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初度梅雨季节

“哦,你说金不换啊?有倒是有,但是好贵的。”伙计跟他熟了,就告诉了他:“那是一两银子一两药。”

果然是金不换,这么贵。

古羽也噎了一下:“哦,我就是问一问。”

好贵呀!

但是好想要。

“而且我们药铺里的也不是好的金不换,最好的金不换,是官府里的,专供给军中的才是最好的云贵地道金不换。”伙计道:“咱们这儿,又没有军中驻扎,根本没人用。少有的一点儿,也是搭配好了药粉,自己用的,能用多少啊?”

止血粉就是止血的,他们店里还有生肌膏,活血散等等红伤药类,不止它这一个。

古羽听了之后,想了半天,才点了几味药材,这卖草药的钱,花出去一半还多,但是他看到药材都不错,就没心疼钱。

只是出了百草堂,去了书铺,在那里看到了朝廷最新的邸报。

“这次可有大事情发生了。”书铺掌柜的乐颠颠告诉古羽:“最新的消息,要不要一份回去?自己抄的话,只需要二十文,如果要买别人抄现成的,那得三十文。”

古羽将朝廷的邸报当报纸来看的,而且还能了解朝廷的一些政令和风向,起码不要做个井底之蛙。

“二十五文,不然我就选择自己抄,或者去衙门借阅。”古羽跟他讲价:“衙门收费肯定比你们低。”

掌柜的讪讪一笑:“那也得有认识的人啊?不然平白无故的,衙门怎么可能让人看邸报?”

“读书的学子就有资格看邸报。”古羽可是了解过的,这书铺的邸报,其实可以放开了抄,衙门的嘛,就得是学子才有资格了。

而且也得衙门里有认识的人。

“这……那就二十五文,你出去可别乱说呀!”掌柜的觉得古羽早晚要有个身份的,学子就很合适,万一到时候,他把人得罪了,在学子中间,给他说上两句坏话,名声可就完了。

做文房四宝生意的人,是最注意名声的了。

毕竟这是跟文学挨边儿的行业,自我感觉都高人一等。

这名声可千万不能坏了啊!

“那行,我抄两期的,合在一起五十文。”古羽倒是会办事儿,他直接定了两份。

书铺掌柜的只好让他去抄写。

邸报不多,但都是朝中大事。

比如,灾民的安置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了,这会儿该种地的都种上了,尤其是南方,野菜都下来了,靠着野菜野物也能果腹。

其次是此次闹灾,罪魁祸首是个王爷,是属于北边的一个郡王,王爵不高可挺能折腾,把自己的封地折腾的民不聊生,皇帝派遣自己的嫡长子,也就是太子殿下亲自去处理了这个家伙。

没别的,直接剥夺郡王爵位,妻儿老小全下了大狱。

倒是他的世子不见了,是带人跑掉了,不过已经发了海捕文书,全天下通缉这位前郡王世子。

古羽看了一下,这个郡王其实不是贪婪成性,是想要造反。

本朝的封地很有意思,都是封在边塞,比如说这位郡王,他的封地就在边塞不说,当地有戍边的军队,他呢,是郡王爵位,按照本朝的规矩,有封地的,可以有一座郡王府,不超过千顷的田地免税,其他的家产就随便置办了,但是要交税!

其次是可以有三千府军,干什么呢?

保证郡王府的安全呐!

但是这三千府军要郡王府自己负责开支了。

弄成什么样儿,就是什么样儿,没钱你就不够三千都没事儿,反正到时候有危险了,也是郡王府吃亏。

有钱的话,就搞成三千重骑兵,都没人过问,但是不能超过三千,哪怕满员三千都可以,但是多出来一个,都不行!

封地上的税收,郡王府可以抽一成,作为朝廷给郡王府的开销。

不计算在郡王府所有人的俸禄之内。

这位可倒好,弄了一万人的府军,还都是骑兵,重甲骑兵的那种。

另外,遇到战事,他不派人去帮忙也就算了,还想拦截下朝廷发给驻守边关将士们的粮草和武器。

就算不是跟敌人里应外合,这样做也太过分了。

当地驻军也不是面团儿,任由他搓圆捏扁,好像是驻守边关的大将,直接派了自己的亲卫上去,把粮草和武器都运了回来。

等到打过了前来入侵的敌人,回头就找郡王府算账,这一算账不要紧,发现郡王府不太正常,就赶紧向朝廷汇报了。

当时正好赶上了灾民潮暴起,朝廷不得不重视。

派了储君出面来主持大局,这才有了现在安置难民的事情。

不过这些难民的安置也是个问题,听说太子殿下已经从西北来了江南,一路上带着灾民们一起行动,连年都是在路上过的,堂堂一国储君,太子殿下,已经非常不错了,这灾民安置好了,大家都说太子殿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当今皇帝的身体不是很好,只有这么两个儿子,古羽心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看这“二龙争珠”,最后花落谁家吧。

太子殿下是嫡长子名正言顺,可二皇子也有贵妃一脉扶持。

古羽对此并不感兴趣,皇帝啊,太子啊,东宫的离他太远了。

眼下他要琢磨的是本府甚至是本县,有什么政策,是个什么形式?

然后他发现,没什么政策,也没什么形势变化,本县就是积极春耕,然后等待夏收,夏收过了还要种小麦,然后等待收获……还真是看老天爷的脸色吃饭。

倒是本地的书院,有了招生的意思。

古羽看的就仔细了一些,原来本地有一个长河书院,招收学子三十人,要经过考试才能进入书院读书。

并且书院提供科举的一系列流程,有才华的人可以试一试,并非只限于书院里的学子,有些大户人家的少爷公子们,都是有请先生单独教学的,等于是私人家教。

但是要考科举的话,还是需要到书院走个流程,考个试。

凡是书院这一关考过了,就是童生。

就可以去衙门报名,准备考秀才啦!

古羽一看这个不错啊!

赶紧记下来,这个很重要呢。

他抄写了半天才抄完朝廷的邸报,随便吃了点东西,就赶着小驴车回来了。

随后就是梅雨季节,天气不见晴,阴云绵绵,雨丝悱恻,那种潮湿的感觉。

古羽整日在家闭门不出,实在是太不想出门了。

而且因为梅雨季节的关系,这新来的其他四家也不太适应,大家都蔫蔫的,真的跟要发霉了一样。

古羽还好一些,他给自己这屋里弄了一些生石灰吸潮。

并且早早的就准备好了药材,给自己弄了两盒子的爽身粉,这东西其实很好弄,爽身粉的主要成分是滑石粉。滑石粉润滑、有覆盖能力,能黏附于皮肤上,吸收皮肤水分。滑石粉要不含石棉、不含沙粒、不含碱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