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龙虎山张家(第2/2页)

这么说,熊五负责僧道司,好像还是挺合理的了。

熊况将几次和龙虎山接触的经过讲了一遍,又说了龙虎山的情况。

“其他事情都好办,就是这个改龙虎山为丛林观,取消张家世袭掌教身份,在龙虎山上的阻力很大。也因为这个事情没能谈拢,我第五团一直没有上山。”

熊五冷笑说道:“大都督颁布敕令,各宗各派都坚决执行,就龙虎山张家要负隅顽抗吗?”

“你也是,这张家是会雷法还是会符箓?你怎么不攻上山?”

熊况干笑着说道:“师父你说笑了,张家真的会雷法符箓,也不会窝在这龙虎山上了,只是天师府名望不小,在本地很有影响力,贸然攻打我怕给大都督惹上非议。”

熊五说道:“非议?大都督颁布敕令,龙虎山张家不遵敕令,有什么非议?”

“你别看龙虎山的名头大,越是这种越是骨头软。”

“前阵子我刚刚平了一个罗教分坛,那个家伙在山中聚众千人,号称罗祖转世,我带着一百多人上山不就把他抓了,一开始还用罗教妖法诅咒我,后来被斩首的时候还不是尿了裤子。”

一直在安静倾听的达观说道:“主司大人,还是让贫僧上龙虎山一趟,若是龙虎山能乖乖遵从大都督敕令,也算是对天下道门有一个表率。”

熊况看着达观的光头,忍不住想到,你一个和尚上龙虎山劝说?

达观合十说道:“贫僧也读过一些正一道的典籍。”

熊况想了想,对达观说道:

“那就有劳达观师傅上山了。”

熊五对着达观说道:“你且上去试试,若是不成也保全性命,我这主司的位置可等着让给你了,我可不想继续做僧道司的活儿了!”

第二天,达观拄着一根竹仗,从龙虎山下开始登山,很快就被龙虎山的守山弟子发现,被押送到了天师府中。

亮明身份之后,达观先是宣读了东南大都督府的敕令,然后开始和天师府的众人切磋正一道的经义。

没想到达观这个二十岁的禅宗子弟,竟然对正一道的经义如此了解。

他不仅仅对《道德经》和《老子想尔注》,对正一道的诸多典籍也非常了解。

龙虎山弟子纷纷落下阵来,达观辩经之后,对着当代天师张永绪说道:

“贫僧在南京僧道司的时候,苏大都督曾经和贫僧说过一件事。”

这位张天师抬起浑浊的眼睛看着达观,达观说道:

“此事事关重大,还请张天师找个私密的地方说。”

张永绪连忙带着达观来到了一间静室,他一改刚才病重的样子问道:

“不知道达观师傅有什么要事。”

达观也佩服这位张天师装病的演技。

达观淡淡的说道:“辩经这种事情,不过是走走过场,经义辩论的再好,也无法改变别人心里的想法。”

张天师对这个年轻的和尚又高看了一眼。

现在已经不是汉唐时代了,那种高僧大德,道家高人一段辩经,就能让人诚心拜服的年代了。

各门各派的经义发展到今天,早就已经非常完备了。

一个宗派内部,一个观点的不用解释,都能分出好多个流派。

无论是佛门还是道门,其实对经义的发展都已经到了瓶颈,根本辩论不出什么新东西来。

达观能辩经胜利,是因为他才思敏捷,又结合了一些诡辩的技巧。

其中的漏洞不小,只不过因为是现场辩经,所以龙虎山弟子才没能反应过来。

达观辩经胜利,却没有因为这个沾沾自喜,张天师感慨东南果然人才辈出。

达观说道:“不过大都督让我给您带一句话。”

“什么?”

“我东南有真经。”

“什么?”

这句话没头没脑的,张天师疑惑的看着达观。

达观淡淡的说道:“我东南有更早的《道德经》,比初代张天师所注的《道德经》更早的版本,埋在地下汉初版本的真经。”

“什么!”

这下子张天师彻底失态了!他不再是刚才那副病殃殃的样子,而是一把跳起来抓住达观。

达观闭着眼睛,按照苏泽的吩咐,背诵了两句。

张天师一屁股坐在地上,喃喃说道:“怎么可能!”

也不怪张天师失态。

正一道的宗教核心,就是初代天师张道陵认为的,“道者,天下万物之本也。”

其主要思想,就是把“道”人格化为“太上老君”,强调道教是至高无上的神圣的真教,不容任何人冒犯,把“道”人格化和神格化,使带有神学色彩的“道”成为主宰人世的至上尊神。

用“道”、“一”、“老子”三位一体的神学“道论”体系来完善原始道教思想。

这也让天师道比起其他宗派,具有更强的组织力。

张道陵作《老子想尔注》来评点《道德经》,确定了早期天师道的理论框架。

这一切的基础,就是《道德经》。

可是张道陵的《道德经》,是汉代整理的,而汉代经过了秦末战乱,很多典籍都失传了。

比如儒家的典籍,在汉代就分裂为古文派和今文派。

张道陵的神学框架,老子的地位又非常崇高!

也就是说,老子的《道德经》,算是正一道的根基。

如今苏泽号称手里有真经,这等于推翻了正一道所有理论框架,彻底否定了张道陵的《老子想尔注》

若是真有埋藏于地下,和当今版本不同的道德经出土,那正一道的根本就会被摧毁!

达观说道:“真经还在地下。”

张天师吸了一口气说道:“我愿意归顺东南,遵从大都督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