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3/3页)

说到郑允知姨婆家,陆一诚神情也是无比沉痛。

“其实奶奶和允知姨婆并没有血缘关系,当年两家人为了躲避战争逃到上海成为了邻居,加上都姓郑,便干脆当亲戚走了……”

开始,奶奶的父亲并不知道允知姨婆的父亲是干革命的,他们一家来上海除了躲避战争,更是肩负着使命。

直到有一次,巡逻警卫抓人。手臂满是血的允知姨婆的父亲无意跳上了奶奶父亲的黄包车。

奶奶的父亲虽然震惊,但没半点犹豫,拉着允知姨婆父亲就跑。

那次之后,两人也算生死之交,允知姨婆的父亲对奶奶的父亲开始越来越信任。

“可以这么说吧,允知姨婆的父亲是奶奶父亲的引路人。从此两人有了共同的信仰,走上了同一条道路。”

后来,奶奶的父亲又去了别的地方,两家人渐渐少了联系。

突然有一天,奶奶的父亲从报纸上看到,允知姨婆一家二十八口被抓。

再后来,经过很多人的努力,成功救下了允知姨婆姐弟,而郑家其余二十六口,全倒在了打靶场。

接下来便是苏彤知道的,允知姨婆姐弟先是几经曲折逃到香港,又辗转逃到美国。

本以为姐弟两能在美国安度一生,谁料允知姨婆的弟弟骨子里留着的郑家爱国的血,成年后又跑回国驱赶侵略者,最后和无数英烈一样,捐身于万里河山。

没有尸骸,没有墓碑,甚至再过几十年,等还记得他们的人都不在后,也不会拥有姓名。

那是一个时代的痛。

陆一诚讲述中,苏彤伏在他怀中痛哭。

历史,并不只是一段文字。它也有血,它也有泪。

苏彤上辈子,小的时候不知事,大了以后被工作榨空精力,根本没有太多与的情绪去感受这世界的喜怒悲喜。若非有这段离奇经历,若非亲眼目睹,她怕是致死也不会像此刻这样感受到那段被归入历史的年岁是这样的鲜活,不会像此刻般钻心刺骨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