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资本家的崛起(第2/2页)

这不就皆大欢喜了?”

杨丰说道。

冷兵器也可以啊!

钢片弩可不比火绳枪差多少。

至于铠甲的确没有,可他给手下做厚点的棉衣,这个总可以吧?这种地方不穿厚棉衣冬天肯定冻死,那么棉衣里面加个生丝内衬,这个也肯定没问题……

厚的生丝内衬可是能当初级版防弹衣的。

朱棣皱着眉头看着他,估计搞不懂他想干什么。

“大使到底图什么?

这种苦寒之地就连女真都不愿意待,要不是别无选择,就连他们也不住这里,在这里垦荒种田不说一粒粮食打不出,至少养不活自己。

大使在这里搞商屯,最后就是白白往里填。”

张玉忍无可忍的问道。

“图什么?

我就图这么好的地,不能就这么白白丢给蛮夷。

我就图这大好河山,怎么就不能成为大明百姓繁衍生息之地。

至于投入产出,这个就与你们无关了,杨某自己掏黄金,最后就算是赔也是赔我自己的,人总要试试,万一就能成了呢?我搞商屯,若是能成功,你们的驻军有了军粮,朝廷多了新的州县,皆大欢喜的好事。

不成也是我自己倒霉!”

杨丰说道。

他其实也属于冒险。

毕竟他只能确认这里肯定能种大豆高粱。

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但想要能够形成稳定的农业,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机械化,否则单纯靠人工是肯定不行,毕竟无论大豆还是高粱都属于广种薄收,所以还得制造足够的播种机。

好在这个不难。

至于耕种的牲畜就简单了,无论牛马都可以很容易得到。

另外就是招人了。

这个……

砸钱呗!

他又不可能缺钱。

回头卖给朱元璋一批手榴弹。

“此事非小王所能决定,需上奏朝廷。”

朱棣说道。

“那就快一些,不过要是这样的话,我觉得还是应该去奚关城。”

杨丰说道。

“你就那么想弄死猛哥帖木儿?”

“大王误会了,猛哥帖木儿死不死对我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那个地方我真的有用,要是你们皇帝真同意了我投资计划,那我总不能从南方招募民夫走到辽东吧?那得走大半年,所以我得需要海运,从南方海运可以乘着东南风到图们江再到奚关城。

然后从奚关城到胡里改江,剩下就是顺流直下了。”

杨丰说道。

的确,从南方到松花江流域,最简单的路线就是海运。

“海运,那岂不是得走高丽?”

“怎么,李成桂不准吗?他一个权知朝鲜国事,临时工而已,难道有权对大明做什么指手画脚?”

“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