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义与不义(第2/2页)

“看来此番楚国亡定了,我得尽快融入秦人的统治下才行。”

吴广低声自语,相比于那些不知形势变化的无知黔首,读过书略有文化的他,自然能感受到时代正在变化。

秦人来了。

这个延续了八百年的荆楚之国,恐怕也将不复存在。

……

鸿沟之水缓缓流淌,数不清的舟师船只自北而来,将大量的粟米粮草从荥阳的敖仓处运来,沿途补给大军粮秣。

这也是王翦要派赵佗先取阳夏的原因,秦军的粮道,决不允许出现任何可能的危险。

数十万大军在鸿沟侧的宽阔地带,开始安营扎寨,一眼望去,连绵不绝。

除了一部秦军被王翦派遣南下夺取固陵外,剩下的数十万大军要在此处停留一夜,然后再继续南下,过固陵而进逼淮阳,便可看到屯聚于彼处的项燕楚军。

军营大帐外,羽葆龙旗飞扬。

“终于要决定了接下来的战略部署了。”

赵佗正了正头上的鹖冠,向着王翦所在的军营大帐走去。

如今秦国大军已至于淮阳以北,南方的杨端和军团也开至上蔡附近。

楚国方面,项燕统率的数十万楚军则龟缩于淮阳附近,一副要在彼处展开大战,顽抗到底的模样。

战争形势已经清楚,这一日王翦召诸将议事,就是要进行接下来的战略规划和部署,决定如何展开这场灭楚之战。

是集中兵力,与项燕决战于淮阳城下,展开一场惊世大战,一战而定输赢。

还是将庞大的兵力分散出去,四面出击,攻城掠地,将偌大的楚国分割吞食。

亦或者……

想到最后一个可能。

赵佗的嘴角不由勾起一抹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