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陈道俊上新闻接受采访(第2/2页)

就只有这点眼光吗?

报纸上明晃晃的写着:

『寒国产业银行寻求收购M国巨型金融集团雷曼兄弟,我们已经提出了具体的收购条件。

建议以每股23美元、18美元和6.4美元的价格进行三项收购。』

陈道俊吐槽了一句:“还去收购雷曼兄弟,简直是不知死活……”

“你确定吗?”

“当然,雷曼兄弟并未受益于M国政府的救助,因为真的逃不掉,我看啊,很快就会破产。”

雷曼兄弟破产后,志在成为全球投资银行的野村证券,将会收购雷曼兄弟的亚洲和欧洲部门。

在雇用所有员工的情况下,欧洲分部的收购金额仅为2美元,亚洲分部为2.25亿美元。

拥有11万亿韩元股权资本的野村证券将其视为成为世界级投资银行的机会,因此毫不犹豫地投入了这笔资金。

以每股23美元的价格购买一家只需2美元即可购买的公司的股份。

陈道俊推测,要么野村的负责人是白痴,要么,就是在隐藏肮脏的交易。

寒国产业银行一家全国性银行,收购即将倒闭的雷曼兄弟,必然会造成巨额亏损,而这些亏损最终还是要靠人民纳税人的钱来承担。

人们的钱被花在错误的事情上本来与道俊无关,但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我需要召开新闻发布会,作出警示。”

“什么?警示?”

“对,这是对M国金融危机将演变成金融海啸,并会迅速袭击寒国的预言和警告。”

李学载皱了皱眉。

他不明白,这么做的意义何在。

假如预言为真,陈道俊明明可以提前布局闷声发大财,假如预言为假,那无疑会被民众群嘲。

陈道俊笑了笑:“这不是警告,而是提前引爆炸弹的意图,只剩下几天了,雷曼破产的那一刻预示着全球经济的崩溃,我拍什么新闻都无所谓,但我需要在这个场合增加我的话语可信度。”

“你要从政吗?你在哪里建立信任并花费它?”

李学载皱着眉头,因为以前的陈道俊做事很低调,从没如此张扬过。

“当然不是,你说,如果我曝光顺阳集团接班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舆论会不会站在我这边?”

“过两天召开新闻发布会,顺阳集团在迪拜和伦敦两只脚都陷了进去,我来再推他一把。”

李学载默然无语。

……

“我预测,M国政府即将注入数千亿美元的公共资金,超过800万所房屋将被迫断供,贝尔斯登破产,抵押贷款在全美范围内被冻结,事态无可挽回,我向你保证,雷曼兄弟绝对会破产。”

“陈道俊先生,你说的雷曼兄弟,就是寒国产业银行正在洽谈收购的同一家公司吧?”

“对,全世界只有一个雷曼兄弟。”

“我可以将这理解为收购谈判是错误的行为吗?”

陈道俊眼神坚定地对着镜头:“大错特错!不管我怎么想,我都无法理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国民的钱都是大家辛辛苦苦一分一分攒下来的,如果一家公司破产,到时候其股票价值为零,现在以每股26美元的价格购买很快将一文不值的资产?要我说,还不如用那钱买块路边丢的石头。”

随着发布会的进行,陈道俊的怒火似乎渐渐上来,他压低了声音。

“十年前的事情,你已经忘记了吗?M国金融危机已经给全球经济蒙上了一层乌云,在政府没有做好充分调查的情况下,向一家该死的公司投入资金无异于对纳税人的背叛。”

记者的眼睛越来越亮,顺阳金融的掌门人对寒国产业银行开炮,多么完美的话题:“您是在将M国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进行比较吗?”

“本质上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是震中是M国,而不是亚洲。”

IMF这个词一出,记者们就沸腾了。

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松懈的时候,采访还没完。

“陈先生,你的意思是像IMF这样的危机又要开始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很强大。

这就像一个国家的创伤,许多寒国企业一旦签了卖身契,就永远无法摆脱。

“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特别是,需要对每个机构进行严格的分析,我认为,永远不应该表现出懈怠。”

陈道俊说的斩钉截铁!

这是年轻的寒国沃伦巴菲特的话。

经济杂志的头版登了道俊的侧脸,ZY杂志的经济版登了道俊的脸,和娱乐杂志没什么区别的体育报纸也登了道俊的采访照。

此外,其他广播公司也不例外,纷纷在黄金时间播出采访全程录音。

他们都是资深媒体人,知道顺阳集团第三代投资天才的称号是保证收视率的万无一失的底牌。

到目前为止,财阀从未向国家机构发出警告。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只在大学或经济研究所担任过这一职务,或者努力赚取财富。

而财阀成员公开接受采访,并向银行开炮,这是一个非常罕见的事件,所以道俊成功地引起了公众的注意,舆论对道俊有利。

寒国开发银行陷入一片混乱,似乎在一天之内就放弃了对雷曼兄弟的收购。

因为只是一个意向,并没有具体的计划,所以他们很快就退缩了。

道俊得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结果。

一直沉默的大学经济学教授们犹如吃了兴奋剂一样,一下子纷纷开火,多家经济研究机构纷纷发表研究论文警告前景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