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如何推动近代科学的产生(第2/2页)

“大地是圆的,在元代就已证明了。”

卓敬颔首道:“元朝至元十六年,郭守敬向元世祖忽必烈提议,由于如今元朝疆域比之前大了很多,不同地区日出日落昼夜长短时间不同、各地的时刻也不同,旧的历法已经不适用了,因此需要进行全国范围的天文观测以编制新的历法……宋濂所编撰的《元史》记载,设监侯官一十四员,分道而出,东至高丽,西极滇池,南逾朱崖,北尽铁勒,四海测验,凡二十七所。”

观测点南至万里石塘,北至蒙古高原,西至甘肃,东至朝鲜,东西经度最大相差约二十五度,南北纬度最大相差约五十度,在近代全球化以前,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有这么惊人的测量条件。

这次测量工程中,郭守敬亲自奔赴各地主持工作,测量了夏至日太阳高度、北极出地高度、二十八宿角度距离、黄赤交角等等一系列地理和天文数据,最后计算出地球年长度为365.2425天,而现代测量结果365.2422天,两者相差仅0.0003天(26秒)。

同时为了计算地球面积,郭守敬在宋代数学解四次方程的基础上,导出了高介方程的计算方法,用这个算法解决了球面三角函数,直接证明了大地是圆的,而且精准的面积都算出来了。

“所以,大地确实是圆的,这一点但凡了解过天文学的人,确实都知道。”

卓敬身边的狱友有些纳闷:“可怎么没人跟我说过?”

这里便是说,从明代开始,中国古代天文学从先秦到汉唐、到宋元的快速发展趋势没能延续下来。

明朝建立后,对天文学的限制,阻碍了天文学的进步。

大明太祖高皇帝这辈子干了很多好事,但是有一件事情,绝对值得点名批评。

朱元璋灭元后,司天监进水晶刻漏,中设二木偶人,能按时自击钲鼓。

由于泥腿子出身的朱元璋没见过,也无法正确认识天文学的作用,所以认为这东西没啥用,砸了。

……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