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七十六章,新学也是博大精深(第2/2页)

同样也是百里挑一,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极其的残酷。

胡希文能够一次性就考过,这也说明了胡希文确实是非常的有才华,能够得到四川学政的赏识。

孙云和陈茂义就没有那么轻松了,别看他们和胡希文称兄道弟的,但其实他们都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了,比胡希文的爹年纪都更大。

只是读书人嘛,从来不看年纪的,只看级别,大家都是举人,一同参加科举考试,这就是同期了,又都是四川人,那就是同乡了。

这就是关系了,以后谁飞黄腾达了,这个都是极为重要的关系,以后还要经常往来的。

“孙总,陈总,不必气馁!”

“这次科举考试改革,说不定就是我们的机遇,到时候我们三人要是能够同时高中的话,这也是一桩美谈!”

胡希文笑着安慰道。

“对,对,胡兄说得对,说不定这次我们三人都能够高中呢。”

孙云、陈茂义一听,顿时就开心的笑了起来。

这科举考试的时候最喜欢听到的就是这话,高中、金榜题名等等,最忌讳的就是听到名落孙山,屡试不第之类的词汇了。

“继续看书,继续看书,好好的抓紧时间,2个月也是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

“听说这次的主考官是当今内阁次辅王守仁王公,王公才华横溢,刚正不阿,又是内阁大臣,如果能够得到他的赏识,这以后可就飞黄腾达了。”

“是啊,是啊,继续努力的学习,新学博大精深,不过这次是第一次引入新学的内容,想必不会太难,只要我们略微学习,还是能够有所收获的。”

“听说了嘛,有不少的学子跑去东华门闹事了,说是扬言要罢考呢。”

“别瞎去凑热闹,到时候天子一怒,直接取消功名和考试资格的话那就完蛋了。”

“就是,这天子引入新学,那也是为了我们这读书人好,为的是江山社稷,为的是大明的长久繁荣,多学习一些东西总是好的,他们在哪里闹,能够又什么好处?”

“这次的科举考试变革,听说是当今内阁首辅刘公主导的,朝中虽有大臣反对,但大部分的大臣都是支持的,天子对此更是支持。”

“就是,别理会那些人,我们好好读书,到时候一举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