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咱们的背后可是南京!长安就在我们的前方!(第2/3页)

周昌接着又道:“咱们拼了命抢下栖霞山又如何?天下为公之世实现吗?朱三太子会愿意安安分分当个虚君吗?卢三好会和吴三桂一刀两段吗?耿精忠还有尚之信……这两个狼狈为奸,居心叵测的贼子会幡然悔悟吗?南京城内的东南名儒又有几人会视中堂您为天下支柱?应天府江南五县的黎庶和团练战兵,会因为主公在栖霞山和鞑子血战,就唯主公马首是瞻?”

王忠孝哪里不明白周昌的意思?

只有在南京之战结束后拿到南京的控制权,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而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无论他采取了多少见不得光的手段!

“那就……进军聚宝山?”王忠孝思索着说。

“把岳乐当在南京外城之外?”周培公笑道,“南京城中的衮衮诸公连炮声都不一定听得清晰,这……不大合适吧?”

“那就屯兵孝陵和孝陵卫吧!”王忠孝终于下定了决心,“孝陵是太祖皇帝陵寝,又位于紫金山之上,既易守难攻。也不容有失。而孝陵卫城又是南京东面的要冲,和紫金山上的孝陵互为犄角,二者必须同守!咱们就在孝陵卫和孝陵,守着明太祖的坟头,打一场南京保卫之战吧!”

周昌一拱手道:“中堂英明,那咱们现在就全军移驻孝陵卫吧!”

“全军移驻?”王忠孝想了想,又看了眼身边的杨小环。

周昌点点头,“主公的家眷和莫愁湖王府内的财物都带走……防人之心不可无!您的家眷要是留在莫愁湖,您回一趟家都是在冒险!”

这个周昌果然是越来越周道了!就是这个心思有点黑暗了……不过现在耿精忠、尚之信这种货色都在南京城里!

“好!”王忠孝重重点头,“就这么办……全军移驻孝陵卫!”

……

“西王万岁!西王万岁!”

西安郊外,一片银白的灞陵原上,密密麻麻的吴家军发出了高昂的欢呼声音。站在山坡高处的大明西王世子吴应熊和西王世孙吴世璠都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这次吴应熊可真的是熊震华夏了!他在儿子吴世璠率兵攻占武关之后,又亲率四万七千大军,开进了将近二百里,一路所向无敌,直接就杀到了西安城外的灞陵原。

这个灞陵原位于灞水以西,是一片台地,古称灞上!

就是当年西楚霸王项羽进入关中之后,汉高帝刘邦屯兵以拒霸王的地方。而历史上著名的那顿饭局,叫什么鸿门宴的,就在灞陵原东北大约五十里开外。

而吴应熊现在把大军开上灞陵原,就等于把大刀架在了西安城内那位“康皇帝”的脖子上了!

这个康皇帝不是喜欢玩什么御驾亲征,搞什么天子守国门吗?这下把自己折进去了吧?

想到这里,吴应熊就对身边的儿子吴世璠道:“儿啊,康熙连守灞上的兵都派不出来,看来西安真的兵力空虚,咱们休整数日后就发兵攻西安如何?若能一举打破西安,天下可定矣!”

什么?这就要攻城了?吴世璠也一愣,自己这个爹怎么“学坏”了?为了当皇上,老婆都不要了……

“父亲,西安坚城难克,又加上康熙决心死守,只怕难以攻克。”吴世璠斟酌着说,“若久顿大兵于坚城之下,攻之不克而士多战死,只怕人心浮动,功亏一篑。不如……立大营于灞上,再分兵取蓝田、渭南、鄠县、咸阳、高陵等县,以及西安城南的各镇和秦岭各口,将西安彻底变成一座孤城!”

“立营灞上?还有夺取蓝田、渭南、鄠县、咸阳、高陵等五县,以及西安城南的地盘……”吴应熊迟疑了一下,“能守得住吗?”

“父亲,儿率本卫人马守在灞上即可,”吴世璠信心十足地说,“孩儿本卫的燧发枪兵十分善战,守备营寨没有一点问题。

至于父亲您可以和郭大将军(郭壮图)退往蓝田,看守后路,再分王大将军(王屏藩)、吴上将军(吴之茂)、韩上将军(韩大任)、高上将军(高得捷)、谭上将军(谭弘)屯兵渭南、鄠县、咸阳、高陵及秦岭北麓各口。如此咱们就能因粮于敌,募兵关中。说不定可以用关中之麦养关中之兵,困死胡虏之君!”

吴应熊不大懂军事,但他身边却跟着个大军师刘玄初,于是就回头望着他问:“军师,您觉得如何?”

“世孙之计大妙!”刘玄初笑道,“不过世子爷也不必马上回军蓝田,您可以留世孙一卫人马守灞上,然后先取渭南,再收高陵,之后才是咸阳、鄠县和秦岭各口,最后进驻蓝田。

进驻蓝田之后,世子爷您还可以在关中广招贤士,买马聚兵,屯田积谷,以求长远。”

吴世璠点点头,说:“军师所言极善……咱们虽然打不动西安坚城,但是却可以在坚城之下结营寨以困敌,慢慢和城中的康熙消耗,一年半载不行,三年五载也能大功告成!”

刘玄初笑道:“这战法还真是高明啊!世孙,您用兵打仗的能耐可真让老臣佩服之极啊!”

吴世璠听了刘玄初的夸奖,脸蛋一红,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军师,这可不是我想出来的,而是在王世凯开办的广东讲武堂里学来的硬寨困城之法……世凯说,有了棱台之堡,燧发之枪,青铜滑膛之炮后,筑堡坚守的一方就占了很大的便宜。所以攻城一方就可以用少量的兵力修筑坚城,困死敌人的大城了。”

王忠孝的这套战术,当然是某个杀人如剃头的晚清忠臣想出来对付太平军的……没想到现在却被人用来困住康熙了!

这位“清圣祖”,恐怕很快就要洪天王一样,变成个“清宅宗”了!

不过此时此刻,正宅在西安秦王府内的康熙,却一点不觉得自己要当“宅宗”了……因为他刚刚发现一个战胜吴应熊,彻底扭转大清颓势的高招!

“哈哈哈,吴应熊那个呆子果然是不懂兵法的,他不仅孤军深入,顿兵坚城之下,而且后路还空虚无比!现在吴三桂在汉中,吴应麒在陇西,吴国贵在湖南,皆动弹不得。而吴应熊身后的南阳能有多少守军?即便不是空城,也不足以抵抗直隶和河南的天兵大队吧?如果南阳一失,吴应熊的数万大军怕是再也回不去了!只要吴应熊完了,大清可就……”

还别说,这个康熙的招还是挺高明的!

这就难怪在历史上,这个特会惹事的皇帝最后还能得个“圣祖”,心满意足地躺到地底下去了。

不过康熙的这个妙计,现在有个很大的漏洞,就是裕王福全真的愿意帮忙打南阳?帮了康熙,福全还有希望当皇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