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回 父女团圆泪涟涟(第2/2页)

说罢重重一拳砸在地上,打得地面都颤了颤,众好汉察觉此拳力道,都是一惊:怪不得此人在明教,坐到恁般高位!

李师师听得张自发等人名姓,依稀记得自家幼时,左邻右舍果然有这几家,晓得果然是自己亲生父亲,大哭一声,扑上前抱住王寅,又见他右拳皮破血出,痛心不已,扯住他手,哭道:“爹,女儿能和你重遇,已是上天垂怜,却不可戕害身体。”

王寅老泪纵横,哭道:“是,是,为父的必要善养身体,看着你子孙满堂,过得安乐,方才安心。”

潘金莲、扈三娘与李师师相处日久,感情早已深厚,此刻见李师师父女团圆,都不由替她欢喜,激动之下,二人紧紧抱在一处,呜呜大哭。

玉藻前见了,忙上前抱住曹操,她虽然心机深沉、心志坚毅,毕竟也只是十几岁少女,随老曹远赴异国,偏偏身怀六甲,老曹又数月不在身边,心中岂无惆怅?平素都自家消化了,此刻见了这般场景,却不免触动情怀,抱着老曹哭得梨花带雨。

“啊呀!”老曹连忙安慰:“你是有身子的人,可不能这般哭,乖,师师父女团圆,乃是好事,你们一个两个,哭什么哭。”

却听李师师说道:“爹爹放心,女儿如今过得很好,我家夫君英雄了得,并不以女儿过往而见弃,待我极好,家中姐妹,也都相处得来,如亲姐妹一般相爱……”

说到这里,王寅忽然起身,看向曹操:“武大郎,你于风尘中打救出我女儿在先,促成我父女团聚在后,这番恩德,山高海深!大恩不言谢,王某也不同你多言,只是从此之后,我这条老命,愿替你刀山火海!”

高玉在一旁见兄长与爱女重逢,也自感动的抹泪,闻听此言,慨然叫道:“不错!你对我王兄有恩,就是对我高玉有恩,高某这条命,也任你驱策。只是你要对我贤侄女好些,她半生命苦,你当怜之爱之!”

老曹恭敬一礼:“世间岂有岳父谢女婿道理?我能娶得师师,乃平生之幸也,师师宜室宜家,我自当珍她爱她,岳父和高先生尽管放心便是。”

王寅却摆摆手:“休急,王某话还不曾说完。我王寅虽可奉你为主,毕竟还是师师的爹,以前不知倒还罢了,如今既得团聚,自然要为女儿撑腰。”

他一眼看过扈三娘等人,语重心长道:“女婿,听我一言,人生在世,当惜福禄,你这几个妻妾,连金芝在内,个个都堪称绝色,我看那赵官家后宫,也挑不出这般五个好女子来!”

老曹闻弦歌而知雅意,苦笑道:“岳父之意,小婿深知。岳父且放心,有她五个相伴,已是上天见怜,小婿绝不是得陇望蜀之人也。”

王寅听了大为满意,扈三娘几个对视一眼,眼泪还未擦干,已忍不住笑了起来,纷纷上前拜见王寅,口称:“伯父既来,我们姐妹终有依靠也。”

王寅见扈三娘等人和李师师极亲热,也自安心,当下拉过高玉:“师师,见过你高叔叔,高叔叔乃是我的至爱亲朋……”

他们这里相互引见,老曹站在一旁反而无事了,四下望去,忽见远处一架车儿,一个俏丽女子,似嗔似怨的望了自己一眼,拉上帘子,那车儿咕噜咕噜开往城里去。

“啊呀,是她!”

老曹陡然想起自己的邻居,顿时懊悔:五美相伴,固然称心如意,然而六六大顺,岂不是更为吉祥?

正自出身,忽然闻得一声干呕,连忙看去,却是方金芝皱着眉,捂着小腹,低头吐出几口清水来。

老曹忙上前关心道:“莫非路上受了风寒?快快回城,找个大夫看一看。”

方金芝摆了摆手:“不必小题大做,大约是骑马骑得太久,颠簸的有些恶心。”

潘金莲却是面色一变,拉着李师师道:“啊呀,去年玉藻前妹妹来时,可不也是这般情况?”

李师师面色也是一变。

扈三娘震惊道:“莫非这个妹妹,竟是怀了身子?”

老曹一愣,算了算时间,附耳问金芝月信,金芝面红耳赤,缓缓摇头。

当下众人赶车乘马,匆匆回府,沿途经过王婆店铺,老曹喝停马车,王婆见了,顿时拿出个欢天喜地的笑脸,飞奔来迎接,满口好词。

老曹笑道:“你这婆子,既是近邻,不必多礼,来来来,且劳你大驾,替我夫人把一把脉。”

王婆大惊:“啊呀,老身只会把喜脉,别的却不擅长,还是另找真正名医方好。”

要不如何说这婆子心思转得快?在她想来,老曹既然找她把脉,多半是看妇人有孕也无,但是老曹出去几个月,夫人都在宅中,若是把出个喜脉来,岂不是人头滚滚的大事?这婆子如何敢往里参与?

一边说一边偷眼去看潘金莲,暗自骂道:这个小娼妇,好不省事,眼见武大做到这般大官儿,还跟偷鸡摸狗,岂不是自家找死?我可万万不能沾染。

正要回身,早被曹操拉住:“有你这大国手,我还费事找别人做甚?金芝,你出来,让王婆替你把一把脉。”

金芝两个字叫出,王婆一颗心,总算回落肚里。

有分教:廿载悲欢骨肉分,一朝团聚天下闻。金枝又挂麒麟果,长羡金莲苦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