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中山”来了!“溥仪”还会远吗?(第2/3页)

苏松镇就是守着崇明岛,堵着长江入海口的那个镇。

当年郑成功北伐南京时就没拿下他们,要不然长江中下游水道就都姓了“郑”,南京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守住。

连郑成功都拿不下的内河水师,吴三桂手下一帮东北、西北来的旱鸭子就别想打垮人家了。

王忠孝接着又说:“如果清廷在四川防堵王爷失败,那他们接下去一定会在陕西、甘肃努力布防……王爷一定要尽快进攻,不能让清廷布置完毕,否则就要重蹈诸葛武侯的覆辙。而王爷一旦拿下陕甘,那天下大势可就彻底扭转过来了。清廷对南方各省的控制一定会大大放松,而长江上的绿营水师也会军心浮动,到时候只要王爷发一支偏师,多半就能扫荡湖广,甚至可以顺流而下,直捣两江。到了那时,这天下可就能唾手而得了!”

“好!”

给王忠孝叫好的是吴小菟……她肚皮里怀着不知道是“秀全”还是“秀清”,总之都和大清不对付,她自己当然也是个坚定不移的反清分子。

现在听丈夫分析得头头是道,也跟着兴奋起来了,“三好先生,咱们就尽量鼓动康熙把主力摆到四川去吧……还有,我大伯到底是怎么想的?他准备和清廷干到底了吗?”

“世子爷已经下了决心,”卢三好说,“只是有些舍不得格格和两位小公子。”

建宁公主和吴世霖、吴世璠肯定是要留在北京继续当人质的,而吴应熊这个人又有点儿女情长的……要不然在历史上他也不会被康熙杀了满门!

王忠孝这时候忽然想到了什么,于是就问卢三好道:“三好,世子爷知道王爷是在用计诈病吗?”

卢三好摇了摇头:“并不知道……这是王爷的意思!”

王忠孝点点头,“他不知道,那就好办了!”

……

卢一峰卢三好前脚刚走,王忠孝在大豆腐巷的宅子就又来了访客,这次来的是看着很有一些春风得意的杨起隆。

杨起隆现在可火了!

因为他把自己的另一个名叫杨小弥的妹子送给了裕王福全当外宅,摇身一变就成了裕王的大舅哥了,这能不火吗?

虽然那个小弥没名没分的,但是人家又“料”啊!要脸蛋有脸蛋,要身段有身段,而且和杨小环一样,都是“练”过的……裕王福全得了她以后,就把家里面一帮满洲、蒙古的“贵女”丢一边了。

虽然那些女人都是“选秀”选出来的,但是大清朝“选秀”的标准压根就不是看长相,而是要看家谱!都得是满洲、蒙古的贵族女子那才能选得上。

要是血统不够高贵,长得跟天仙下凡也白给!

可问题是一帮“野人女真”和“蒙古贵胄”生出来的闺女,有几个能好看的?而且就算是天生丽质,这不还有“毁容大麻子”这一关吗?

那个同仁堂乐家也不知道是不会种人痘还是怕种痘失败造成伤亡不好交代,总之现在北京城内的满洲、蒙古贵胄就没谁种过痘,所以大麻子特别多!

而且这个天花特别容易找上小孩子,也不分男女,如果没有种过痘,基本上人人过一遍,出好了还行,出不好要么死了,要么就一脸大麻子。

所以替大清皇族选秀的差事还真用不上什么审美观……

当然了,现在毕竟还是清初,顶天就是选一帮丑的麻的去伺候爱新觉罗,还没到选来选去都是近亲的地步,要不然大清皇族嫡系连繁殖后代都是个问题了。

“什么?小弥也怀上了?真够快的!”

王忠孝和杨小环刚把杨起隆迎进内堂,他俩就又听见一个好消息。

杨起隆的妹子杨小弥已经怀上福全的孩子了!

杨起隆笑道:“当然快了,都是算着日子来的……能不快吗?”

王忠孝笑道:“有裕王罩着,三哥你在北京城可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了……将来说不定还能给康熙来个祸起萧墙!”

“这,这玩笑可开不得……”杨起隆被王忠孝的话吓一跳,下意识地就望了一眼坐在内堂之中的王士元——现在内堂当中除了王忠孝、杨小环、杨起隆之外,就是于得水和王士元两个师爷了。

于得水可是自己人,而这个王士元……

“杨三哥,”王忠孝一指王士元,“这是总舵主!”

杨起隆当然知道“总舵主”是谁了?他赶紧站起身,向王士元揖拜一礼,“天地会直隶分舵舵主杨起隆参见朱总舵主!”

王士元也还了一礼,笑道:“都是天地会兄弟,不必行如此大礼,今后我等亦师亦友,兄弟相称即可。”

“亦师亦友”那是《天下为公论》和《明夷待访录》给君臣关系的新定位。

今后新大明就算成功了,朱三太子当了明献帝,也得和臣子们“亦师亦友”。

看到杨起隆再次落座,王忠孝又问:“三哥,你和我说实话,你是不是有想在北京起事的心思?”

“果然瞒不住世凯兄,”杨启隆说,“现在八旗精壮大多编入了新军,等新军全部开拔,北京周遭最多只剩下一万多八旗兵。

如果前头再没打好,这一万多人多半也得派上去。到了那时……咱们的机会可就来了!”

“三哥,你算得不对!”王忠孝摇摇头。

“哪里不对?”杨起隆道,“这个数可不是我算出来的,是福全告诉我的,这还能错的了?”

“他说的只是正身满洲旗丁的人数,”王忠孝说,“并不包括开户、另户、包衣人、苏拉家奴,也不包括八旗汉军和八旗蒙古。

如果把这些都算上,人数还得增加几倍甚至十几倍!”

历史上康熙可以和吴三桂打一场长期消耗战,当然不可能只靠五万个八旗兵……而这个八旗,与其说是“民族”,不如说是个“编制”,这个“编制”的核心当然是满八旗的正户旗人,所谓“正户”,大概就是“正宗”的意思。

而正户之外,还有开户、另户、包衣人这三类旗人。

其中开户、另户都是些来历不大清楚的旗人,要么是原来的家奴,要么是混进八旗编制的投机分子——那个绍兴旗人姚启圣就是这一类,还有一些则是正户旗人在外面生养的孩子,通过各种手段办了个另户。

至于包衣人,其实就是有编制的旗奴,其中上三旗包衣是皇帝直辖的旗奴,实际上和正户旗人没什么区别——正户旗人也是皇帝的奴才嘛!

而下五旗的包衣则是大小旗主的奴才,那可就差多了意思了,不过也算有个旗人编制。

而包衣人之下,就是没有编制的家奴了……家奴是家奴,包衣是包衣,完全是不一样的!前者没有编制,后者是有个编的。