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黎明破晓前(第2/2页)

不少大臣稍稍点头。

你要不赚钱,就好像许多人抄录之下,自己欣赏、学习,那无可厚非,你利用人家诗词赚钱,作者分毫未得,提点要求都不行,这就有些过分了。

唐介道:“话虽如此,但总不能让天下文人自己印刷自己的诗词集去贩卖吧。”

王安石道:“那倒不必,但是朝廷可以规定,但凡要印他人诗词,必须得到作者的同意,双方必须签订契约,如此一来,作者便可根据自己的意愿,索取属于自己的利益。”

司马光略显诧异地瞧了眼王安石。

唐介哼道:“读书人作诗作词,乃为自我修养,又岂可言利。王学士好意思拿自己的文章去卖钱么。”

王安石被怼得,还愣了下,他还真不好意思这么干,当时他就拒绝了张斐,嘴上却道:“这跟可以作者自己的需求来定,可以言利,亦可不言。”

唐介不依不饶道:“但这会促使读书人争名夺利。”

王安石道:“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凭本事争名利,又何错之有?天下读书人都想考取进士,入朝为官,这难道不是争名夺利吗?若依计相所言,何不将科考也取消了。”

唐介激动道:“你这是曲解老夫之意。”

王安石道:“是你曲解我的意思了。这与争名夺利毫无关系,我只是希望读书人对自己的著作有着决定权,难道这也有错吗?”

话说至此,不少大臣纷纷点头附议。

赵顼赶忙出来打个圆场,“这只是言语误会,二位莫要伤了和气。”

唐介悻悻退去。

这其实也不是误会,而是恩怨。

唐介也赞成张斐所论,他只是针对这个罪名,有些意见,但他就是不爽王安石动不动就谈利,简单来说,就是看王安石不爽。

赵顼也不敢再问他们了,向司马光问道:“依卿之见,该如何处理?”

司马光道:“回禀陛下,我朝律法多半都是沿袭唐律疏议,为何唐律中,未有防止盗印之法,也没有如苏轼这样的告状者。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唐朝印刷术不如我朝,书坊数量更是远不及我朝,名家的诗词文章,多半也都是抄录,故不存有盗印之罪。

又如那临街店铺,唐朝是里坊制度,而我朝虽也有此法,但已无人遵守,至于究竟该如何规范,又无明文,那宵禁制亦是如此。”

在坐之人,纷纷点头。

里坊制,至今还未给出个具体答案。

朝廷是有明文不允许侵街开店的,但百姓不答应,要不临街开铺,怎么赚钱啊!

现在已经回不去了。

司马光又继续言道:“依臣愚见,唯有引例破律才能够解决这些难题。”

文彦博立刻站出来道:“不可,引例破律后患无穷啊。”

不少人也是诧异地看向司马光。

司马光耐心地解释道:“虽说引例破律是有隐患,但是这些隐患是可以规避的。朝廷可将例文作为律法的补充,律所不及之处,则用例。”

文彦博道:“可我朝一般惯用赦令来弥补律文的不足。”

司马光道:“如这种小官司,也得一一交给陛下过目批示,陛下根本处理不过来。而且,为规避引例破律的隐患,朝廷还可以制定严密的修例制度,每三年修一次,经大理寺、刑部、审刑院汇总修正之后,大则由陛下批示,小则由中书颁布。”

引例破律?他能破法,那我也能破啊。王安石心念一动,立刻站出来道:“我觉得司马学士言之有理啊!”

司马光瞧了眼王安石,岂不知他在盘算什么,心里默默鄙视,我不引例破律,你好像就不会破法似得。

引例破律不是保守派的执政理念,但若不这么做,一来,这大环境也不允许。二来,他不这么做,王安石也要变法,制定法是有滞后性,赦令也慢得很,关键皇帝与王安石还是穿同一条裤子的,只能用例去对付新法。

王安石敏锐地捕捉到司马光的目光,暗道,成天就知道讽刺我,你自己不也一个德行么。

赵顼瞧了他们二人,暗自一笑,道:“此案朕特许开封府引例破律,但是否以为惯例,就劳烦卿制定一份更详细章程。”

司马光道:“臣遵命。”

赵顼目光一扫,道:“另外,朕也有一事要宣布,就是关于祖宗之法。”

该来的还是来了。

唐介、文彦博、司马光等人皆是暗自闭目一叹。

赵顼目光一扫,知道他们都有心里准备了,于是开口道:“前些天那场有关祖宗之法的官司,诸位应该都没有忘记吧。”

唐介赶忙道:“那只是一场官司,岂能……!”

不等他说完。赵顼便道:“朕也没有要谈及那场官司,朕今日要谈的是祖宗之法。祖宗之法乃立国之本,又岂能空有其名,而无其实。

朕翻阅史录,还是太宗那道诏令,定为祖宗之法,最为合适。”

唐介劝道:“陛下,光凭此句,过于笼统,恐被奸人利用。”

说这话的意思,还瞟了瞟王安石。

王安石是嘴上笑嘻嘻,心里MMP。

赵顼问道:“依卿之见,该如何表达?”

唐介忙道:“臣以为还应当将太祖太宗的一些核心政策列入其中。”

他们当然不想定调,但如今没有办法,皇帝是一定要定,如果还继续反对的话,那今后跟皇帝吵架的时候,皇帝也不会再听什么祖宗之法。

赵顼岂不知他什么心思,“不如这样,所有一切皆参照太祖太宗时期,多少官员,多少兵马,多少官衙,多少俸禄。”

文彦博立刻站出来:“陛下,这治国非儿戏,岂能意气用事。”

王安石马上出来道:“但如果此乃我的建议?”

司马光当即喝道:“王介甫,你想作甚?”

王安石笑道:“我的意思是,如果我现在上奏陛下,建议将太祖太宗时期的俸禄、官职、军政等等政策,全部都例为祖宗之法,诸位能答应吗?”

司马光不语。

唐介还欲再说,文彦博悄悄拉了下他的袖子,示意他不要再争了。

赵顼道:“此事就这么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