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 粮酒法案(第3/4页)

富弼点点头道:“我也感到很意外,检察院的这份法案主要是针对仓库里面的存粮进行征税。”

说罢,他便先将法案交给迫不及待的文彦博。

刘述呆愣道:“这怎么征?”

富弼道:“以秋初为限,每户五百石粮食起征,分为三档,五百石到一千石,征收一成税的,一千石到两千石,征收三成的税,两千石以上,则征收五成的税。

假设在秋初时,你的仓库里面还屯有三千石粮食,其中五百石是征一成,也就是五十石,其中一千石征收三成,也就是三百石,剩余一千石,则是征收五成,也就是五百石,共计九百石粮食。”

一众官员无不倒抽一口凉气。

这等于是征三分之一的税,而且是无限趋近于百分之五十。

自古以来,就没有这么重的粮食税。

“他……他凭什么这么做?”一个官员很是激动道。

富弼道:“但同时免除出售粮食的商税,也就是说,将来粮铺卖多少粮食出去,都不计税。”

“全……全免吗?”

“是的,全免。”

众人又是面面相觑。

这是打一棒子,给一枣子啊!

刘述道:“那农税呢?”

富弼道:“农税不变。”

吕公著突然道:“他这是希望借此法案,迫使地主将粮食投放到市集上去,而不是放在仓库里面。”

富弼点点头道:“正是如此,只要你将粮食卖出去,你就不用交税,但如果你将粮食囤放在仓库里面的话,就要面临非常高昂的税。”

会玩啊!

还是这小子会玩!

竟然能够想出这么一个办法来。

真是让人有苦难言啊!

你说他增税吧,你都卖了,是一文钱都不要缴,你要说他减税吧,你只要粮食往仓库里面一放,那你就等着哭吧。

司马光问道:“富公怎么看?”

富弼道:“我认为他这份法案是有其道理所在,目的也非常简单,就只是为了防止某些人利用粮食囤积居奇,如果你不怀有坏心思的话,对你而言,是减税,而非是在增税。

在这法案中,检察院也写得非常清楚,正是因为有人抱怨,粮食交了农税,又交商税,太不公平了。”

司马光点点头,觉得这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只是鼓励地主出售粮食,只要你将粮食卖掉,你得到的只会比之前更多,但这对于朝廷、百姓,都是有好处的。

可见张斐当时并没有骗他。

又有一个官员问道:“那些本就免税的粮食呢?”

富弼道:“上面没有明确写明免税的粮食,但我认为里面应该并不包括免税,因为一般的免税,都是针对土地,而不是针对粮食。”

真是最毒珥笔心啊!

其中一个官员,想着自己仓库里面那堆积如山的粮食,只觉心绞痛,真是得是心绞痛啊!

要命啊!

文彦博道:“但如果这份法案通过,那肯定会引起很大的动荡。”

不少官员连连点头。

针对性太强了,只有权贵、官员、地主,家里的仓库才有可能存几千石粮食啊!

富弼稍稍捋了捋胡须,“是否通过,也不是我说了算,但是这份法案确实是基于地主、商人的抱怨,上下京城物价的上涨,以及新税法和旧税制不合理而立,我打算召开一次会议,是否通过,则看大家的意见。”

刘述又问道:“那关于酒税方面呢?”

文彦博道:“酒税方面,跟河中府的情况有些类似,也是主张全面放开,同时设计浮动税。”

“浮动税?”

“就是根据每年粮食的存有量来设计酒税,倘若粮食充盈,则减少酒税,倘若粮食紧缺,则调高酒税,以此引导大家酿酒。”

“这怎么计算?他们能够做得到吗?”

“要是以前的话,估计是做不到,但是如今……!”

吕公著道:“如今有了税务司,这并非是做不到的,据说河中府也曾有酒户,偷偷酿酒,谎报税,结果都被税务司查出来。

因为酿酒所需的材料实在是太多了,木柴、粮食、酒曲、灶台,等等,税务司可以各个方面去调查。

其实这仓库税,也是基于税务司的手段,要是平时,肯定也是难以征上来。”

……

针对这仓库税,革新派跟保守派,反应都差不多,两边都有家财万贯的权贵和士大夫。

这仓库税,完全就是针对他们去的。

“这跟我可没有关系。”

王安石向一众官员道:“不错,我是知道,检察院会递交一份法案上去,但具体内容,我并不清楚,我要是能够主导检察院,那就没有这么多事。”

“不知王相公会否支持?”

“这我当然……是支持的,你看看那些粮商,多么可恶,官家未有将这任务交给我之前,粮价只是满满上涨,如今都将粮价都炒到什么地步,他们是故意与我作对,他们这是活该。”

这一番话下来,大家也不好再说什么。

因为站在王安石的立场,他没有不支持的道理。

其实身为革新派,也应该支持。

这里面还包括革新派与保守派之间的,核心理论之争,就是祖宗之法。

如果回到祖宗之法,那新政就要扔入垃圾桶啊!

而他们中的一些新贵,也可能会被赶出朝廷的。

这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啊!

……

任店。

“欺人太甚,这珥笔真是欺人太甚啊!”

刘屏握拳狠狠捶在酒桌上。

“是呀!五成的仓库税,他怎么不去抢啊!”

“现在怎么办?他这是逼着咱们卖粮食啊!”

“你们先别着急,还得立法会通过才能作数,朝廷不少官员都非常反对这份法案,不见得能够通得过。”

“哪怕就是通过,咱们也得跟他们争到底,如今离秋初,还有半年光景,咱们就是不卖,看谁先死。”

要是这份法案通过了,这真是太可怕了。

必须得拼命啊!

……

白矾楼。

毋庸置疑,也是一片骂声。

能够在白矾楼的吃饭的人,仓库至少都屯着上万石粮食。

这个仓库税,可真是打着他们的七寸了。

什么免商税,这商税才多少,这里直接征五成,真是要了亲命。

我们之前是有抱怨,但也没有让你这么干啊!

三楼。

陈懋迁听着下面的骂咧咧,然后向一旁的樊颙道:“樊老弟,昨夜做梦没有笑醒吧。”

樊颙忙道:“你这话什么意思?”

陈懋迁道:“这对于你们白矾楼可是好处多多,放开酿酒,免税粮食的商税,又鼓励地主将粮食投入到市场上,你们酒楼是最占便宜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