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毒计(第4/4页)

丁小洪点起了一盏灯笼。

红彤彤的灯笼,在黑夜里显得尤为刺眼。

“什么人?!”

很快,明军水师就派出了几艘船只前来查看。

“你们是何人,竟敢闯到水寨来?放下刀枪,不要动弹,否则弩箭可不长眼睛!”

丁小洪高高地举着灯笼,朗声喝道:

“兵仗局试飞员丁小洪,有重要军情,求见国师!”

闻言,明军水师的船上顿时有了刹那骚动。

“试飞员?”

他们都是见过这几日经常在大营里起降的热气球的,晓得这些操作热气球的试飞员,挺得国师姜星火的看重,见这些人都放了手里的刀,便警惕地持着刀盾、架着弓弩,跳荡了过来。

“走,随我去禀报上官。”

在层层禀报,等水师都督、平江伯陈瑄确认了以后,丁小洪很快就见到了姜星火。

在明军大营一座营垒的帐篷门外,姜星火静静地伫立着,眺望着身处其中的、灯火璀璨的明军大营。

在姜星火身后,还站着十余名穿戴着铠甲,腰挎刀剑的军校生作为侍卫,而其中的朱勇,显得尤为别扭。

丁小洪来的实际并不巧妙,因为姜星火并不是在迎接他,而是迎接来自南京的五军都督府巡查官员。

或者说,军事观察团。

气氛有些剑拔弩张,丁小洪被人带着进来,此时也不敢吭声,看着姜星火在跟一位看起来就品级不低的老将对峙着。

“成国公,你是国朝名将,姜某不是在教你怎么打仗,而是火器确实在改变战争的模式。”

姜星火心平气和地说道。

而在他身边,二皇子朱高煦却显得有些左右为难。

朱高煦飞扬跋扈不假,勇冠三军立下汗马功劳也不假,可是在这位靖难国公面前,却是没资格摆谱的。

原来,这五军都督府的巡查官员也非是旁人,竟是成国公朱能亲自带队。

朱棣自然不会主动做出这种给姜星火拆台的事情,事实上,正是因为攻讦平江伯陈瑄这个南军降将进展缓慢的人太多,朱棣才派出朱能来前线做个样子,其实是帮助姜星火和陈瑄。

可谁都没想到,朱能却有自己的想法。

显然,之前姜星火在朱棣面前,不推荐朱能这个最有资格、能力、威望的人作为征伐安南的主帅,让这位成国公的心里,有了一些芥蒂。

这是难免的,虽然当时姜星火关于朱能有可能水土不服在半路病逝的消息,被知情的朱棣、姚广孝严格保密了,朱棣探望的时候,也只是问身体舒不舒服。

可这就相当于,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啊!

对于一个武将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侮辱。

若是身体不行,拿不起刀枪,骑不了战马,还怎么打仗,怎么立功?

人人都说不许英雄见白头,说的不就是名将迟暮的样子吗?

朱能作为眼下大明军界事实上的第一人,而且正当壮年,身强力壮之时,又怎么能允许别人这样看待自己呢?

所以,理所当然地,朱能对姜星火也就有了一些看法,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而正值青春期的朱勇的态度改变,变得愈发认同姜星火,而非他这个父亲的军事理念,更让他接受不了。

成国公朱能转过身来,望着那名侍卫,也就是自家儿子朱勇,淡漠说道:“国师说的事情,本国公其实并不在意,都是手段而已,未来战争怎么打,这是日后的事情,自然有后人评说。”

显然,刚才热衷于新式火器的朱勇或许是跟他说了些什么。

“只是前线进展缓慢,总得有个说法,不能无休止的拖延下去……朝廷这么多的资源支持着江南平叛,得平出一个效果来,征伐安南还等着呢。”

朱能最后看向姜星火说道。

“要本国公说,自然是得重兵决战,以堂堂正正之阵破之,国师没打过仗,还是不要置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