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这个内战打着打着,怎么就变成殖民扩张了?(第2/3页)

不过封杨起隆当直隶总督的承诺,康熙就想赖掉了。

康熙现在可以牢牢掌握的地盘,就是一个山西,一个直隶,一坝上草原……他怎么可能把直隶交给杨起隆?何况这个杨起隆还到处说自己是北周大将军杨忠的后裔,这个杨忠不就是篡了北周的杨坚的爹吗?

这个杨起隆一天到晚和人说这个,是想做什么?一定是想报自己祖上灭高句丽灭来灭去都灭不掉,结果还把自家的朝廷赔进去的大仇吧?

所以康熙就准备很慷慨地给杨起隆一个征服朝鲜王国的机会……如果杨起隆打下朝鲜,当上了国王,杨忠、杨坚、杨广他们爷仨泉下有知,一定会非常高兴的吧?

“杨三哥,可喜可贺啊!”

曹寅就在袁林静的书房里面,看见杨起隆走进来就急不可待地向他道喜了。

杨起隆闻言就是一愣,“寅哥儿,你就别和我开玩笑了……摄政王都没了,我还能有什么喜事儿?”

“摄政王没了不要紧,皇上准备接盘小弥妹子了!”曹寅笑道,“三哥,其实皇上早就惦记上小弥了……这次总算是得逞了!而且皇上还不嫌小弥妹子不是完璧,准备立她为后。

当然了,对外还是得说皇上娶了你们天津卫杨家的姑娘当大老婆。反正小弥是以那拉氏的名义进裕王府的,这次换本来的姓名,大清门里抬进去!”

“这个……”杨起隆都有点不敢相信了,之前曹寅说什么康熙要娶小弥当皇后,他就不怎么相信,现在居然成真的了!那么当直隶总督的事儿呢?

“寅哥儿,”杨起隆马上看着曹寅问,“我记得你还和我说过皇上还要封我当直隶总督!”

曹寅笑道:“三哥,这个直隶总督……有什么当头?这是个流官,当一任也就几年功夫,无非就是捞点银子。可是你现在的北洋通商大臣不是更容易捞银子?”

杨起隆有点失望,不过没等他开口说康熙帝坏话,曹寅就把特大喜讯抛出来了,“三哥,皇上虽然不打算让您当直隶总督,但是却准备给您一场可以传子传孙的富贵!”

“传子传孙?封爵吗?”杨起隆满不在乎地问。

“封爵是肯定,那不算事儿……您是皇后的哥哥!”曹寅道,“皇上给您的传世富贵是先当朝鲜的监国,再谋朝鲜的国王!”

“什么!”杨起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寅哥儿,你可别和我开玩笑!这可是一国啊!我,我何德何能,怎么就可以平定一国?”

“可以的!”曹寅笑道,“朝鲜是大清藩属,最近有点不服管,所以大清派出监国去管理朝鲜是天经地义的。而朝鲜知道大清现在遇到的麻烦,一定会拒绝让监国您赴任的。到时候您就有了讨伐朝鲜的借口,朝鲜兵弱,你再用力猛一点,把有资格即位的李朝王族都做掉,您不就能以监国的名义实际上掌握朝鲜一国之政了吗?到时候你在收买一下人心,剪除一些异己,制造一些祥瑞……这不就水到渠成了?”

还别说,曹寅给杨起隆指出的这条夺国路线图可行性还是相当高的!而且对杨起隆而言,显然是一条极佳的出路。

他其实有点“人菜瘾大”的毛病,和那个耿精忠有点像。

不过他的菜是相对泱泱中华而言的,以他的实力要是去搞朝鲜,而且还能得到大清、大明的支持,应该不会输吧?

杨起隆闻言大喜,笑着问曹寅:“寅哥儿,这事儿您怎么那么顺溜啊?”

“那当然了……”曹寅笑道,“三哥,你知道我祖上是谁吗?”

“您祖上……啊,曹孟德啊!”杨起隆赶紧冲曹寅拱拱手,“失敬,失敬……寅哥儿,你可是家学渊源,这次你一定得帮我,我们一起去朝鲜篡个国怎么样?”

曹寅摆摆手:“怎么能叫篡呢?这叫顺天应人!”

“对,对,顺天应人!”杨起隆拍了拍巴掌,“咱们一起顺天应人!以后有福同享!”

“好,一言为定!”曹寅笑着道,“杨三哥,既然您都答应了,那麻烦您再写个折子给皇上……”

杨起隆一愣:“什么折子?”

曹寅道:“写个报功的折子!前两天的永定河大战您是有功的!

另外,您再写封信给小弥,和她说说改嫁皇上的事儿……这个福全是好不了的,小弥实在没有必要给他一直守着,而且小弥也对得起福全了,该改嫁就改嫁!

她改嫁了,您才能当大清的国舅!您当了国舅,皇上才能放心让您去朝鲜监国。”

杨起隆叹了口气,点点头道:“好,我写……可惜裕王了,挺好一个人,眼看着就要没了。”

……

“双玉兄,这次可多亏你了!要不然这大清可就要被大明国拉过去了……那样,将来的天下多半又要姓朱了!”

“皇上,外臣只是奉命行事,我爷爷也视大明为强敌,所以就想和大清结盟联手……也不是为了灭了谁,不过是想维持这三四分天下的平衡而已。”

“朕也是这么想的,虽然天下终究是会一统的,但那也是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后的事情了。我辈都未必能见着……现在维持三四分的天下,是最好的!对了,朕得了大河南方面的奏报,说大明的李中山正屯兵汜水关前和大周皇太孙吴世璠在对峙!你这次南下,要不要顺道支援一下吴世璠?”

北京城西南,卢沟桥上。

康熙皇帝正在和吴世珏话别……卢沟桥的西岸,两万大周兵正整装待发,而卢沟桥东,则是同样数量的清军。

而康熙、吴世珏二人,则立马桥上,面对面在交谈。

吴世珏是在永定河大战后的第五天,得到吴三桂让他马上南下去河南归到吴世璠麾下的圣旨的。

而吴三桂急令吴世珏南下的原因,则是上洛的李中山和由南阳北上的吴世璠在汜水关,也就是虎牢关一带发生了冲突。现在两军数万人正在汜水关一带怼着呢!

不过双方并没有发生激烈冲突,只是稍微接触了一下,吴世璠就退守关隘,而李中山则屯兵在了汜水关附近的广武山。

话说回来,现在大明、大周对峙的位置,对大清好像有点不尊重啊!

因为无论是汜水关还是广武山,全都是大清的地盘!

而李中山、吴世璠两人争夺的洛阳,现在虽然还在清军手中,但无论大明、大周,好像都已经将洛阳当成了一件和大清没有一文钱关系的战利品了。

而康熙现在受困于内部不稳,所以也无力出兵支援……所以就只能指着大明、大周来个两败俱伤了。

“不瞒皇上,”吴世珏道,“爷爷的确让我去河南走一趟……不过我不是去和李中山打仗的,我是去解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