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老子”李耳(第2/2页)

但是到头来,竟都是“功败垂成”了。

这真的只是巧合吗?

李然一时垭口,而后又听李耳是继续言道:

“天道有常,时代迁延,君权旁落本就在所难免,又岂是人力能为?此为何种道理?只因贤君犹如昙花,而昏者众如草芥!”

“我朝周公,创立道纪,其本意虽是有代君调和诸侯之职。但这天下纷扰,又何时平静过?想当初,我朝初创之时,分封天下诸侯七十有一,其余小众之邦更是多达上百。而如今却又剩下几许?然儿,你觉得是何原因,以至于如此的局面?”

“天下诸侯,大者占尽天时地利,故而越来越强。继而吞并那些小者,天子羸弱,无力阻止,故而一发不可收拾,以致今日之乱局。”

“呵呵,吾儿所言,不过都是些表象。虽是不错,但不尽然啊。”

李然对此倒是不以为然:

“天下安定,全系于礼乐。礼乐不崩,天下便乱不起来。如今天下大乱,放眼望之,皆为礼坏乐崩之祸!崔杼弑君,季氏摄鲁,华向叛宋,单氏取周,此间种种,难道不正是君臣失序,以至朝纲失统?此间种种,又何谓乱之表象呢?”

李耳闻言,只微微一笑,却依旧是漫不经心的说道:

“呵呵,君臣之间又哪有什么定数呢?臣子有德,便可摄无道之君,这不也是天道常理?我周人以偏鄙之师而败纣王以匡正天下,难道也是为祸乱?厉王止谤,路人以目,因其无德而致国人暴动,周召二公代摄君事,立共伯和,而安靖四海!此不亦为专权之君无德而有德之臣代摄之事?又何来的为祸之论?”

“今日言之凿凿,视其僭越之举为无德,却不识此间造化之游戏,不宜愚乎?”

“吾儿既是通于古事,却又何必如此顽固不化,不识天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