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第二首《岁月》(第2/2页)

现在东海卫视播晚会了,这些负责录制晚会的工作人员,肯定要看的。

因此,有东海卫视春晚的节目组工作人员在弹幕里发言:

【高能预警!】

不过只有一两个人发【高能预警】,并不能起到预警作用。

在这条弹幕过后。

《岁月》唱到了第二遍副歌。

陆鸣和齐秀娜开始合唱,和声融合在一起,瞬间炸场,仿佛要将屋顶都掀飞掉:

“且听岁月像旋律永恒

“一直陪伴不断聚散的旅程

“我心中开着一扇门

“一直等待永远青春的归人……”

这一句在“永恒”两个字的时候,和声共振让和声在观众的脑海中回荡,震撼得无以复加。

这一瞬间,弹幕喷涌:

【卧槽!刚刚是谁高能预警的?真的太炸了。】

【刚才高能预警的,快站出来,承认你是穿越回来了。】

【我天灵盖都被和声掀掉了。】

【你们是在拍恐怖片吗?】

【陆鸣现在竟然这么强了吗?和齐天后的这句副歌,震得我后脑勺都麻了。】

【炸了,真的炸场了。】

【告诉我,这是人能唱出来的吗?】

【编曲也太强了,现场效果好到爆炸。】

【好想去现场听,现场听肯定更震撼。】

【强烈要求,齐天后下一次开演唱会,邀请陆鸣当嘉宾,只要合唱这首,就算是黄牛票,我也买了。】

【楼上的,我赌五毛钱,要是真邀请陆鸣当嘉宾合唱这首歌,黄牛票你也买不到。】

【我人麻了,连续两首歌都震到我了。我还下意识的看了一下电视台的标志,还以为是央台春晚。】

【完了,我感觉央台春晚这下子压力大了。要是不来两首牛逼到爆炸的歌,可能在歌曲上,要被东海卫视的春晚压一头。】

【不用想了,科普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央台春晚近十年,播放量最高的歌曲短视频,前十里面有三首是方醒的。所以,没有方醒的央台春晚,不能要求太高。】

【有种预感,这两首歌要屠榜了。】

……

在弹幕的激烈讨论中,歌曲进入最后的一段。

音乐从澎湃激昂慢慢收归平静,陆鸣和齐秀娜轻声,交替唱出最后一句:

“云很淡,云很淡

“风很清,风很清

“任星辰,浮浮沉沉……”

尾奏结束,现场的观众都倒吸一口气,仍然沉浸在歌声的震撼之中。

在歌曲结束后,弹幕更猛烈的爆发:

【这首歌有没有CD版?什么时候发CD版?我要单曲循环了!】

【赶紧发单曲,我要买!】

【又让方醒这货装到了,刚刚拿了影帝,回头上了一趟电视,又还是假装是歌手了。】

【明明是被演艺事业耽误了的歌手,别拍电视剧了,咱们老老实实唱歌好不?】

【还是拍电影吧。我想看《无间道》这种水平的电影,要是能多几部这样的电影就好了。】

【你们这些想看电影的?过两天不就有了吗?去电影院看《哪吒》啊。】

【各位老铁,咱们那个让方醒电影扑街,逼他滚回来唱歌的计划,还执行不?】

当初方醒官宣要拍《疯狂的石头》的时候,各种乐子人、网友都在调侃,要让方醒的电影扑街,让他滚回去拍电视剧,或者唱歌。

到了《无间道》,还是有人这么调侃。

现在《哪吒》要上映了。

又有网友开始呼吁让《哪吒》扑街。

不过,这个都已经变成网友的乐子人梗了。

【让方醒电影扑街的计划,都发起多久了?也没见你们抵制《疯狂的石头》,后面的《无间道》都干到年度票房冠军去了。我信你们个鬼!】

……

《岁月》演唱完之后,方醒、张惠莹、齐秀娜、陆鸣四人开始交换搭档。

方醒和齐秀娜演唱重新编曲的《青花瓷》,然后陆鸣和张惠莹合作《知否知否》。

两首歌都是大火歌曲。

而且,《知否知否》还是电视剧主题曲,去年热播的,而且是去年的收视冠军。

这首主题曲的歌词,有一部分是古诗词。

唱到副歌的时候,甚至引起了现场冠军的大合唱。

在这两首歌结束之后,到了最后一首歌。

四个人一起合唱《灯火里的中国》。

这首歌的能量和意义都非同寻常,用来做最后一首歌,也非常合适。

四人交替将《灯火里的中国》演唱一遍。

到了原曲要结束的时候,音乐再起,开始第三遍。

几十位歌手、嘉宾从后台走出来,一同合唱这首歌。

掀起最后的全场大合唱:

“灯火里的中国青春婀娜

“灯火里的中国胸怀辽阔

“灯火灿烂的中国梦

“灯火荡漾着心中的歌……”

最后一个尾音落下,晚会的节目正式结束。

主持人开始讲最后的谢礼词,预祝电视机前的观众,新春快乐,阖家团圆。

……

晚会结束之后,微博等网络平台上,被东海卫视的这场晚会刷屏了。

《如愿》《岁月》两首歌,没有任何悬念的冲上了热搜。

微博热搜前十,东海卫视的春节晚会,就占了一半。

实在是最后压轴的一组歌手太过炸场,最后收视率直接冲到了3.9%。

东海卫视的领导收到下属发送的收视数据,都笑得合不拢嘴。

因为这个收视率,比去年同一时间的晚会收视率,涨了将近一倍。

去年同一时间的东海卫视春节晚会,收视率只有2.3%,现在都快破4了。

卫书荣更是兴奋,因为这次合作是他一力促成的,这些都是他的成绩,对他竞争下一任台长有很大的帮助。

他在心里非常感谢方醒。

这么多年,只要是和方醒合作,每一次都是成功的,而且每一次都是出乎意料的成功。

卫书荣的小儿子今年十岁,凑上来问道:“爸,你笑什么?笑这么夸张?”

卫书荣哈哈一笑,说道:“大年初一去,爸爸带你们去看电影,怎么样?”

儿子眼睛一亮,问道:“是看那部动画片吗?”

“对,动画片。”卫书荣点头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