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第2/3页)

模拟练习和真实上机的感受差别很明显,这一点对于驾驶员和侦查员都一样,行动带来的后坐力、机体与地面的摩擦力、俯冲后仰带来的惯性力……都是模拟中所体会不到。

高等级的机甲装有平衡装置,可以保证在行动过程中驾驶舱不受影响,减少冲击带来的影响,但不是他们现在可以得到的体验。

好在练习过后熟能生巧,大家都在尽力控制这台大东西,亚瑟模拟课上学到的技巧也应用的很快,不多时就能在空中和平地行动自如了。

C级机甲所配备的武器比较单一,等离子肩炮使用次数少、待机时间长、杀伤力较大不适合在这场追逐战中应用,所以能使用的就只有手臂上的腕枪。

沈嚣让亚瑟充盈好腕枪的能量,开始搜寻飞星的位置。

黑色图景之中,代表机甲能量的金红色和代表飞星的金色体量差别巨大,很好区分,沈嚣在一群金色中锁定到同编号的飞星,直线距离五百米,位置偏高,周围有三个同样等待被击破的飞星,另外三台机甲正在靠近。

“从外围绕过去,先靠近它。”

“收到。”

沈嚣传送的坐标会在亚瑟面前的屏幕上标注出来,两人目前所看到的是同一画面的不同状态,但场域范围扩大后,沈嚣的三维坐标系可以延伸至现实画面观测不到的区域。

亚瑟绕过前方正在追逐的两台机甲,闪现到后方突袭飞星。

腕枪射出的镭射光在机甲的承伤范围内,除了一些较为脆弱的连接部分,机甲不小心将镭射光误伤不会受到伤害,但这不代表驾驶员就能随意发动攻击。

飞星前后有两只观测眼,看到12号机向自己接近后,倏地冲向中间地带。

数十台机甲移动的轨迹、暗红色的激光、毫无规律移动的飞星在屏幕上编织出凌乱的大网,里面的人出不来,外面的进不去,亚瑟原本锁定的目标也在来回闪过的光影下消失不见。

沈嚣没有跟丢目标,将新的坐标发送给亚瑟,亚瑟闪现到飞星身后,差点和另一台高速移动的机甲撞上,节奏断了一秒,也就是这一秒又给了飞星逃脱的机会。

之后接二连三又折腾了几个回合,亚瑟对机甲的控制越来越熟悉,却没有对飞星造成实质性的威胁。

经过观察,沈嚣发现飞星每次移动过后会停留两秒,他重新在一群移动物后方锁定到了它的位置,但这一次没有直接闪现过去,而是给亚瑟发送了两个坐标,一个是飞星坐标,一个是射击坐标,他想试试远程攻击能不能击中飞星。

亚瑟收到,操作机甲下降到坐标高度,抬手迅速射出激光,却在半道被另一道激光射中,两道红线同时在空中抵消。

对方是17号机,驾驶员和亚瑟认识,互相看不见的两人都一丝尴尬,这也是这场追逐战中避免不了的巧合,不止发生在他们身上。

而且这些飞星精得很,会特意找其他机甲作掩护,所以整场练习时间过去半小时,没有一个小队完成任务。

“你们的联络信号呢。”方菏看不下去,站在山顶上喊了一句。

联络信号是通讯员之间传递消息的信号,利用meteor将有用的信息转化为信号发送,再由三维坐标网自动接收,使得所有侦查员可以共享信息。

因为训练刚开始不久,大家还没有习惯这种快节奏,所以下意识忽略了信号交流。

而且这项功能实现起来有很耗费精神力,对于信息预测的准确性要求也很高,万一发送给他人的信息出错,很可能造成反效果。

所以方菏虽然给出了通关的提示,但要真运用起来不是件易事。

飞星的停留时间只有两秒,一旦超过,位置就会发生改变,侦查员又要重新锁定位置,不过好在飞星的移动轨迹较为单一,只能进行直线移动,如果能把它逼近死角,就能先一步预知它的移动方向,之后再进行射击,大概率就不会落空。

但场地这么大,要怎么制造出死角?

所有的侦查员都在思考这个问题,而且这不是合作赛,大家的目标都不一样,信号给多了反而会增加彼此的工作量,很难从这中间找到平衡。

思索间,一颗飞星落到了十二号机甲身后,沈嚣探查到飞星的编号是十七,正好是和亚瑟认识的驾驶员。

死角不一定是把地方堵死,只要是飞星观察不到的地方就都是死角,沈嚣突然反应过来,在坐标网中给十七号发消息。

十七号侦查员接收到信息后,迅速做出回应,机身转向,腕炮对准了十二号所在的位置諵砜。

就是现在,沈嚣说道:“跳跃。”

亚瑟拉动操杆,黑色机甲迅速上移,露出躲在他们身后的十七号飞星。

镭射光速度极快,途中没有任何干扰打断,直直射向飞星,但已经做好闪现准备的飞星,在将要被击中的瞬间,消失在了十七号的屏幕之中。

它又跑了!

虽然失败了,但这毫无疑问是十七号机离成功最近的一次。

飞星会寻找“障碍物”进行躲避,那“障碍物”也可以给他们设陷阱,不过真正要让它们中招还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信号发出要迅速及时,二是要看运气,确保射击途中不被其他因素打断。

沈嚣将建议分享出去,大家思索这一方法的可行性。

如果发出的是指向性信号,那每个人坐标系中的信息就被会被无关信息干扰,可它并没有解决冲撞的问题,万一在躲避途中,与其他机甲撞上怎么办。

但就在这个空档,有一个运气好的小队竟然一次通过,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

很快,大家也加入到了实践的队伍中,沈嚣和亚瑟在人群和射线中不断穿梭,随着发出的信号越来越多,又衍生了新的问题。

同一台机甲既可以充当接受方,也可以是发出方,当A发出信号后,紧接着又收到了B发来的信号,那他该以哪个为准?

“接收优先。”624侦查员给出选择。

也就是说当A接受到B信号后,先不要管自己发给C的信号,把自己的飞星解决了,才有更多的时间去帮别人拦截,而C在接收到信号后,肯定会注意到A在架枪,可以及时放弃这一次机会,等待下一次锁定,也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移动。

沈嚣在给二十一号侦查员发出信号后,收到了三号发来的信号,当即让亚瑟转身朝坐标点射击,三号闪身避让,顺利帮他们解决飞星。

通过考核的人越多,场上的飞星也就越少,拦截它们也就更容易了。

方菏站在山上观察学员们的操作,等所有飞星被击落后,驱动外骨骼回到队伍前方,说道:“解题过程有讨巧的因素在里面,我不否认你们的通关思路,但一些小组的操作尚未达到要求,2、3、10、11、12、17、18、20、24八个小组结束训练,剩下的小组继续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