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同行(第2/3页)

那时候她因为寿辰一事小产,元气大伤卧病在床,得知薛昭的死讯,艰难地爬起来。但桐乡离燕京太远,她无法拖着重病的身子将薛昭的尸骨运回桐乡,沈母也不会允许她这么做,她被当做是沈家的耻辱,不可出门丢人现眼,便是给薛昭收尸,都是沈玉容的宽容。

“那就是祭拜了。”姬蘅道。

姜梨喝着面前的茶,思绪飞得很远。

陆玑问:“大人为何这么说?”

桐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这位姜二小姐做事向来滴水不漏,也惯会给自己打掩护。”姬蘅似笑非笑道:“今日出门买东西,去烟雨阁看烟雨,都是幌子,她的目的,就是为了在这座坟冢面前站上片刻。”

“偶然听见别人谈论罢了。”姜梨淡淡道:“并不是出名的地方,所以鲜少有人知道。不是有那么一句话么,最瑰丽的风景,往往藏在无人的角落。”

“坟里的人,一定是她重视的人。”他径自下了结论。

白雪历来听姜梨的话,完全没有异议。桐儿见状也只得同意,不过看着姜梨道:“姑娘从哪里听来的烟雨阁的事?奴婢一次也没听过。”

如果说姜梨做事滴水不漏,幌子也打得十分周密,姬蘅看事情却容易直指中心,一眼就看出事实的真相。

“是白鹭湾附近的一处楼阁,听闻在那里看雨景十分好。回燕京城这么久,我只闻其名,还从未去看过,今日的雨下得好,正好也能让人一睹风采。择日不如撞日,我们等下就去吧。”

“坟里的人是谁?”姬蘅问。

“烟雨阁?”桐儿和白雪齐齐诧异,问,“那是什么地方?”

“是一个叫薛昭的人。”文纪回答:“一年前因强盗劫杀被弃尸江中,不过我们的人查到,其中可能有点文章,薛昭的死可能和当今京兆尹有点关系。”

姜梨想了想,道:“不回去,我们去烟雨阁。”

朗朗乾坤总有照不到的地方,燕京城天子脚下,可每日不明不白死去的人也不少。有点家门还好,那些无权无势的,大多如草芥入海,连个波涛都没惊动一下,就沉没下去再也看不到了。

待到了午后,便随意在燕京城的一处酒楼吃了点东西。见雨还没有停,桐儿就道:“这雨一时半会儿看样子也是停不下来,姑娘,吃过饭咱们就回去吧,外头也没什么好玩的。”

“这薛昭是什么来头?”陆玑疑惑:“燕京城的官户里,没听过这么个名字。”

姜梨给三个舅舅两个舅母、叶老夫人以及表姐表哥都准备了不同的东西,为此还特意跟叶明轩打听了他们各自的性格,买的东西自觉满意。

文纪顿了顿,才道:“要说这薛昭也不算燕京城的人,他是当今中书舍郎,沈玉容的小舅子,沈玉容先夫人薛芳菲的亲弟弟。当初薛芳菲出事后,薛昭大概是听闻此事所以进京,没想到刚进京就丢了性命。”

想来如今沈玉容没有这个困扰了,永宁公主不缺银子,要回多贵重的礼品都不会到捉襟见肘的地步,自然也不必搭上自己的嫁妆了。

“薛芳菲的弟弟?”陆玑一怔,随即摇头:“这倒是没想到。”

不过跟着沈玉容方中状元开始应酬时,姜梨就已经学会了如何回礼。在桐乡,薛怀远两袖清风,不会收人礼,在燕京城却不然,有时候回礼不能太简单,回贵重了沈母又要说道,她就只得从自己嫁妆里偷偷拿出一部分贴补。

提起薛芳菲,燕京城也算无人不知,但薛芳菲弟弟这回事,的确是没几人晓得。看来当时这件事处理得很快,并未激起风浪。

回礼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许多大户人家的母亲教养嫡女,甚至要专门教导回礼一事。若是嫡女日后嫁到官家,夫君应酬往来总少不得回礼,回得贵重了自降身份,回得轻薄显得怠慢,实在很难。

“可薛昭和姜梨有什么关系?”陆玑更疑惑了,“薛家和姜家八竿子也打不着一块,姜梨在青城山呆了八年,这期间应当不会和薛昭有关系。而且薛昭去年死了,姜梨今年才回来,也不会是姜梨回来后认识的人。”他迟疑了一下,问:“薛昭曾经到过燕京,或是青城山?”

不多时,姜梨也都挑到了各自要送的礼品。

文纪摇头:“应当没有。薛昭从小在襄阳桐乡长大,没有离开过桐乡,生前第一次来燕京城,就是去年,还未见到薛芳菲就死了。”

不过听闻叶家三位儿子,孙子辈却并不多,除了叶世杰以外,只有叶明轩还有一儿一女。叶家老四则是如今还未成婚,更毋庸提子嗣,所以给小辈们买东西,倒不至于很难买。

陆玑看向姬蘅,道:“这就奇了。”

因着下雨,燕京城在外行走的人并不多,连街边卖糖葫芦的小贩今日也没见到几个,姜梨和桐儿白雪只能在珠宝或是布铺逛逛,平日里挑着担子来买小东西的小贩今日大约都没出门。

两个八竿子也打不着一块的人,如何有交情?而依文纪所说,姜梨会为悼念薛昭而难过。文纪不是一个会夸大其词的人,他说姜梨看起来有些悲伤,姜梨就是真的有些悲伤。

“好嘞。”桐儿推开门。

姜二小姐就算是再如何善良,也不会为一个不相干的人露出难过的神色,更不用如姬蘅说的,姜梨今天绕这么大一圈子,就是为了去看薛昭的坟冢。若非熟识,至于么?

她的心里涌出一阵伤感,不再去看那面镜子,只道:“走吧。”

可任凭陆玑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原因。

父亲……也认不出来了吧?

“或许……”文纪斟酌了一会儿,小心翼翼地提出了一个猜想:“这位薛昭和姜二小姐曾经有过什么,姜二小姐青睐薛昭?”

姜梨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这张脸上是熟悉的神情,五官却是这样陌生,待到了薛昭面前,薛昭可还认得她?

“你不是说他们二人过去不可能见过?”陆玑道:“见都没见过,如何来的青睐?”

“就是就是。”桐儿点头,“以前在青城山的时候,只能穿缁衣,显不出咱们姑娘的美貌。如今再看,燕京城,我瞧着谁都比不上咱们姑娘漂亮。”

这倒也是,文纪不说话了。

“姑娘真好看。”白雪站在一边,真心地赞叹着,“像是从画里走出来似的。”

姬蘅眯了眯眼,忽然道:“薛昭是襄阳桐乡的人?”

姜二小姐的模样生得不如薛芳菲出众,但底子却是不差的,清丽得过分,这些日子姜梨在姜家长养着,吃得比在青城山好了许多,那点憔悴和虚弱就全然不见,乍一看,水灵灵,俏生生的。

文纪:“正是。”

姜梨系好披风,在镜前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