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旦夕祸福,沉痛的代价(第2/3页)

“多谢司空,多谢司空!”斥候得到了确定的答案,心里悬着的巨石终于可以落地了,对并州的弟兄,自己总算有个交代了。

吩咐完这一切,曹操双手负背黑着脸离开了城头之上。

“司空……”郭嘉想挡住曹操的去路,却被曹操直接无视了。

如果,连郭嘉的话他都听不进去,其他人更是没有开口的必要了。

望着曹操坚定的步伐,郭嘉只能长叹了一口气。

“被林墨算计了……”过了许久,走马道上除了值守的军士,只剩下的郭嘉和荀攸了,后者似乎终于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一脸的懊恼。

“往萧关、小沛增兵,本就是为了迷惑我们,精锐确实在北国,这一点倒没错,问题出在张燕的身上。”郭嘉也低沉的回应了一句。

在大战前夕,林墨在萧关和小沛故布疑阵,但他们都坚信这是为了更好的拿下幽州而已,毕竟张燕盘踞太行山,吕军是不可能翻越太行山去进攻并州,所以才会放心大胆的建议曹操抽调并州两万军走。

没曾想,张燕会在这种关键时候忽然反戈,事到如今,没人再关心林墨到底是怎么做到神不知鬼不觉的把黑山贼给瓦解的,只是清醒的意识到,自己中了林墨的计,他从头到尾目标就是并州啊。

所谓的增兵,不过就是为了把并州的兵马调走两万而已,自诩谋略过人的颍川二人组,竟然都没能察觉他的心思。

不管愿意不愿意承认,夏侯惇的死,二人都是要负上一定责任的。

大概是完全的洞悉了林墨的计划,两人的脸色更难看了。

至于幽州,再没有任何的想法,不管是张燕还是并州的夏侯惇,本来就是袁熙最后的救命稻草,如今齐齐倒下,如何还能有信心抗衡吕布啊。

原本以为荆襄兵不血刃的到手,同时增兵十数万,只要困龙升天局能暂时的稳住北国局面,那么适当时机北上,是可以给吕林翁婿致命一击的。

谁曾想,荆州刚到手,并州又出了这种状况,当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一直以为林墨善于心术算计,尤其是两军对垒之际,他总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想不到战略大局的把控,也是如火纯青,真乃旷世之才。”郭嘉仰头望天,叹声感慨。

兴许,这一刻,他有一种既生墨何生嘉的苦涩吧。

大概是年龄上来了,荀攸倒是要沉稳许多,只是皱着眉头沉声道:“依着林墨的用兵习惯,他既然把手伸到了并州,那么就一定还有应对援军之策,我们……再去找一趟司空吧。”

郭嘉瞳孔骤然一聚,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林墨敢于忽然调转方向对并州下手,那么就会算计好后面一系列可能发生的事情,这就是他林允文。

郭嘉相信,如果曹操真的决心率军北上,尤其是急行军状态,那必然还要吃一个大亏。

两人赶忙下了城关,来到襄阳将军府的时候,却直接被人拒之门外了,说是曹操不见客,任何人都不见。

二人皆是有了一种不详的预感,已经折了个夏侯惇了,不能再败了。

好巧不巧,夏侯渊也准备去找曹操,当然也是被拒之门外了。

可是,这些人能挡得住郭嘉和荀攸,却挡不住一心为夏侯惇报仇的夏侯渊,直接就把他们给推开了。

“我去过军营里,里面兵马纹丝不动我就知道有问题,你二人是何居心,司空早已下令,你二人却置若罔闻,不去军营调动兵马,莫非要违抗军令吗?”

进入内院后,看到像门神一样站在曹操寝房门外的典韦和许褚,夏侯渊上前就是吹胡子瞪眼的厉声质问。

要是搁以往,这哥俩的火爆脾气,那也是一点就着的,管你什么军职,直接就开怼了。

但是今天,他们两人都默契的露出一抹苦涩的笑,“妙才,非是我等不动,司空不赐我等虎符,如何调遣骑兵出营啊。”

“什么?”

夏侯渊闻言很是诧异,蹙眉道:“司空人呢?”

二人朝着里屋看了一眼,夏侯渊便会意的推门而入。

屋内,曹操跪坐在台案旁,背对着夏侯渊,他的面前摆着两盏酒杯,可自始至终都没有拿起酒杯。

夏侯渊当然也是很急的,可面对曹操还不至于敢放肆,他直接单膝跪下,哽咽道:“大兄,各部都准备好了,为何不赐虎符,难道元让的仇你不打算报了吗?”

曹操甚至都没有回头看他一眼,大概已经清楚的知道夏侯渊一定是会来质问的吧。

他没有解释一句,只是拿起酒杯在对面空荡荡的坐席上的酒杯上砰了一下,随后一饮而尽。

“大兄,你这么做就不怕寒了弟兄们的心吗?”夏侯渊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曹操为什么能对夏侯惇的死无动于衷。

明明在城关走马道上他还暴跳如雷要带领大军北上,可是这一刻,他却陌生的像是一个不认识的人。

终于,曹操站起身来,他走上前把夏侯渊搀扶起来,二者对视的时候,夏侯渊才发现不知何时曹操已经泪眼婆娑了。

“兄弟勿怪,不是我不想为元让报仇,而是我现在还办不到。”曹操的话充满了无奈。

可夏侯渊却不明白,他摇头道:“如今荆襄各郡驻扎兵马汇聚有近二十万人,抽调五万人如何不成?”

曹操长叹了一口气,转过身去重新跪坐下,苦涩道:“妙才,你知道吗,那些并不是我们的兵马?”

“什么?”

夏侯渊一脸惊愕,“大兄的意思是,蔡瑁带领的荆州军是诈降?”

“却也不是。”

曹操自顾自的斟着酒,解释道:“蔡瑁之所以会甘愿投效我,只是因为眼下大局而言还是选择站在我这边对蔡家最为有利。

可一旦他知道了元让战死,并州易主,立刻就会生出反叛之心,若是此时我率军离开,再想回襄阳可就进不来了。”

夏侯渊不语,他在细思着曹操话里的玄机。

可曹操却不管他是否明白,继续说道:“妙才,虽然我们入主了荆襄,可时下人心不稳、世家不附,我需要时间,只有把荆州彻底吸纳为我们的力量,到了那个时候,才有机会为元让报仇。”

这么一说,夏侯渊反而清晰了不少。

从前在许昌的时候,光听蔡家如何权倾荆襄,可这次进来见到他,并没有觉得他有多耀武扬威,更多的时候甚至都挺谦厚的。

那是因为己方实力雄厚,正如曹操所言,铺开天下的局势,也只有曹家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但,那是在此之前了。

如今夏侯惇一死,如果己方兵马离开了襄阳城北上,蔡瑁说不定就真的会亮出他的爪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