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一十章,民族意识的真正觉醒(第2/2页)

连那些一向鄙视武夫,说当兵的是丘八的酸臭腐儒,此时此刻也都纷纷的挥毫泼墨,有种投笔从戎,保家卫国的冲动出来。

当然,现在的大明并不需要他们去投笔从戎,但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等历史上爱国诗人的诗词现在也是一下子就在大明火爆起来。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这些爱国诗人的著名诗词也是迅速地火爆起来。

连带着青楼楚馆里面的姐儿们也都开始用这些诗词来作曲、唱歌,抒发自己内心之中忧国忧民之情感。

至于新学的学堂里面,学生们也都纷纷用自己稚嫩的文笔抒写自己的爱国之情,表达自己内心对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自豪感。

朝堂之上,以前的时候,这些大臣们,很多时候都是只认自己同乡、同门之类的,争权夺利的非常厉害。

很多时候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为这个国家去思索一些事情,去想着做一些实事和好事。

就如同在以前,文官们和武将勋贵们对立。

这朝廷的边防空虚,边军连饭都吃不饱,武器装备更是完全不行,鞑子屡屡南下,劫掠边关,烧杀抢掠。

然而朝廷之上的文臣们,他们掌握了大权,他们明明知道是应该要去整顿军务,重视边防,调拨更多的钱粮过去支持。

但是他们并没有这样做,因为文武官员的对立,他们甚至于还不不断的打压武将,不断的压缩边军的开口,贪墨边军的粮饷等等。

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们内心之中毫无波澜,甚至于不会有丝毫去考虑整个大明朝的,因为在这些官员们看来,即便是朝廷亡了又如何,改朝换代还不是要靠他们这些文官来统治。

所以大明朝强弱和他们没有什么关系,他们更在乎的是自己手里面有多少的权力,有多少的银子,自己的家族是否能够因此变得更加壮大起来。

这就是典型的民族意识没有觉醒的一种表现。

当然民族意识觉醒之后这样的人依然还是有很多,但更多的还是不断涌现出来的为国为民族牺牲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