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于二公子的天使投资(一)(5k5,求月票)(第3/3页)

在东南起事之后,于二公子也是浙江起义的首功,虽然他只是挂名打了酱油。

关键这位于二公子虽然打仗能力不行,做官本身也不行,但是投资是真的敢投啊!

在苏泽东南起事之后,于二公子立刻捐赠出全部家产资助东南新军。

于公于私,苏泽自然也没有亏待这位老朋友。

不过这位于二公子在军中呆过,也知道自己不是做官的料,要不然他和苏泽关系那么近,怎么也没看出来苏泽要造反?

有自知之明,也是于二公子的一个优点。

打仗是不可能打仗的,做官也是做不了的,没这个能力知道吧。

所以尽管苏泽挽留,也要给于二公子挂一个元勋的职位,将他和胡宗宪之前那样挂起来。

但是于宗远依然坚决要辞职,苏泽也只能答应他。

这更加让于二公子有了高风亮节的名声。

于宗远辞职之后,就来到了杭州城定居。

他早年投资东南的钱,都被苏泽加倍返还了给他。

于宗远也知道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子,可是手上这么一大笔钱,总有人找上门来。

于二公子干回了老本行—天使投资人。

也不知道是天生的运气好,还是于二公子真的有投资眼光。

他首先在杭州投资了一家捕鲸公司,紧接着就是肥皂行业和鲸油行业的爆发增长。

肥皂这种日用品需求是很大的,目前能够提供大量脂肪制造肥皂的只有鲸鱼了。

鲸油灯走进了千家万户,每日都是要烧鲸油的,这也是细水长流的买卖。

最后东南工坊开始使用钢铁齿轮之后,工匠们又发现了鲸油的润滑作用,这又让捕鲸公司大大赚了一笔钱。

于二公子大赚一笔,分红拿的手软,有了钱,他反而又发愁了。

原因是苏州府袁文才保险卷款跑路的案子。

因为这个案子,东南都督府加强了对金融的管制。

而对于东南已经出现的金融过热苗头,苏泽也亲自撰文批判“金融过热”。

杭州最大的玩钱的,不就是自己吗?

于宗远现在也已经三十多岁了,不再是以前那个铁憨憨了。

他想到了戏文中很多开国功臣的下场,又想到了自己的大量财富,产生了“狡兔死走狗烹”的危机感。

今天于宗远刚刚看完了一出有关刘邦的新戏,将的就是萧何为了让汉高祖刘邦放心,故意自污败坏自己名声的故事。

于二公子福至心灵,想到了亏钱自污的办法!

于二公子刚刚回到家,就有找投资的人登门拜访。

来人是胡公公手底下的一名叫做林安的实验助手。

林安也是当年在南平的时候,于二公子送到胡公公麾下的。

胡公公在实验室制造火柴成功之后,颇具有生意头脑的林安,就以技术入股分红的建议,请求胡公公将火柴制造技术教给他。

拿到了技术之后,林安就找到了于二公子,他惴惴不安的带着一份计划,准备向于二公子解释火柴将是多么赚钱的产业。

可等到林安拜见了于宗远之后,讲了半天,从没有下厨升火的于宗远,根本意识不到火柴的便利性。

于宗远看着林安说道:“你这个火柴厂,投资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