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角色试镜,明镜的人选(第2/2页)

因此,女演员到了一定演技之后,必然要面临转型的难题。

想要继续演戏,就只能放弃女主角这种形象,开始转向“母亲”,或者“中年女性”角色。

刘敏秀的情况更加尴尬,她年轻的时候,出演的角色都是小配角,从来没有火过,知名度也不高。

时间一晃,就已经三十大几,这几年更是连配角都演不上。

更糟糕的是,她现在的年龄是39岁,想要转型演母亲,年龄又稍微小了点,有种青黄不接的感觉。

而且,她也有点不甘心,还没怎么演过年轻的女性形象,忽然就要转型演母亲,多少有点不甘心。

这一次《伪装者》的试镜,她是通过演员工会发布的消息看到的。

后来关注了一下《伪装者》的相关信息,知道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她一开始不敢奢求“明镜”这个角色。

她原本的想法是,演一个女配就行。

不过,简历投出去之后,通知她过来试镜,却是要试“明镜”。

刘敏秀走进试镜的排练室,自我介绍道:“导演好,我是刘敏秀,演过十三部电视剧,这次接到通知,过来试镜的角色是‘明镜’。”

方醒上下打量几眼,从外形来看,还可以,气质也不错:“你了解过‘明镜’这个角色了吗?”

《伪装者》邀约试镜的时候,会有角色的介绍、剖析,以及部分剧本片段。

刘敏秀点头答道:“揣摩过两天。”

选角导演在方醒耳边小声的说道:“这个女演员知名度不高,以前演的剧也都不火,片酬倒是比较低。不过,她以前演的一部戏,我是选角导演,我看过她的表演,演技是可以的,所以就叫过来试镜。”

方醒点点头,把刚才胡玉梅演过的那张A4纸推过去,说道:“你试试这一段。”

刘敏秀走过来拿起A4纸,看了起来。

三分钟之后,她放下A4纸说道:“我准备好了。”

“要搭戏吗?”方醒问道。

“不用。”

“那开始吧。”

A4纸上这一段,是明镜和汪曼春的对手戏。

汪曼春是明楼的爱慕者,早年是因为明镜的阻挠,她才没能嫁给明家老二明楼。

因此,汪曼春一直记恨明镜。

明镜则是厌恶汪曼春为日特做事,所以坚决不同意她进明家的门。

刘敏秀准备好之后,侧向一边,调整好角度,开始对着空气表演:“汪曼春,你只不过是我家明楼翻过的一本书罢了。

“当然,也许他兴趣来了,可能还会重新翻上一遍。但是我向你保证,只要我明镜活着,你这本书,永远放不到我明家的书柜上!”

这段台词,和剧本上的不完全一样。

不过,刘敏秀表演的时候,是脱稿状态,显然一部分台词是临场说的。

方醒看完她的表演,挑了挑眉,确实表现得很凌厉。

不过,好像又少了一点“母亲”的气质。

明镜在剧中的形象,名义上是姐姐,但对弟弟的关心,更像是是母亲。

因此,需要有“母亲”的气质。

方醒和张奕高讨论一下,都有同感,觉得刘敏秀身上“母亲”的气质少了点。

选角导演补充道:“可能是年龄问题,她现在是39岁,没怎么演过母亲形象。”

方醒点点头,开口说道:“刘老师,明镜这个角色,需要有长姐如母的气质,你明白吧?”

刘敏秀点头答道:“是的,我知道的。不过,刚才面对的是‘汪曼春’,所以没有这方面的表现。”

方醒觉得也有道理,于是翻了一下剧本,又抽出一张递过去:“那你再试试这一段。”

这一段是剧中,明镜教训名家老二明楼。

此时的明楼,已经是汪伪政府的经济司首席财经顾问,同时也是军统东海站的站长,可以说是身居高位。

但是,作为弟弟,在长姐面前,已经要表现恭敬。

这一段,就是明镜得知老二明楼为汪伪工作,非常生气,抽了他一巴掌,然后让他签字运送一批药品给抗战前线。

简单点说,作为大姐的明镜,明明是要求弟弟办事,帮忙运送药品,但是就是那么强势,抽了老二一巴掌,还让他跪着把字签了。

这一段的表演难度很大。

首先,要表现出大姐明镜,得知亲弟弟明楼成为了汪伪的走狗,非常生气。

其次,又严厉的质问明楼,到底是什么人?

最后,心中猜到答案之后的释然,再要明楼签字运送药品。

整个过程,还要保持“长姐如母”的那种严厉,在严厉之中,又要隐含关切。

如果是在正式拍摄的时候,方醒会跟演员讲戏,会把这一段的所有细节都讲清楚,剖析清楚。

不过,试镜是要试演员自身的能力,就没有讲戏这个过程了。

方醒把剧本给刘敏秀看,等她看完之后就直接开始。

张奕高站起来,给刘敏秀搭戏。

刘敏秀一声声质问:“你到底是什么人?”

张奕高:“我是明家人。”

刘敏秀继续质问:“你到底是什么人?”

张奕高:“我是中国人。”

表演完之后,方醒眼中露出了满意的目标,这一段确实演得不错,虽然还没有完全达到心里的标准,但正式拍摄的时候,经过讲戏,以及对角色的揣摩,表演效果肯定会更好。

方醒初步认可了刘敏秀的表演,然后让选角导演送她出去。

两天之后,又试镜了几位女演员,方醒最终定下了“明镜”的演员,让刘敏秀来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