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进宫(第2/3页)

姜梨瞧着姜玉娥,笑了笑:“其实我的亲事,五妹不必太过担心。我父亲是当朝首辅,燕京城再不济,也能寻个官家嫁过去。便是母亲不为我担心,还有父亲和老夫人。我是姜家大房的嫡女,还能低嫁了不成?”她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姜玉娥:“五妹虽还没及笄,但不如多管管自己。三叔如今的仕途并不见光明,依照三叔和三婶的势,五妹日后会嫁到什么家,还真是不好说。”

她佯怒要去打沈玉容,惹得沈玉容哈哈大笑。

姜玉娥勉强笑道:“这是我与二姐的贴心话……”

现在想起来,真是恍如隔世。事实上,她没有在宫宴上出丑,反而做得很好,皇后都称赞她聪慧。而沈玉容也根本不会为了她丢官弃爵,反而会为了加官进爵而杀了她。

她急于过来戳姜梨的心窝子,却不知那句“为二姐鸣不平”落在季淑然母女耳中,又会是怎么一番情景。

以为的真实不是真实,以为的谎言不是谎言,真真假假。这一次,走曾经走过的路,她不会再被蒙蔽双眼了。

姜玉娥的脸色一下子变了。

她会慢慢地走到自己想走到的地方,一点一滴做成自己将要完成的事。

“没什么。”姜梨云淡风轻地道:“只是觉得五妹如此为我忧心,心里有些感动。只是……”她淡淡道:“五妹的这份用心,不知母亲和三妹知否?”

替父亲和薛昭报仇,替冤死的自己讨个公道!

为了冲破这种压迫感,姜玉娥问姜梨:“二姐盯着我看做什么?”

马车行驶到了后面,姜幼瑶也不再说话,变得沉默。这一家子各自怀着自己的心思,只觉得时间过得飞快。

姜梨没有急着回答姜玉娥的话,只是盯着姜玉娥细细看了一遍,嘴角含笑。她的笑容温柔澄澈,没有包含任何意味在里面,却无端地看得姜玉娥有些发慌。

大约小半个时辰后,马车停了下来。

姜玉燕有些惶恐地看了一眼姜梨,想制止姜玉娥的话,最终只是伸手扯了扯姜玉娥的衣角,什么话都没说。

外头的马夫道:“夫人,老爷,到了。”

似乎对姜梨平淡的语气有些不满,姜玉娥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番姜梨的脸色,见姜梨并没有痛苦失落的神情,就道:“其实当初二姐和周世子的亲事也是很好的一桩姻缘,若是二姐没有出事,如今嫁进宁远侯府的就是二姐了。周世子可是整个燕京城里数一数二的良配,眼下三姐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嫁进周家,二姐比三姐还要年长,亲事却没有着落,我打心底为二姐鸣不平。”

姜元柏先下车,下面的丫鬟婆子来扶季淑然等人。姜梨甫下马车,踏上与宫门一墙之隔的土地,望着深深的宫墙,一时间心绪复杂。

桐儿有些生气,姜梨微微一笑,道:“多谢五妹告知,我知道了。”

就是这个宫里,长养出来永宁公主那样恶毒跋扈的人,以强权欺压百姓,而沈玉容就是为了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争得一席之地,才毫不犹豫地牺牲了她。

就为了这事?

这个宫殿看起来富丽堂皇,然而住在里头的人,又有多少是行尸走肉?他们穿金戴银,好像什么都有,但实则什么都没有。姜梨可怜他们,也瞧不起他们,更不愿意与他们为伍。

姜玉娥没想到姜梨会连面子都不屑于装一装,脸上有些挂不住,不过她又很快调整过来,笑道:“今儿个在晚凤堂,二姐还没过来,我听说了一件事。”说到此处,姜玉娥特意顿了顿,才道:“是三姐的亲事。大伯母说,三姐和周世子的亲事已经定了下来,就在明年冬末开春。我想二姐也许不知道这件事,才特意过来告诉二姐一声。”

“二姐,这就是宫门了。”从后一辆马车上下来的姜玉娥道。

姜梨站在原地,连虚与委蛇都不愿,只客气地道:“五妹有什么事?”

姜梨笑笑。

“二姐,你走得这么快,我都快追不上了。”姜玉娥亲亲热热地开口。

姜景睿不自在地扭了扭脖子,他今日穿得人模人样的,还不能如在府上一般放肆,这对姜景睿来说简直是要了他的老命了。他身边的姜景佑倒是一如既往的很和气,和姜元平父子两个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这二人,姜玉燕是个不吭声的,姜玉娥却对姜梨从来没什么好脸色。一看到姜玉娥,姜梨就晓得对方又在盘算什么。

宫门外也陆陆续续来了一些官家的马车,品级低些的还过来给姜元柏讨好般地打招呼。只是姜家来得本就有些晚了,姜元柏等下还要先见洪孝帝,因此没有在宫门外过多停留,由引领的人直接往里去。

转头一看,却是姜玉娥和姜玉燕姐妹二人。

姜幼瑶本想着,姜梨第一次进宫,定然会手足无措,过分紧张,若是能看见姜梨出丑就再好不过了。谁知道一转头,却见姜梨微微提着裙裾,走得格外悠闲,倒像是宫里是她自家的后花园似的。

只是没想到才走了一小段,身后就有人唤她:“二姐。”

姜幼瑶不由得气闷不已。饶是她第一次进宫,也战战兢兢生怕做错了什么,可姜梨看起来却一点也不怯场。姜幼瑶有心想挑姜梨的错处,可直到快走到了目的地,姜梨也做得万无一失,没出一点纰漏。

姜梨出了晚凤堂门口,就往自己院子里走去。芳菲苑在姜府的角落,和姜幼瑶几人的院子都不在一个方向,自然不必同行。

姜老夫人十分满意,毕竟今日来的小辈里,只有姜梨对宫里最为陌生,她生怕姜梨这头出了差错,眼下看来,姜梨做得挺好,应当是不会有问题。

待姜老夫人一一交代完之后,已经过去了很久,想着还得回去准备,大家就从晚凤堂各自散去。

此刻,玉明殿的大殿里已经来了许多官眷,这些夫人贵女都是燕京三品以上的官家家眷,身份贵重。因着夜宴还未开始,多数都是找相熟的人攀谈着。如这样的宫宴,女儿家都努力打扮着自己,这些女子有及笄的,或是没有及笄的,都愿意在宫宴上留个好模样,因着今日进宫的还有许多官家子爵、青年才俊。北燕风气相对前朝更为开放,年轻男女只要不做逾越之事,互相有情,皆可以通过上门提亲结成秦晋之好。

姜老夫人没多说什么,又对姜梨讲了些进宫的事宜。其实这些姜梨早就晓得,当初她也是作为沈玉容的家眷跟着进过宫的,而姜家作为朝廷命官,规矩反而要轻松许多。

而宫宴这样的地方,来的人大多都是门当户对,这便是一大便利。

杨氏在姜家没有多说话的分量,只一双精明的眼睛滴溜溜转个不停,一会儿瞧瞧姜梨,一会儿瞧瞧季淑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