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雷兽图,神秘意境(第3/3页)

任谁第一次来,都会试一试。

……

“竟然是……”

“这一幅石壁道纹图,这所谓的雷兽图,竟蕴含着这样的神奇。”吴渊盘膝而坐,仰头望去,似充满疑惑好奇和不解。

实际上,吴渊心中已掀起滔天巨浪。

更充满激动!

来到雷泽世界之前,即使知晓雷泽世界的一些奥妙,可吴渊并没有太当回事。

一位星君遗留,能多强?

他仅仅是将雷泽世界,当做进入‘不朽之地’的一处入口通道。

可当真正进入,吴渊先察觉到雷兽石核心道纹,和银色光球道纹的相似感。

如今。

又真正见识到雷兽图。

“雷兽石的简陋道纹,仅仅是这雷兽图道纹的百万分之一!不!百万分之一都远远不如。”吴渊望着这巨大的雷兽图。

其他修仙者,或许只能感觉到雷霆、火、土、空间等等极小一部分奥妙。

但吴渊却不一样。

他境界已极高,稍加参悟就明白了,这雷兽图不止蕴含雷霆、火焰奥妙,同样也蕴含了自己正在参悟的万寿法则、星辰法则乃至真域法则奥妙。

“是了。”

“这雷兽图,哪里是这些普通紫府、炼虚境修仙者能悟透的?他们……境界太低,没资格。”吴渊心中激动到极点。

此刻。

吴渊体内山河中。

只见那巨大的银色光球旁,正有无数光点开始汇聚,形成了一幅复杂到极点的图像。

赫然是雷兽图,不过,只是表象,并没有那种可怕威压。

两者进行对比!

自然,吴渊就发现,银色光球所经过放大后,所浮现出的无数道纹,竟隐隐和雷兽图道纹,有着诸多重合之处。

乃至是一模一样的地方!

“银色光球道纹,更为完整,汇聚合一,无比灵动。”吴渊多年来参悟银色光球。

他虽然没有堪破生命之道奥妙。

但已颇为熟悉。

“而这一幅雷兽图,似乎是残缺的,论完整程度,远不及银色光球道纹……但它,所蕴含的道之感悟,却隐隐更为高深,蕴含一种神秘意境,令这头雷兽似乎真正活了过来一样!是活着的生命!!”吴渊心中在嚎叫。

正因参悟多种中位法则,对生命之道道纹了解一二。

再观摩雷兽图,吴渊才能洞察到它的玄妙。

若换了其他修仙者,只会觉得雷兽图充满威压,无比真实,很深奥,却难参悟透。

“和银色光球相比。”

“这一幅雷兽图,虽相对残缺简陋,却似乎正确,似乎这股神秘意境,才是阐述了生命奥义。”吴渊察觉到这一点时,心中除震惊。

更有种不可思议之感。

毕竟!

银色光球,是夸赤师尊赐予自己的,一位生命君主的赠予。

而这些雷兽图,仅是位星君遗留。

“难道说,真正的生命奥义,不止是万寿、星辰、真域所汇聚的生命秘纹这么简单……”吴渊迅速推导出这一点:“还蕴含着雷霆、火焰等道之奥妙?”

这种猜测很大胆。

三大上位法则,各自取一部分融合,就已极度不可思议。

还要包容更多?

光想一想,就让吴渊为之心颤。

“和真正的雷兽图相比,我在体内山河模拟出来的,仅是道纹表象,不蕴含更深层次的道之奥妙,更差了那一股玄妙的意境!”吴渊迅速意识到这一点:“这股玄妙意境,同样是银色光球所缺少的。”

形是外在。

内在的道之奥妙、意境才是核心。

此刻。

仰头遥望着这雷兽图,让吴渊有一种见到一头强大的雷兽即将跳跃而起之感。

这种意境,不止是高深莫测。

更蕴含一种难得的真实。

“生命真实。”

吴渊心有所悟:“我之前斩杀的普通雷兽,雷兽石中蕴含的,恐怕就是这雷兽图的一丝丝奥妙,所以形成雷兽生命。”

“一丝丝奥妙,雷兽,就是山河境实力。”

“若是以这一幅完整的雷兽图为核心源头,化为了一头雷兽呢?又会多强?”吴渊暗自震撼。

两者之间。

相差何止百万倍?

“哗啦~”

体内山河中。

吴渊神魄本源周身,浮现了一重重道纹,正是万寿、星辰、真域三者道纹的具象。

“真实生命的意境!”

这次,吴渊不再像过去,直接尝试融合形成银色光球的道纹。

而是直接以这三种中位法则为基础,去尝试模拟形成雷兽图的那一股神秘意境。

所谓意境。

某种意义上,就是高深法则的外显。

简而言之,在吴渊看来,雷兽图所蕴含着的,隐约中,比生命法则更为高深玄妙……

“若能悟出一星半点,哪怕是一丝丝雷兽图的意境奥妙,再回头参悟生命法则,恐怕,都要容易得多。”吴渊意识到这一点。

就如同学习一门语言。

透过银色光球参悟生命法则,是凭空的直接学习文字,自然艰难;而感悟这种意境,就如同进入了这门语言所处的生活环境,待适应了语言环境,再学习这门语言对应的文字,自然要容易得多。

时间流逝。

吴渊一次次尝试,却又一次次失败……意境参悟,说起来容易。

但它就如同挂在树顶的果实,能看见,却难摘取。

要摘,必须要一条足够长的梯子。

“不对!”

“都不对。”

“这一幅雷兽图,是以雷之法则、火之法则奥妙为核心,其他的万寿、空间等只是辅助……和我参悟的三条中位法则,并不算太契合。”吴渊迅速意识到这一点。

自己使用的梯子,长度不够!

“必须要参悟雷、火,且达到极高深层次……才有望凝聚出这一股神秘意境。”吴渊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