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五章 搅屎棍登场(第3/3页)

随着权贵们释放出粮食来,这动荡的局面总算是安定下来,但百姓却是一肚子怨言。

因为他们已经知道权贵们将半数粮食直接出售给粮食署,他们所渴望的低粮价,已经是渐行渐远。

他们能不骂地主吗。

宁可低价出售给粮食署,也不给我们,是他们整你,又不是我们,真是生的贱。

一群欺软怕硬的狗东西。

但百姓也没有办法,骂归骂,这粮食还是得买,关键这买粮食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多。

粮价又上涨了,最终还是稳定在四十文钱,当然,这也是粮食署要求的。

……

这其中最高兴的莫过于皇帝。

他暂时是可以松一口气,到底这内部是稳定下来。

“哈哈,一个小小仓库税,便让解决了这千古难题,了不得,了不得啊!来来来,朕敬你一杯。”

“等会。”

张斐端起杯子来,却没有喝,而是道:“陛下,这功劳咱得分清楚。”

赵顼问道:“怎讲?”

张斐道:“真正解决问题的其实不是仓库税,而是陛下的决心,陛下当居首功。”

赵顼笑道:“你就别拍马屁了,首功就免了,只要不算朕是头号罪人,那朕就心满意足了,来来来,干。”

“我敬陛下。”

一杯酒落肚,赵顼突然道:“朕昨日与三司使论事时,三司使说只要旱情不持续到秋初,那么今年的税收,可能都不会降低,原因就在于民间多出许多商铺来。”

张斐点点头道:“因为百姓都上来务工,不再是自给自足,都需要花钱去买,再加上皇庭前些天的那道禁令,使得小作坊开始增多,商税会得到迅猛的增加,我预计今年的财政收入会比去年多很多。”

“多很多?”赵顼问道:“但是百姓所得的钱,也都是朝廷发给他们的,莫不是正如当初三司使所言,这一千贯能够撬动数千贯?”

“是有这方面的原因,但这不是主要原因。”

“那主要原因是什么?”

“就是钱币。”

张斐道:“地主释放出大量的粮食,但他们也得到充足的货币,但他们花钱的地方又不多,我预计在年底的时候,市面上钱币会出现匮乏的情况。

今年交税,百姓一定是多用实物,而不会用货币交税,包括朝廷发出去的税币,只要这税币不收上来,朝廷今年就是纯赚几百万贯,然后在明年后年,税币才会慢慢上缴给朝廷,但也不一定,还得看市面上钱币的情况,如果工商业发迅猛,税币可能就会延期,河中府的情况就是如此。”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赵顼听得极其亢奋,不由得又瞧了眼老天,心道,老天爷,你可一定得下雨啊!

要是来一场雨,那就真是化腐朽为神奇。

如果总是旱下去,那就是神仙来了也救不了啊!

张斐似乎看出他所想,道:“陛下如此仁义为民,老天爷定会被感动的。”

赵顼却没有太多信心道:“但愿如此吧。”

但张斐很有信心,因为他知道这场旱灾是不会持续一整年的,所以他们才敢这么做。

要是旱个两年,他可能都会成罪人。

赵顼突然道:“对了,三司使还给朕提了一个想法。”

张斐问道:“什么想法?”

赵顼道:“他希望能够扩大城池,让更多的商人建造商铺,这样能够给更多人提供生计,正好,正好朕也想将皇城扩大一些。

他说只要朝廷将地先规划好,然后出售给商人建造商铺,即便花钱购买皇城边上的民宅民铺,朝廷还会有钱赚的,并且商税还会增多不少。”

张斐一听就明白,这是要玩房地产,这边拆,那边建,那当然是赚钱的,不过这也像极了薛向的作风,他在河中府也是这么玩的,不过那边玩得是盐钞、茶马,道:“这当然是可以的,但是不是等到灾情以后再说。”

赵顼点点头道:“这是当然。”

扩大城池,那倒没什么,关键你要扩大皇城,呵呵,那些大臣正一肚子怨言没处发,你这时候要扩大皇城,不骂的你狗血淋头,那真就有鬼了。

张斐又道:“另外,皇城可以扩大一些,但没有必要扩大城池。”

赵顼问道:“这是为何?”

张斐道:“因为我不觉得,再过两三年,谁还能打到京城来,在城外面建就是了,没有必要将城墙也扩大,浪费钱,反正我朝也不宵禁。”

这话赵顼听着很爽,是呵呵直笑。

正当这时,一个内侍走了过来,在赵顼耳边嘀咕了几句。

赵顼听得眉头一皱,是狠狠地捶了桌子,“岂有此理。”

张斐问道:“陛下,发生什么事了?”

赵顼瞧了眼张斐,心有余悸道:“当初真是幸亏听了你的话,没有与西夏开战。”

张斐听罢,道:“难道辽国有动作?”

赵顼点点头道:“方才澶州传来消息,辽国打算派一名特使出使京城。”

张斐听罢,稍稍松得一口气,他还以为辽国出兵了,道:“会不会是因为别的事。”

“可能性很小。”

赵顼摇摇头道:“因为辽国是很少派特使出使京城,一般都有问题,都是在边州洽谈,所以十有八九,是因为熙河拓边。庆历时,我朝与西夏刚开战,他们就来趁火打劫,提高了岁币,这回定是要故技重施,趁火打劫的同时,阻碍我朝对西夏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