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新电影立项(第2/2页)

在工业化高度发达的电影行业,想要让影视公司同意一个项目,那么限度计划书就得做得漂亮。

最好有完整的剧本,剧本还符合电影行业的标准。

而且这个标准会非常严格。

特别是好莱坞,一部电影的剧本,有多少页都是固定的,甚至有一个职位就是专门数剧本的页数。

在方舟文化,情况不太一样。

方醒经常都是一句话立项,这次能把剧本梗概拿出来,已经是用心准备过的。

王禹涛接过A4纸读出上面的内容:“2075年,出现太阳危机,太阳将在100后毁灭,可怕太阳辐射会将人类文明摧毁,并且让整个太阳系都不适合人类生存。

“面对这场危机,人类将开启了‘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

念完这一段故事梗概,王禹涛顿时一亮。

虽然只有简短的一页纸内容,但所写的故事,就已经包含了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点子。

太阳毁灭,人类无法生存。

这种世界末日类型的故事,几十年前就有了,题材不算稀奇,但故事很新奇。

类似的世界末日题材,曾经最能让人信以为真的就是2012世界末日预言。

区别的是,产生末日的原因不同。

而一部优秀的世界末日题材电影,产生末日危机的原因很重要。

最经典的几种原因,一种是大洪水,在人类文明的传说中,就曾经有过大洪水摧毁人类文明的传说。

还有一种是病毒,现实世界的病毒,曾经造成过非常可怕的灾难。

而方醒拿出的这个故事,产生末日危机的原因,不是大洪水,也不是病毒,而是头顶上给予人类温暖和生命的太阳。

在人类的文化里,有很多关于太阳的传说。

比如后羿射日、夸父逐日,还有太阳神鸟。

在人类几千年文明史里,太阳以很多形象出现过,有善的,也有恶的。

随着人类越来越了解太阳,才知道那是一颗大火球,不是神鸟所化,也无法用箭射下来。

不过,在后羿射日的传说里,有一点是可能出现的,那就是太阳确实有可能会摧毁人类文明。

当然,不是因为出现九个太阳,而是太阳如果快速衰老,会不断的膨胀,最后把地球吞没其中。

流浪地球的故事,讲的就是太阳毁灭引起的末日危机。

人类为了活下去,为了延续文明的火种,需要解决太阳毁灭的危机。

王禹涛看完故事梗概,眼睛一亮:“方导,这个故事有新意,而且这个故事很大,如果拍得好的话,甚至能拍好几部。”

在导演能力方面,王禹涛也是有水平的。

所以他一眼就能看得出来,一个故事到底有没有拍成电影的潜力。

而且,就《流浪地球》这个故事,这个概念太大了。

一部电影想要把这个故事拍完,基本是不可能的。

如果非要一部电影就把这个故事拍完,那整个故事就是蜻蜓点水一样讲一下,根本拍不出末日危机需要的压迫感。

电影本身,说到底还是要将人的故事。

如果没有人,那太阳毁灭又有什么关系呢?

毁灭之后再过几百万年,说不定又会形成新的太阳系。

可是人类的生命无法在这种末日危机下存活下来。

因此,末日危机题材的电影,拍的不是末日本身,而是末日环境下,人类挣扎求存,和命运抗争的精神和勇气。

王禹涛主动请缨道:“方导,我想加入导演团队。”

《知否》拿下年度收视冠军之后,王禹涛作为导演之一,已经是声名鹊起。

如果他愿意,随时可以在外面接到电视剧项目。

方醒挑眉道:“确定吗?当副导演太屈才了。”

王禹涛一点都不含糊:“我对这个故事感兴趣,我早就想拍深空宇宙,我喜欢那种无垠的画面感,我想拍。”

方醒考虑一下,问道:“如果是一个电视剧项目,和这个电影项目,让你选呢。前者的话,你拿导筒,后者不能。”

王禹涛挑了挑眉,只考虑了几秒钟:“我选这个流浪地球电影。”

他是有个人追求的,如果只是为了钱,当初方醒休息的那两年,他就可以出去找电视剧项目单干了。

方醒见他确实对这个故事感兴趣,考虑片刻,说道:“那这样吧。如果你确实对这个电影项目感兴趣,你来的话,就是执行导演。”

执行导演不同于副导演,但又不是总导演。

这种情况在电影行业很常见。

越是大制作,用到执行导演的情况越多。

简单点说,执行导演是一个比副导演更高的职位。

在片场,制片人和导演话语权最大,这两个一般来说是制片人话语权更大一些,但如果这两个职位起了矛盾,会很麻烦。

所以,默认制片人管钱,导演管拍摄。

在导演之下,就是执行导演话语权比较大,然后是副导演。

当然,如果主演是影帝,又或者当红顶流,话语权也不小,但这种情况不能按常态来看待。

王禹涛一听是执行导演,更加高兴了:“好,谢谢方导。”

方醒也确实需要一个执行导演,特别是要亲自演的时候,很多导演工作需要执行导演来做。

随后,乔英红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那投资预算大概是多少?”

这次拍的是特效片,肯定很烧钱。

乔英红作为方舟文化的总裁,需要控制好项目的投入。

方醒直接回答:“初步预算5亿,看具体拍摄情况进行增减。”

在拍电影这方面,方醒就凸出一个随心所欲,反正就是把最好的效果拍出来。

要是最后预算不够了,那就增加预算。

其他影视投资公司不投,那就自己投。

会议讨论了《流浪地球》电影项目的筹备事宜,然后各部门负责人就开始忙碌起来。

投资部、制作部等等部门,几乎是同时启动。

像这个电影能不能拍?这个电影拍出来市场接不接受?

这些问题根本没有人讨论。

孙建奇还是第一次参加效率这么高的理想会议,一个上午,5个亿投资的电影项目就立项了。

甚至连完整剧本都没有,就一个故事梗概。

而且,不只是项目筹备而已,连选角都几乎是同时启动的,最多晚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