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云梦粮仓(第2/2页)

“如果没有机械,纵然是我大明人可以移民到辽东去,这一人能够耕种的土地依然有限,纵然是累死在土地上,一个人耕种几十亩地都已经是极限了。”

“如果没有机械,这一个妇人一个月也不过只能纺织出不到2匹布,而使用机械,一个工人一天就可以纺织出上百匹布来。”

“以前的时候,一个人走路,即便是再快也不过日行百里,但是现在,有了汽车、有了火车,日行千里也是很轻松的事情。”

“这个就是智慧的力量,是科技的力量,是机械的力量。”

钟藩点点头笑着说道:“只有真正明白了这些,你才会明白我大明为什么能够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

“而这些都是那些酸臭腐儒们所说的奇巧淫技,是他们所说下三流,旁门左道,他们所提倡的东西在我们这片土地上已经运行了几千年。”

“但是几千年的时间来,我大明何曾有今日的繁荣鼎盛,我大明百姓何曾有今日的富足?”

钟藩算算传统文官当中的开明分子,他看到了机械的力量,看到了科技的力量,所以他会积极的去了解和推动这个的发展。

他和一般的酸臭腐儒、迂腐文官是不同的,所以一直以来也是最拥护和支持刘晋新政的官员,他亲眼见识了大明由原先内忧外患的大明变成了如今国富民强的鼎盛大帝国。

他也亲眼见识了河中地区机械化农业给农民们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巨变,很多移民去的时候还是一个光棍汉、穷光蛋,但仅仅只是一两年的时候就有了千亩良田,有了养殖场,家里面买上了几个女奴做小妾,孩子生了一大推。

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变化?

这一切难道还是以前那些酸臭文官们所提倡的仁义道德所带来的?

不是,真正给大明带来翻天覆地巨变的正是以前大家所根本看不起,不重视,认为是旁门左道的科技和机械。

没有科技和机械的力量,大明根本就不可能有今日的富饶和繁荣鼎盛,纵然是明军再强,可以开疆拓土,大明也不过是重新汉唐之风,但却是依然无法守着这些新开拓的土地,老百姓依然无法真正的富裕起来。

一旦国力衰弱,历史又会再一次的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