姑娘的一辈子便是毁了。大户人家为保名声,甚至会让姑娘自己悬梁。当然了,永宁是金枝玉叶,是成王殿下的亲妹妹,没有人敢让她悬梁的,她也没有必要悬梁。”

“这简单,加上主人的姓氏就行了。”孔六说得理所当然,“李赤龙,王赤龙,张赤龙,倘若姓也重合了,再加上名。李三绝影,李四绝影,李五绝影,总能找得着办法。”

她这话说得,亦是十分嘲讽。

这些名字是惯来用的,一个车骑队里重名也不稀罕。闻人遥好奇地问,“那么多同样的名字,你们怎么区分?”

“所以在孕像不是很明显之前,定然要为永宁寻找一门好亲事。欢欢喜喜地将姑娘嫁过去,一来遮掩孕像,二来恰好这位公主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这样一来得了一桩好姻缘,也是人人羡慕的喜事。”

“老爷子,光是咱们车骑队里,赤龙有三匹,绝影有五匹,逸群有七匹。”孔六提醒道。

“所以,”姬蘅看着她认真的模样,忍不住微微扬唇,慢条斯理地开口,“你打算让她和沈玉容成亲?”

“闲话少说了,这马还没有名字吧?取一个名字。”姬老将军道:“赤龙?绝影?逸群?”

“当然不。”这个回答,却让姬蘅的面上也显出些意外之色。

“只是略懂而已,都是照着书上写的相看。”姜梨也笑,“运气更多。”

“沈大人对亡妻情深义重,便是那位沈夫人给他戴了绿帽子,仍旧深情不悔。绝对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另娶他人的,况且若是娶了永宁公主,旁人会不会说,他们早有奸情,之前桐乡一案里有谣言说,永宁公主就是背后指使冯裕堂加害薛县丞之人呢!原来她加害薛县丞,是早已心仪沈大人,给沈大人报仇啊。”

“姜二小姐真是见多识广,”陆玑抚了抚胡子,“连相马之术也懂的。”

“沈大人自来注重声明,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姜梨道。

遇着这马驹的人有运气,却没有眼力,有眼力的人却没有运气,遇不着这马贩,唯有姜梨既有运气又有眼力,恰好在那一日走进东市,恰好看到那马贩,然后一眼从一群小马驹中看到了这一匹。

姬蘅的手抚摸着扇子的扇柄,也跟着笑了起来,他说:“那姜二小姐打算让永宁公主嫁给谁?”

“其他马倒是很多,不过我之前去的时候,汗血宝马只有这么一匹。”姜梨微笑着道:“你们倘若真的想去,大可以再去,也许主人家近来又有新的宝马良驹了。”她虽然这么说,话里的意思却不是很看好。众人一听,便也晓得这事不是天天都能碰上的。

“永宁公主嫁给谁,并非我能决定。是由皇上决定的。”姜梨笑道:“我至多也只能分析一下,总归刘太妃是看不上沈大人的,沈大人虽然看着不错,可到底家世太薄,白身起家,配公主么,总是高攀了。如今朝中的青年才俊,年貌相当,又家世丰厚,门当户对,嫁过去也不至于让永宁公主低嫁的,我倒是发现了一个。”

“是啊是啊,”闻人遥也凑热闹,“可还剩有其他马?”

她笑眯眯地吐出一句话,“右相李仲南的大公子,李显。”

“那姜二小姐,那马贩是在什么地方?可还有其他的马?”孔六追问。姜梨的话让他动心不已,花五百两银子买匹宝马,谁都愿意做这买卖。

姬蘅一怔,突然笑了起来,他笑得极为开心,目光里,是毫不掩饰的赞赏和欣赏。

说道东市,众人立刻心知肚明,东市是什么地方,那是倒腾买卖的人必去的地方。买赚买亏,全凭眼里,姜梨既然如此说,必然就是那马贩以为马驹是寻常马驹,而姜梨偏偏发现此马的不同寻常之处,才买了下来。

“这很有趣,让永宁公主嫁给断袖李显,的确不寻常。”

“千真万确,我是在东市的一处马贩手里买的。”姜梨道。

姜梨道:“更有趣的是,这位在女人面前不可能动情的李大公子,娶妻之后,迅速得子,李家后继有人,右相大人一定很高兴。”

“姜二小姐,莫不是在说玩笑话吧。”陆玑道。倘若所有的宝马只要五百两银子便能买到,那大街小巷上奔走的全都是这般宝马了。

“就是这绿帽子,并不是人人都肯戴,世上只有一个沈玉容能容忍并且戴得甘之如饴,不知李家人戴起来,可会觉得还好,可还会善罢甘休?”

“不多,五百两银子。”

到那时,成王和右相的联盟,也就像是一盘沙,吹吹也就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