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送东西

送完人,辜四维回家,四翠做饭把五脏庙给祭了,洗了个澡之后,待气温下来便各自回房睡觉。

这时候也没什么失眠不失眠的,都干了一天的活了,想失也没有地方失去,别说是沾着床了,沾着地都能着。

每天的日子差不多就是这样的,起床干活和吃饭睡觉倒腾着来。没空想别的,也没有时间想什么风花雪月。

日子过的到真是挺充实的,让辜四维有一种像是又回到了以前自己学技术的时候。

刘福林老爷子的信儿比辜四维想的时间要晚上很多,差不多辜四维家里的活干要干的差不多了,老爷子这过才来通知,说是定好了日子,让辜四维和他一起去交易。

原本辜四维想着偷会懒的,结果这懒也没有偷成,跟老爷子出发的时候,自家的活已经干完两三天了,连着辜四维一起,所有人都歇过来了。

准备出发,辜四维问杨传伍借了牲口,因为有刘福林跟着,所以辜四维这次不光是借了骡子,还借了一头黄牛。

骡子和黄牛都不是用来骑的,辜四维准备往工厂去送些东西,新制出来的粉条子得送一送。

掰着指头一算,辜四维这才发现,来村里大半年,自己这边结交的朋友还真不算少,比自己在几十年后的朋友都多。

吴道荣家要送的,这是一定的,还指望着他收自己的东西呢。

胡彦秋家那得是排第一位的,现在虽然两人没什么小动作,时不时的连亲个嘴什么的胡彦秋也不让,但是胡彦秋没有揍辜四维,那已经把事实摆的很明了了,估计现在辜四维拎着礼物上门都没什么大问题。

所以胡彦秋家得送,不光是得送还得往大了送。

自家的傻徒弟家肯定也得有一份的,不说别的,这么多工具都是傻徒弟和他老子帮的忙,于情于理不送一点过不去。

宋瑞那边也要送,人家这边报信的事儿可不算小,所以宋瑞家那一份跑不掉,只不过这次不送罢了。

徐从文和朱士明家也得送,不过徐从文家得重一些,朱士明家得轻一些。

如果是几十年后,辜四维可不会烦这破心思,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他到了新环境,得适应新环境,不能瞎着眼拼头铁,把个人情世故扔到一边,这个时代不是几十年后,年轻一辈生活的几乎等于断亲。

这东西辜四维也不明白,但是他现在有军师了,不是刘福林啊,老头也不知道辜四维和这些朋友到底是什么交情。

辜四维的军师是胡彦秋,对于这种事情,胡彦秋可比辜四维要顺手多了,听到辜四维这么一说,花了半个小时就给安排上了。

反正辜四维是看不出什么差错出来。

带的东西有几种,新出来的粉条子,粉面子那是大头,像是胡彦秋和乔逸同家还有粮食,别人家就没有新打下来的大米。

还有就是自家种的一些蔬菜,像是南瓜什么的,都是辜四维家菜地长的,也是四翠的劳动成果。

最后成行的时候,两头牲口的背上背的是满当当的。

“这……你是准备搬家么?”

按着约定的时间,辜四维早早的在村子口等着刘福林。

没有办法,辜四维这边的东西多,很多东西现整理肯定是来不急的,所以辜四维把东西列个单子出来,先运到村里以前的老宅,也就是现在孙秋妹两口子住的院子。

到了深夜,辜四维起床和孙秋妹两口子一起把牲口牵过来,把东西扎捆上了牲口。

等着刘福林过来的时候,东面已经翻起了鱼肚白,周围也鲜亮了起来,虽然太阳没有露脸,但是晴朗的一天是跑不掉了。

现在天气已经凉爽了,进入了八月末,山里的气温就已经不像外面那么热的蒸人,早晚甚至都会有点凉意。

这时候正适合赶路。

刘福林这边也是卡着时间过来的。

老头没有带多少东西,一个拎包,里面揣的就是瓷器,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手提包,这玩意并不是几十年后那种手包,而是拎在手上的包,很土的颜色——灰绿色。

就算是这时候看着也有点碍眼,但是却是市面上最流行的手拎包,只要是在街上看到拎包的,最少两成是这种包。

有人会说这也叫多?比它多的是绿军挎,这东西的保有率是神级的,绝对没什么包的单品能有它在此刻中国出现率高。

刘福林知道辜四维要带不少东西,但他真没有想到带这么多,一看到眼前的景像,差点把老头镇的一激灵。

辜四维笑着说道:“都不是什么重东西,就是看着多,大多数都是粉条”。

粉条是非常占空间的,尤其是民间制的粉条子,大小长短不一,回绕的圈数也是看制粉条人的心情,这东西还不能压,一压就碎,因此自然占空间。

“这粉条子好”。

刘福林也不是头一次见辜四维家的粉条子,但是每见上一次,老头都要用手撇这么一根,放到嘴里嚼上一嚼,然后夸一声好粉条子。

辜四维已经习惯了,所以并没有说什么,也没有觉得这事不好什么的。

大家都这样,不光是刘福林,很多庄子上的老人见到辜四维家的粉条子都会来这么一下子,这可能是这些老庄户人家对于好农副产品的肯定,至少辜四维是这么想的。

“别好不好的了,您把东西放牲口背上,咱们出发了,天也不早了”。

这趟只能靠自家的十一路,也就是两条腿了,所以辜四维觉得早上去早点到,办完了老头的事,自己让他先回来,到时候自己省点事,还是用空间回来。

刘福林却是摇了摇头,小心把自己的手提包抱在了怀里,把军挎给放到了牲口背上。

“出发!”

随着刘福林一声,辜四维轻轻在黄牛的腚上拍了一下子,老黄牛便慢悠悠的走了起来。

骡子到是省心,见黄牛一动没有人催它,它自己便跟上了老黄牛,在老黄牛的身后挪动着步子。

刘福林也不着急,跟在黄牛的侧身后,手中牵着牛鼻绳,另一只手中拿着手指粗的柳条。

这东西在辜四维看来是抽牛的,但是走了个把小时,柳条一下子没有落到牛身上,直接成了帮牛赶苍蝇的苍蝇棍。

黄牛的步子慢,骡子又怎么可能走的起来。跟在骡子后面的辜四维自然也是这速度。

好在老辜是有心理准备的,并没有焦急,也不紧不慢的跟着队伍,没有催也没有脾气,就这么如同散步一样向着工厂的方向去。

早上出发晚上到,这就是老黄牛的速度。

“您在这边等我一下,我去送东西去”辜四维见到了路口,便和刘福林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