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市场必须要拿下(第2/2页)

他们经营了这么多年,早就通过各种外壳公司控制了阿根国的很多资源。不客气的说,就算是修路,水泥都是米国资本提供的。我们还能怎么样呢?

另外,南美的大部分产品都是夏国不需要的,大家的生活方式差太多了,米国才是我们最大的买方客户。

即便夏国悉数接收我们的产品,什么都买,送到夏国那边又是什么成本呢?除非夏国在阿根国的投资占了阿根国经济比较大的比例,或者是能间接拉动很多经济,不然都没法解决吧。”

王翔听了之后也点点头,这个道理已经在好几个国家都听到了,可见大家都是明白人,难处都一样。

听了王翔的报告,陈潇一点都没觉得奇怪,毕竟自己都明白的事情,南美国家不更明白?好在陈潇也没有等,而是使用了另外的办法。

既然在南美无法直接破局,那就搁置,先发展能发展的地方,南美那一块地方确实有办法,但很多事情还没准备好,不能打草惊蛇,但是距离解决,绝对不会太久。

长天科技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是往西亚使劲,走丝绸之路。

在长天科技的计划中,建立横穿中东地区的管束通道,从大西北开始,走内蒙,外蒙,塔吉克,阿汗,伊朗,波斯两国。

再到沙国,也国,阿曼,这路上的石油国一个没拉下。这是西出的一条道路,还有一条路是更高维度,那是通向欧洲的,现在还不着急,在欧盟那边有不少合作了,欧盟多国的情绪比较稳定。

经过谈判,土豪国与长天科技爽快的达成了一致,他们早就想找长天科技合作了。

理由也很简单,长天科技搞起了新能源,对中东土豪国来说就是灭顶之灾。打不过就只能加入咯。

其实那些石油土豪国也都是清醒的,他们很早就开始把石油挣到的钱换成了货币,开始了主营投资的门道,不单纯依赖石油的出口。世界上很多大公司,高科技企业里面都有石油资本。可见这些国家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就等着这一天的到来。

最绝的是,这些国家很早就开始清理手头的米刀,把外汇换成其他货币,已经弄了好些年。

这群人当墙头草的功夫,确实是世界顶尖,眼光也是一流。

长天科技要做的就是顺水推舟,带动他们一把。长天科技承诺在当地建设公司,利润留一部分在当地,不会像西方那样哗啦啦的带钱走。

然后夏国这边为长天科技撑腰,大量购买石油国的石油。这一手才是石油国最终谈妥的因素。

以前夏国进口石油,六成给汽车,航空等交通,四成给了企业。现在这两个比例大大下降,但是多一个能源手段对于国家的战略稳定非常有意义,石油储备多一些也是好的。天知道电动的东西会不会突然短路?

汽车可以用电,航空和军事还是得要石油,主打的就是靠谱,所以石油依旧不可或缺,量还不小。

这样一来,整条管束通道就会带动沿途的经济,石油土豪国可以实现跟外界物资的快速交流。这个意义对于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地方地处荒漠,别说修铁路,就连公路都很艰难,大家只能在有限的城市集中居住,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石油国不是没有更多的石油,矿产,而是道路问题解决不了,只能开发这么多。有了管束通道之后,这一切都不成问题。

超高的运输效率,就意味着超快的资金循环。经济本身就是一个流动的概念,流的越快,流量越大,那么国家与民众就会越富有。那些沉积的资金,不参与流动的东西,再多也是死的,没有价值的。

路上的这么多国家,也都准备好了自己的物资矿产,都想参与其中。每个国家都有一定的安排,比如帝国坟场,就集中建立能量块基地,以此解决附近的粮食问题。

有的国家还有较好的工业基础,那就建立维修养护的站点。

总之都是各司其职。

选择这些国家,是因为这些国家跟米国基本上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米国资本很难渗透进去,并且这一条线上的资源夏国都能吸收。

由此可见,下一条西出的线路将会在较高的维度过去,经过乌克兰,波澜,拉脱维亚,塞尔维亚,捷克,斯洛伐克,然后就是一系列欧洲强国。

到了那时候,两条线路犹如两条强劲的血管,不断给国内产业输血输氧。

这些国家跟米国也是貌合神离,米国要控制这些国家没那么容易。本身来说,有些国家米国甚至都没有兴趣用资本投资。

这样的国家,长天科技自然要尽量争取,一旦形成体系,那就能形成完美的内循环,根本不怕西方资本的控制。

“南美真的只能搁置了吗?”沈薇不死心,那边的事情让人无法平静。

陈潇摇头:“我都说了,有的是办法,不过的等等,最好趁着南美民众都坐不住的时候再弄。米国看上去占了上风,其实没用,每一天他们要消耗多少的底蕴?而我们根本就没有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