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谣言盛于智者(第2/5页)

齐济直点头。

这时候,谁敢跟你出门啊!

张斐无奈一笑道:“那行吧,我自个随便找个店吃点。”

“你先请。”

“至于吗?”

二人同时点点头。

“好吧!”

张斐刚刚出得检察院,便听得一人喊道。

“臭小子!”

“王学士?”

张斐回头一看,只见王安石怒气冲冲地走来。

“你小子是闲得慌吗?”

“没有啊!”

“没有!你去沾那官司作甚。”

说着,王安石又压低声音道:“现在京东东路还是一团乱,你还有心情整这一出。”

张斐听得呵呵直笑。

王安石皱眉道:“你笑什么?”

“抱歉!抱歉!咳咳!”张斐强忍着笑意,道:“只是因为在这一点上,王学士和司马学士的看法和语气,简直就是出奇的一致,这是我第一回遇到,所以……”

“是……是吗?”

王安石神色一变,立刻辩解道:“不是我跟那老匹夫一样,而是大多数人都不能理解你为何这么做。”

张斐道:“就司法而言,我此番上诉,是完全符合规定,皇庭也接受了我的上诉,这就足以,至于别人的看法,那是不会影响到我们检察院的。”

王安石沉吟少许,道:“所以你是想告别人,检察院只会照章办事,而不会受他人影响。”

张斐点点头:“正是如此,这对于检察院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王安石笑着点点头:“原来如此。不错,这确实很重要,我支持你。”

张斐诧异道:“司马学士可是一直都不赞成。”

王安石哼道:“就那头老犟驴,能有我这般开明吗?哈哈!”

“???”

……

皇庭。

“你凭什么接下张三的上诉?”

吕公著用杀人的眼神,直直地看着吕嘉问。

吕嘉问讪讪道:“爷爷,这是我们皇庭的事,孙儿不方便说。”

吕公著道:“你少跟老夫来这一套,那犯妇丈夫在祥符县也上诉过,但都被驳回,怎么到你这就成了,你小子可别让张三给糊弄了。”

吕嘉问顿时就不服道:“张三虽厉害,但孙儿也不差,怎会被他糊弄。孙儿仔细审查过,他的上诉是合乎律法的,因为检察院不是控诉柳秦氏通奸与否,而是控诉祥符县的判决未有遵循奸从夫捕的原则,这是事实,也是检察院的职责所在。”

吕公著道:“合乎律法,不一定合乎礼法啊!”

吕嘉问道:“爷爷,你还不懂公检法么,他上诉成功,也不代表我会判胜诉的,到时还得在庭上看他怎么说,但目前上诉这一步,是没有问题的,我也找不到理由驳回他的上诉。”

这爷孙正聊着,大庭长赵抃突然来到这里。

“下官见过大庭长。”

“嗯。”

赵抃突然看向吕公著,“计相也在。”

吕公著讪讪点了下头。

赵抃大概也猜到什么,于是又向吕嘉问道:“听说检察院已经正是对祥符县流云寺通奸一案,提起上诉。”

吕嘉问点头道:“是的。”

赵抃道:“将他的诉状拿来。”

“是。”

吕嘉问立刻将那诉状拿给赵抃。

赵抃仔细看了看。

吕公著小声问道:“赵相公,这诉状当真没问题吗?”

赵抃瞧他一眼,道:“计相还不了解那小子么,他既然敢递上来,就肯定有十足的把握,他没有就此案本身提起上诉,而是针对祥符县的判决书,皇庭也不能无视律法。”

张斐没有就案件的过程提出任何质疑,就是单指一点,奸从夫捕的原则,这个皇庭还真没法反驳,虽然祥符县皇庭给出详细的解释,但是不是没有遵守这个原则,只要是的话,那检察院就能够介入,就能够提起上诉,检察院必须要捍卫律法。

吕嘉问道:“爷爷,孙儿没有骗你吧。”

吕公著当即瞪他一眼。

赵抃突然道:“不过此案,本庭长会亲自来审。”

吕嘉问当即就傻眼了,“为……为什么?”

赵抃瞧他一眼,“因为此事已经闹到政事堂去了,许多人认为你资历尚浅,无法审理此案,故此要求本庭长亲自来审。”

吕嘉问激动道:“大庭长,这又不是什么大案。”

吕公著道:“混账!你胆敢忤逆大庭长。”

“无妨!无妨!计相息怒!”赵抃又向吕嘉问解释道:“这虽不是什么大案,但是影响甚大啊。”

吕嘉问顿时抑郁了。

原本这事闹得这么大,他还打算好好风光一把,他很享受这种时刻,不曾想,这临门一脚,竟然被赵抃给截胡了。

这……!

但是没有办法,这一下直接惊动了当朝所有的宰相,而这就不是说几个大臣可以掀起的风浪,肯定某个群体发飙了。

这个群体当然就是士大夫阶层。

他们其实是要求赵抃直接驳回张斐的上诉,但是赵抃这人,那更是铁面无私,他一看这诉状,没有问题,没有真的驳回张斐的上诉。

话说回来,其实那些士大夫,也真不想找赵抃,只是因为许仲途更是个奇葩,现在能够驳回张斐上诉的,就只有赵抃这个大庭长。

但他们也知道,赵抃可能不会驳回张斐的上诉,不过赵抃亲自审理此案,也令许多士大夫非常放心,赵抃虽然铁面无私,但是他也非常注重礼法,不像吕嘉问那小子,看着就不靠谱。

而且赵抃也没有更改开庭日期,因为这诉状太过简单,就是一条,也不需要重审审视,这未等此事完全发酵,就迎来了开庭之日。

虽然是大庭长主审,但还是安排在汴京皇庭开审,因为实际上的最高皇庭,其实是在大理寺。

赵抃现在已经离开谏院,在大理寺挂了个职。

这个案子本身到底很普通,放在大理寺审,就有些不合标准。

今日审理的地点,就是之前司录司改造过来的,为什么选这里,其实也跟张斐有关,因为张斐在河中府,将皇庭改成开放式的,而在京城里面,最符合这个标准的,就是司录司,那之前是一个校场,不是封闭式的。

当张斐乘坐马车来到这里时,这里面早已经被围的是水泄不通。

首先,文人非常关注此案,他们肯定会来观看的。

其次,这种通奸案,本身就具有极强新闻价值,百姓也爱八卦。

最后,就是张斐在汴京的名气,市民都爱看张斐打官司,心里都一直盼着的。

等到张斐从马车里面出来时,顿时就有不少人喊道:“张大珥笔!”

“大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