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3/3页)

还是在客厅烤火吃瓜子好啊。

苏彤看着红彤彤的炭火,让魏国豪拿来几根红薯。

放进火炉没多久,就闻到了属于烤红薯独有的香喷喷的味道。

没多久,陆老夫人和孙红梅也回来了,两人亲热交流着养猪心得。

苏彤嘴角又不受控制又抽了抽。

今天剧情的神发展,真是搁谁身上都想不到。

苏彤瞥了眼陆一诚,发现他全程面不改色,和舅舅喝茶喝茶喝茶喝茶,聊天。喝十口才聊一句那种。

男人们这样,真不会尴尬吗?反正看陆一诚是不会。

完了,嘴角又要抽搐了。她担心自己脸部神经出现问题,无助抬手揉了揉脸。

好在随着苏彤提出要去地里烩番薯,陆老夫人和孙红梅终于从猪崽的兴奋劲里出来。

魏家人齐心协力在家附近空地垒窑烩番薯时,魏家村的好些人也在聊他们家。

“这次我看到了,魏光亮家那个阿彤,带了整整一后尾箱的东西回来,别说过年的零食不用买,接下来一年都不用买了。”

“这么多?之前大家还笑魏光亮夫妻对外甥女这么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养大了还不是别人家的。没想到啊,对他们这么孝顺。”

“事到如今,我不得不佩服孙红梅打得一手好算盘。”

抚养姑子的女儿,按头嫁给陆家。这一个个决定在当时看来多少有些难以理解,可现在回头看,没有一个是错的。

一妇女一脸羡慕,道:“魏光亮夫妻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亲生女儿和儿子都考上了高中,哪怕将来没考上大学,凭着高中文化,混的也不会差的。”

这些年他们供养孩子有多辛苦,将来的福报就有多大。

有一村民后悔了:“当时我家大丫读书成绩不错,当时应该让她继续读初中的。”

咬牙忍忍,现在也初中毕业了。村里出外头打工的人回来说,如果初中毕业,进厂里打工能当个文员呢。

有些影响是正面的,需要的时间可能很长,一年,两年,五年,甚至更多,但它确实会一点点影响、改变着他人。

魏光亮夫妻可能都没想到,他们只是觉得读书很重要,想要孩子不再跟他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就必须多读书。除了读书他们也想不到第二个办法,却有一天会让“读书不如早点帮家里干活”的村里人,也慢慢看到读书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