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猫腻(第2/2页)

伙计有些摸不着头脑,但还是照办了。

“老姚,我算是仁至义尽了,别怪我……钱虽好,可权比钱香多了。”

半晌后。

“百户。”

赵海川拎着食盒走了进来,抬了抬下颌,示意姜星火离开的方向。

“用派兄弟盯着吗?”

他只晓得对方是锦衣卫系统的人,还以为是派来做核查的。

曹松吓了一跳,严肃道:“没我命令,所有人不许跟踪!”

赵海川一怔,没想到对方的级别这么高,复又问道:“那姚县令那条线,就这么断了?咱兄弟们可都指着那头的钱过日子呢。”

“断了!”

曹松一咬牙:“咱本来就没掺和那趟浑水,里面水太深,八成涉及到了京里的勋贵,咱不过是收个封口费,犯不着把自己搭进去。”

赵海川点了点头,做伙计打扮,提着食盒向县衙走去。

……

转过几条巷子,确定了身后无人跟踪,姜星火与王斌汇合了另外几名护卫。

姜星火用折扇挡着口型,低语道。

“本地的锦衣卫有猫腻。”

王斌轻声问道:“国师发现了什么?”

“对本地官员的情报结论避重就轻,而且粮价和粮食成交量,跟咱们从乡村一路走来看到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或者说,数据编的太完美了。”

姜星火将今天的发现告诉了对方。

王斌脸色变化了几次,沉声道:“国师大人此前的乡间之行,到底是不虚的,可若真是如此,锦衣卫恐怕不可靠了。”

“乡野调查当然是有必要的,如果没有去乡间村落实际了解情况,自然不可能知道现在民间的粮食情况。”

“至于锦衣卫,不见得完全不可靠,但也得防着点用。”

姜星火摇了摇头:“具体什么情况我也说不好,但我总觉得,背后牵扯的东西很多,而且不仅仅是锦衣卫内部,常州府离南京这么近,应该涉及到了京城……”

王斌微微颔首,表示认同,南直隶的这些事,都能从庙堂的诸公身上找到影子,或明或暗的问题。

“慧空那边的情报呢?我们现在人手恐怕不足,属下非常担心国师大人的安危。”

姜星火收起折扇,看着远处四通八达的穿城河流,摇头道。

“无须担心,慧空他们走的水路,现在在常州府城的一处寺庙里,已经带了些精干人手过来等候,待会儿我们去寻他……现在先去调查一下米价,没有实地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