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秦王的泡馍(第2/2页)

要谢的,老李头是流着泪在吃饭,这样的饭往年里过年也吃不上。可现在,这还不是什么节呢,肉是家里的肉,面也是自家的面,这就是自家吃得起的饭呀。

呼啦啦的吃着,李元兴可以清楚看到许多壮汉在抽泣着。

李元兴只有一块饼,放在碗里就是一碗底,倒是那块肉足够厚,全是精肉。

而其他人,有五块饼,六块饼的。

可厨子给的汤也不多,肉也就是薄薄两片。就这样,这碗饭也足以让大伙感动了。

这三个月来,他们刚刚搬到这里,村子里秦王庄出钱盖的,家里的粮也是秦王庄给的,就算有粮谁敢放开吃呀,照样天天去挖野菜,再种些菜去长安换些阵粮粗米。这有肉,白面,当今是头一回呀。

李元兴放下了碗,坐在那里默默的点了一支烟。

这仅仅只是一个秦王庄,只有整个大唐的人衣食无忧了,这才算是完成了第一步。

李元兴原本计划着,早上的时间用来视察农庄,到下午的时候去工坊看一看,最近工坊那里的进度有些过快了,仅是木器活这一块,有三成的木匠都是在院中干活,因为房屋太少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外面的订货量太大,大到许多低等工匠被强行提高了工作位置。

并不是说,低等工匠不用心。

事实上是,低等工匠就算非常用力,制作出来的东西也远远达不到精品。

只是大唐这里还没有什么质量体系认证,东西只要将就着能用就行,就算有些小毛病,象犁这样的东西,回去后用上两三年出了小问题再找个木匠整修一下,保证还能再用几年。

所以也没有人投诉。

几个工坊的头,还有那四个三等大匠却已经写了书面的东西呈到了李元兴面前。

减产,减少订单,这才唯一的办法,工匠不是一天就能成为优秀工匠的,一个杂工至学徒,再从学徒到匠人,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勉强合格,这还是在师傅用力教的前提下,可秦王庄这边许多的活计,都是需要至少是七等匠人才制作出优秀品的。

这会,农户们一感慨,一伤感,一激动。

李元兴去工坊的心情没有了,索性安下心来就在村里召集所的有村长,讲一讲一体农化发展吧。反正李元兴也是早就有这个打算。

至于说今晚回现代需要准备的东西,李元兴相信武曌会准备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