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爱美(第4/5页)

“好了。”姜梨笑笑:“也不是什么大事,我也只是为了应付校考而已。大约今日是运气好,不知御射两项上有没有这样的好运气。”她与柳絮一边说,一边往姜家的位置走。

夸姜梨弹得好,那她是什么?

姜元柏看见小女儿姜幼瑶满脸失落的模样,心里正不是滋味,就看见自己的大女儿往这边走来,表情就复杂起来。姜梨被放在庵堂八年,无人教她也能出落成这般,这似乎说明了姜梨本身比姜幼瑶还要聪慧,可这样聪慧的女儿就这么被耽误了。

被姜梨比下去,被一个扔在庵堂里早就一无所有的姜梨比下去,这比杀了姜幼瑶还难受。尤其是看到周围人对姜梨琴艺的称赞,就无异于狠狠地打了一巴掌在姜幼瑶脸上。

一方面姜元柏为自己对姜梨多年的不作为感到愧疚,另一方面却又无法忘记八年前姜梨对季淑然犯下的错。虽然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伤害已经造成,用什么办法弥补都会有裂痕,对姜梨来说是这样,对他自己来说也是这样。

失措过后,就是深深的羞耻感。

姜梨忽略了姜元柏复杂的目光,迎上了卢氏热络的笑意。卢氏道:“梨丫头真是好样的,这才进明义堂没几天呢,就又得了魁首。我瞧着,明义堂这么多年来,梨丫头是最厉害的,旁人都没能做到的事,梨丫头你却一下就做到了。”

事实上,姜幼瑶心中的妒忌大于难过,仇恨大于失望。在姜梨开始弹拨《胡笳十八拍》的时候,姜幼瑶就晓得,今日的局面怕是又要被姜梨搅浑了。她看向季淑然,见季淑然也是一脸凝重,心里就隐隐有些失措。

夸奖姜梨,却也是不动声色地又踩了姜幼瑶一脚,说姜梨能做到的事,姜幼瑶却没有做到,姜幼瑶比不上姜梨。

到底是自己如珠如宝捧在掌心里长大的小女儿,从来琴艺一项都是姜幼瑶最擅长的,如今被姜梨比了下去,姜幼瑶必然很难过失望。

姜幼瑶闻言,心中更恨,面色却更加委屈失落,看上去分外可怜。

姜元柏听着周围的同僚夸奖姜梨的声音,一时间心意复杂难明。一方面,无论如何,自己的女儿得了旁人赞赏,总是让他高兴的事。另一方面,看着姜幼瑶委屈的模样,他又有些心疼。

姜元柏清咳两声,又不忍心小女儿心里难过,就道:“幼瑶也不错。”

一开始他忍不住为姜梨揪心,可又隐隐觉得姜梨或许能有自己的办法。那个势利的、看不起商户的千金大小姐如今长大了,变成了和过去迥然不同的人,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她变得比从前聪明多了。

季淑然反而说道:“幼瑶还是年幼了些,不如梨儿精炼,梨儿今日真是让咱们大家大开眼界。”她笑着看向姜梨:“日后幼瑶得多跟梨儿学学才是。”

耳边的谈论从方才到现在,仿佛一下子就天上地下,叶世杰有些愕然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想清楚后又忍不住失笑。

这大度的模样真是让姜梨叹为观止,想着季淑然也真是个能屈能伸的性子。不过让她指点姜幼瑶,且不说她自己愿不愿意,只怕姜幼瑶也不愿。况且姜梨可不觉得,姜幼瑶会觉得自己胜过惊鸿仙子。

“啐,放着好好的首辅千金不做去做琴师?姜二小姐又没毛病。”

面上还是要做得好看的,姜梨就笑着回道:“都是母亲教得好。”

“姜二小姐可真是好运,说不准日后能成为琴师,你瞧绵驹先生的模样,这是起了爱才之心呐。”

姜玉娥在一边看着,内心哂笑。这会儿做上慈下孝,谁知道是不是各怀鬼胎?季淑然会做戏,姜梨也会做戏,姜玉娥心里渐渐开始防备起姜梨。

“那可不?绵驹先生不是说了,能被绵驹先生称为高人的,自然很了不得,姜二小姐出师高人,哪是旁人能比得了的?”

“明日还有御射两项。”姜老夫人道:“梨丫头,你可会?”

“原来姜二小姐是得了高人指点,难怪弹得这般好,我瞧着比方才姜三小姐的还要技高一筹。”

御射两项本是御马和射箭,今年的校考将这两项合并在一起,即是在御马途中射箭,也相当于骑射。这是因为前些年东突入侵,东突人来自草原,擅长骑射术,军中便开始操练骑射,明义堂便也效仿军中,让女子们将御马和射箭放在一起,借骑射术同时考验两项,也算事半功倍。

周围的人俱是谈论起来。

“会一点。”姜梨道。

姜梨见他长吁短叹的模样,心中有些哭笑不得,不过绵驹的话到底是让别人心中解了惑。

姜幼瑶和姜玉娥心中同时“咯噔”一下,看向姜梨,她怎么能连这个都会?

绵驹闻言,先是有些着急,随即想到了什么,又长叹口气,道:“罢了罢了,这些高人大都不愿意透露自己的行踪,一生如风般自由,又怎会为俗世所累?”又看着姜梨,颇有些羡慕地道:“你这小姑娘倒很有造化,小小年纪能得这样的高人指点,这辈子受用不尽了。我怎么就没这样的造化,唉!”

难道青城山里还有一个明义堂,连御射都一并教了吗?

姜梨为难地看了他一眼,含含糊糊地道:“学生也不知道……”

姜元柏也很诧异,问:“你从哪里习得?”

绵驹差点按捺不住就要扑上前来,一迭声地追问:“你那师父叫甚么名字,家住在哪,去往何地了,怎么样才能找到他?”

“庵堂里曾经有香客捐过马匹,我喂马的时候好奇,爬上去偷偷骑过,那马性情温顺,并不难驾驭。”姜梨道:“至于箭术,我和桐儿曾经在树林里拿树枝做了弓箭,打鸟来吃填饱肚子。”

呵,果然是有高人指点!

桐儿心里有些疑惑,她怎么不晓得这些事?不过还是点了点头附和姜梨的说法,一本正经地跟着主子面不改色地扯谎。

姜梨一瞧绵驹熠熠发光的眼睛,就晓得绵驹心里在想什么,干脆顺水推舟道:“家师已经远游……”

这话听在姜老夫人和姜元柏耳中又是一番滋味,喂马、打鸟、填饱肚子,不晓得的还以为是生活在乡下的贫苦人家,哪里想得到是首辅家的小姐?不晓得姜梨过去的日子有多苦。

绵驹的一句话让众人回过神,确实,姜梨这一手琴艺众人都瞧见了,那指法熟悉,可不像是第一次摸琴的人,看她的模样,只怕已经学了许多年。可那寺庙庵堂里又没有琴师,莫不是哪里来的高人,隐藏于俗世之外?

姜元柏是个耳根子软心也软的人,尤其是在自己的家人面前,当即就对自己当初的做法后悔极了。

首辅家的千金被叫做“小丫头”,实在有些唐突,不过这人是洪孝帝最喜欢的宫廷乐师,姜元柏也得卖他一个面子,倒也不会有人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